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秘龙门石窟百年前的影像:帝后礼佛图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0-27 21:14

探秘龙门石窟百年前的影像:帝后礼佛图揭秘

一百年前,一位日本古建筑学家常盘大定,曾先后五次前往中国调查中国佛教史迹,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跟着他的镜头,我们可以一睹百年前的龙门景象,那时候国宝帝后礼服图哈在宾阳中洞的东壁上,众多佛头仍然保持完整。

伊水依然静静流淌在龙门身边,当时龙门桥还未修建,现在的龙门桥按照赵州桥设计,横跨东西两山,修建于1960年,历时两年完工,全长303m,上有陈毅元帅题字“龙门”。

龙门西山中央大佛,远景

香山寺,远景

西山第一站为潜溪寺,因洞窟暗藏溪流而得名,为唐高宗初年所建,洞窟内共有一主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神王七尊造像,主尊造像为阿弥陀佛。可以看到百年前,大弟子迦叶的佛像已经有些许损坏。

百年前的潜溪寺

西山第二站为宾阳三洞,原名叫灵岩寺,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宾阳中洞是由11尊像,以三世佛为题材,从过去世佛燃灯佛,到现在世佛释伽牟尼,再到未来世佛弥勒,整个洞窟无一留白,精彩至极。令人遗憾的是, 南北菩萨的头像和精美的帝后礼佛图被盗往海外。从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帝后礼佛图还在、南北菩萨的头像也在,可惜现在都流失海外。

宾阳中洞

《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中洞,其中南北壁菩萨的头像被盗

宾阳南洞是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由李世民的儿子魏王李泰续建完成,窟中有一主佛阿弥陀佛、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以及观世音和大势至五尊造像。

宾阳南洞

宾阳北洞“比耶佛”

西山石窟第三站为摩崖三佛龛,这是一组未完工的窟龛造像,是武则天为了登基所造神的地方,正中间主佛为弥勒佛,从菩萨之身荣升为佛陀的模样,但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

摩崖三佛龛

西山石窟第四站为万佛洞,因南北两壁密密麻麻整齐排列15000尊造像而得名,洞内有一主佛阿弥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二力士。当然在万佛洞的南壁上还有龙门最美观世音,现在面部已经被破坏,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一睹其容颜。

一万五千佛

万佛洞主佛阿弥陀佛

龙门最美菩萨(右上),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

西山石窟第五站为莲花洞,因窟顶3.6m的高浮雕莲花而得名,洞窟内一主佛释迦摩尼、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以及文殊普贤菩萨,不幸的是,这些雕像的头部都被毁坏,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来欣赏它的美。

莲花洞内部,从老照片可以看到当时保存十分完整

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主佛右侍菩萨和罗汉,目前均被毁,我们只能从老照片来欣赏当年的风采了

莲花洞北壁上部

西山第六站是最精美的、最震撼的卢舍那大像龛,分别有一主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九尊造像,且每尊都在10米以上,即是盛唐的见证,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西山第七站是药方洞,始建于北魏年间,因窟门两侧刊刻来150多种古代药方而得名,洞内一主佛、二弟子、二菩萨。

药方洞前景和主佛

西山第八站是古阳洞,该洞是龙门石窟最早的洞窟,相传为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合约签订后回京,途经洛阳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整修洞中的一尊佛像,把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