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鲍山赋》赏析: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发表时间: 2024-11-12 08:53

《鲍山赋》赏析: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甲辰兰月,偕众文友,访鲍子书院,游鲍山公园,拜鲍叔牙墓。钩深致远,不胜感慨。赋以记之,其辞曰:

古城济南,文脉悠悠。岁月漫漫,璀璨千秋。名士繁星耀,齐鲁文枢留。

舜耕历山,孝感动天。平陵古城,谭国遗踪。刘邦设郡,首称济南。曹操被封济南相,在此“除残去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①

据此以西百里,现代济钢新城。辖属历城,有园鲍山。《历乘》言之凿凿,山下有城,齐大夫鲍叔牙之食邑也。山因人兴,名曰“鲍山胜景”。

山不在高,有贤则名。游人如织,一步一景。嘉树名卉,高台曲池。阁台纵目,拥翠流丹。

古木复荫道,幽径隐楯轩。“分金亭”中,礼让三先,不较锱铢,管鲍之交,情比金坚;“荐贤亭”里,叔牙力荐管仲,胸怀宽广,谋略高远;“同心湖”畔,管鲍同心同德,共辅齐王,成就霸业,经典永传;“叔牙轩”中,似见昔日英贤,满怀冰雪,义重如山,勿忘在莒,屏蔽奸邪,玉振金声。

云霞婀娜多姿,鲍山四季玉颜。梅笑傲霜山愈静,鱼嬉轻柔水更湲。

与山比邻,松柏森然。鲍叔大墓,肃穆庄严。心香一瓣,礼敬大贤。虔诚追思,香火不断。

曾巩立华山东望,若醍醐灌顶,“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倡导人心向善,福往福还;李攀龙著述“鲍山白雪”②,“每一登临郁为胜观”;王象春洒泪而书“古店荒碑动我情”;马国翰赞“久把黄金视等闲”。重义轻利,君子谦谦。

贤哉!鲍子。荐管仲为相,己甘为下谋。其言铮铮:“志毋虚邪,行必正直。”封邑于此,福泽长流。其德昭昭,后世颂讴。子孙受禄,十代封侯。

桃李不言,历代有赞。墨子语:“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夏侯湛颂:“鲍子愔愔,式昭德音,绸缪敬叔,二人同心。”陶渊明叹:“知人未易,相知实难……管生称心,鲍叔必安。”

李白大赞:“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杜甫感慨:“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高适言:“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元稹道:“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司马光称:“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刘过书:“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冯梦龙歌:“夷吾负大器,鲍子早相知。”

孔子云:“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其智,在于审时度势,明察天下,助齐霸业有成,富国强兵;其仁,在于举贤任能,“进贤为贤”,“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有伯乐之明,若“九方皋相马”,古今罕见;其忠其义,日月可鉴,一心辅佐桓公,矢志不渝,屈己让贤。德厚流光,厥功至伟。

赞曰:鲍子高风,千古传颂。识才荐贤,情真义重。忠诚护主,智略无穷。名垂史册,永耀苍穹。

鲍子书院,铁肩勇担。群英荟萃,志存远猷。以文化领航,为先贤立传。一片风光读人文,百年荣耀再繁衍。

鲍山青青,古韵悠悠。贤风浩浩,壮志当酬。经典传承,鲍山永秀!

愿此山永翠,此情永继。祈德泽后世,永耀齐州!

注:①曹操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因军功卓著被提升为济南国相。在后来所写《己亥令》的回忆当时在济南的情形。

②“鲍山白雪”:李攀龙曾在鲍山脚下建“白雪楼”,在此著书。旧时“济南十六景”之一。(济南日报·爱济南 作者:张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