发表时间: 2024-09-18 16:20
现在正值初秋天暑热依然未退,颈肩腰腿痛病人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夏天积攒的暑湿依然残存在体内,湿气凝结在关节处,对于既往有颈肩腰腿痛的病人,症状会加重,表现为迈不开腿、脚步沉重、脖子沉重等,身体犹如千钧负重般。
这时就需要祛暑排湿了,祛暑排湿自然少不了艾灸了,艾灸就像我们人为制造的一轮小太阳,借它之力温通经脉、驱寒除湿、改善血瘀气滞,关节疼痛等症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艾灸。
一、什么是艾灸?
1、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燃烧产生的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2、艾灸种类繁多,可选择艾条灸、雷火灸、督脉灸、脐灸。施灸部位选择:督脉、大椎、天枢、肺俞、肾俞、太白穴,神阙等穴。
二、艾灸的作用
《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
2、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因为“六淫”的侵袭,人体局部容易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或一系列功能障碍。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3.扶阳固脱
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人的寿命也跟阳气是否健旺有关。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至元气虚陷,脉微欲脱,这时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呕吐、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扶阳固脱,回阳救逆。
4、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中医学一直非常重视预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5、排毒养颜
通过艾灸可以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促进身体内的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改善人体内分泌,使皮肤变得光滑,从而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1、一般艾灸:操作方法为将艾条点燃,待其燃烧充分后,将其置于皮肤上方5-10cm处,保持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热力渗透,即可完成艾灸操作。
四、艾灸的注意事项
1、乳头、外生殖器、肛门黏膜等部位不宜进行艾灸。此外,面部、心前区、大血管部位、关节处艾灸时应注意程度,避免形成癫痕。
2、中暑、严重高血压、肺结核晚期患者不宜进行艾灸。
3、妊娠妇女腹部、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
4、空腹、过饱、极度疲劳者不宜进行艾灸;无自制能力的人,醉酒、精神异常的患者等忌灸。
5、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寒凉之物,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或洗澡,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禁忌喝冷水。
关于艾灸您了解了吗?为了您的健康和艾灸的效果,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开远市中医医院大外科祝您身体健康。
作者:肖树琴
审稿:金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