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30 12:27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经典灿烂的文化,《论语》、《三字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书法对联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堪称瑰宝,每一种文化都滋养和影响了无数中 国人,其中对联文化作为流传最广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到了现在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在大门两侧贴上喜庆的对联,谁家遇到了红白喜事,对联就成了表达祝贺和寄托哀思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对联不仅见证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变迁,更见证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
古代的才子佳人也非常喜欢通过对对子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切磋才艺。
据说明代的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就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才华,有一次一位尚书去拜访解缙的父亲,尚书早就得知解缙才华了得,于是就想考考他,便对解缙出了一句上联:庭前种竹先生笋;
解缙立马就对出了:庙后栽花长老枝。尚书心想,这小子果然有两下子,便对解缙解释了上联的意思:“庭院前种的竹子,先生长出了竹笋”;
解缙听后 一脸不屑的也对下联作出了解释:“庙后头栽的花,长出了老枝”。尚书对解缙的才华赞叹不已,并表示此子将来必有大作为。
现在也有很多对联爱好者,他们写的对联也十分有趣。
来自广西大山里的刘大娘就是一名民间对联高手,她不仅经常为村民写各种形式上的对联,她还在网上发布了很多原创对联,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和关注。
刘大娘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她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和对联,由于家里贫穷,供不起她读书,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家,小小年纪就帮家里干各种农妇,18岁的时候,在媒婆的介绍,嫁给了村里的一位小伙子,从此就过上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丈夫经常在外打工,刘大娘就在家带孩子和务农,每半年丈夫会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给刘大娘带好吃的和礼物,虽然聚少离多,但两口子的感情非常好,一个在外打拼养家,一个在家打点一切,这就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中秋前夕,丈夫打来电话,说晚上就到家,刘大娘赶紧张罗丈夫爱吃的饭菜,还特意去商店买了一瓶好酒,晚上的时候,丈夫如约到家,几个月不见,丈夫又瘦了,刘大娘心疼不已,连忙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洗洗吃饭。
刘大娘和丈夫小酌了几杯,有点微醺,趁着酒劲,刘大娘对丈夫出了一句上联:六六三十六,天天想吃肉,
丈夫随即对出一句让刘大娘感动不已的下联:五五二十五,想你好辛苦。
各位网友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