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3 23:37
木匠住义庄,见寿材破损好心修缮,离开时多了五根金条
“哎,听说了吗?城南那老义庄,最近又出邪性事儿了!”
“哦?啥事儿啊,快说说!”
“嗨,这事儿啊,还得从一个姓李的木匠说起……”
话说在清末民初那会儿,在河南开封府南边儿,有这么一座老义庄,名叫柳林义庄。这义庄啊,就是给那些无家可归、客死他乡的人,临时停放尸首的地方。据说这柳林义庄建在一片乱葬岗上,四周尽是密密麻麻的槐树,一到晚上,阴风阵阵,瘆人得很。
这义庄平时就住着个姓赵的老头儿,负责管理这儿。可就在一个月前,赵老头儿得急病去世了,义庄里就再没人了。这事儿啊,就被当地的一个木匠李二牛给赶上了。
李二牛是个实诚人,手艺也精湛,平日里靠给人打家具、修寿材为生。这天他受人之托,去城外打一口棺材。回来的路上,天色已晚,城门也关了,李二牛没法进城,一合计,便打算去柳林义庄对付一晚。
李二牛提着灯笼,壮着胆子进了义庄。这义庄里黑漆漆的,透着一股子霉味儿,他找了间还算干净的屋子,放下东西,吹灭灯笼,便和衣躺下了。
刚躺下没多久,李二牛就听见外面“吱嘎吱嘎”地响,像是有人在推门。他吓得一激灵,忙坐起身来,点亮灯笼,出门查看。这一看,啥也没有,就是风吹得大门来回晃悠。李二牛松了口气,心想:自己这是自己吓自己呢!
他刚要回屋,却瞥见院子里停放着一口棺材,棺材盖半开着,里面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见。李二牛皱了皱眉,心说:这义庄里咋还有棺材呢?这盖子咋还开着?他上前一看,才发现这口棺材年久失修,盖子上的木榫已经断了,所以才合不上。
李二牛是个心善之人,他想着:这棺材要是就这么敞着,万一让野兽给糟蹋了,或者让雨水给泡了,那可就不好了。于是他便回屋拿了工具,打算把这口棺材给修一修。
他仔细检查了棺材的盖子,发现木榫已经朽了,得重新做几个换上。于是他便忙活起来,又是锯木头,又是打眼儿,忙活了大半夜终于把这口棺材给修好了。他试了试,盖子严丝合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回屋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李二牛收拾好东西,便打算离开义庄。他刚走到大门口,却忽然发现,自己的包裹里沉甸甸的,像是多了什么东西。他忙打开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差点儿没把他给吓死——包裹里竟然多了五根黄澄澄的金条!
李二牛愣在原地,半晌没缓过神来。他心想:这金条是从哪儿来的?难道是自己做梦梦见的?他使劲儿掐了自己一把,疼得他直咧嘴,这才确定这不是梦。
他忙回到院子里,四处查看,想看看这金条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可是,他找遍了整个义庄,也没发现任何线索。他心说:这金条不会是从那口棺材里出来的吧?他忙跑到棺材前,仔细检查了一番,却发现棺材盖子好好的,啥也没有。
李二牛挠了挠头,心说:这事儿真是邪门儿了!他拿着金条,犹豫了半天最后心一横,想道:反正这金条也不是自己偷的抢的,就算是天上掉馅饼砸到自己头上了吧!于是他便揣着金条,进城去了。
李二牛在城里找了个钱庄,把金条换成了银子。有了这笔钱,他先是给自己置办了几件新衣服,又买了些好酒好肉,好好犒劳了自己一番。然后他又在城里租了个房子,打算在这里长住下来。
可是,这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快。没过几天李二牛就把银子给花得差不多了。他心想:这不行啊,自己得找个营生干干,不然这钱花完了可咋整?
于是他便重操旧业,干起了木匠活儿。可是,这城里木匠多,活儿少,他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个合适的活儿干。
这天他正坐在院子里发愁呢,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喊:“李木匠,在家吗?”
李二牛一听,忙起身迎了出去。一看,原来是城里的赵员外。这赵员外是城里出了名的大户人家,家里有的是钱。李二牛心说:这赵员外来找自己干啥?莫非是来找自己做活儿的?
他忙上前行礼,问道:“哟,这不是赵员外吗?您咋来了?有啥事儿吗?”
赵员外一看是他,便说道:“哎呀,李木匠啊,可算找到你了!我听说你手艺好,特地来找你给我家老爷子打一口棺材。”
李二牛一听,喜出望外,忙说道:“哎呀,赵员外,您这可是找对人了!我打棺材的手艺,那可是没的说!您放心,我一定给您家老爷子打一口最好的棺材!”
赵员外一听,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你赶紧准备准备,明天就开工吧!”
李二牛一听,忙点头答应。然后他便送走了赵员外,开始准备起来。他先是选了一块上好的木材,然后又仔细地量了尺寸,画了图样,这才开始动手做起来。
他手艺精湛,没用几天就把一口崭新的棺材给打好了。赵员外一看,非常满意,当下就给了他一笔丰厚的工钱。李二牛拿着钱,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活儿干得值啊!
可是,他没想到,这活儿才刚刚开始呢!
原来这赵员外家有个规矩,就是家里老人去世后要停放七天七夜才能下葬。这七天七夜里,每天都有亲朋好友来吊唁,这棺材啊,就得一直停在堂屋里。
可是,这棺材才停了一天就出事儿了。
这天晚上,赵员外家的大儿子赵大少爷,半夜起来上厕所,路过堂屋的时候,忽然听见里面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敲棺材板。他吓得一激灵,忙跑回屋里,叫醒了赵员外。
赵员外一听,也吓了一跳,忙问道:“啥声音?啥声音?”
赵大少爷说道:“爹,好像是堂屋里传来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敲棺材板!”
赵员外一听,忙穿上衣服,带着几个家丁,来到了堂屋。他们一听,果然听见里面传来“咚咚咚”的声音。赵员外脸色一变,忙说道:“快,快去看看,是咋回事儿!”
几个家丁一听,忙上前查看。这一看,差点儿没把他们给吓死——只见棺材盖子竟然自己打开了,里面直挺挺地躺着赵员外的老爷子,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死了又活过来了一般!
几个家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边跑边喊道:“鬼啊!鬼啊!”
赵员外一看,也吓得瘫坐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他心想:这咋回事儿啊?老爷子咋又活过来了?
就在这时赵家的一个老管家说道:“员外,这事儿不对劲儿啊!您看老爷子的脸色,跟死人一样,一点儿血色都没有,这哪儿像是活人啊?这怕是诈尸了吧?”
赵员外一听,忙说道:“对对对,诈尸了!快,快去请道士来!”
于是赵员外便忙派人去请了城里有名的道士张天师来。这张天师啊,据说能驱鬼降妖,很是厉害。
不一会儿,张天师便带着几个徒弟来到了赵员外家。他一看这情况,便说道:“哎呀,这是诈尸了啊!这老爷子生前怕是有什么心愿未了,这才不愿意走啊!”
赵员外一听,忙说道:“那,那可咋办啊?张天师,您可一定要救救我啊!”
张天师说道:“别着急,别着急!这事儿啊,还得从长计议。我先给老爷子念念经,超度超度他,然后再想办法。”
于是张天师便开始在堂屋里念起了经文。可是,他念了半天这棺材里的老爷子还是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张天师一看,眉头一皱,说道:“这事儿不对劲儿啊!按理说我念的经文应该能超度他的灵魂,可是,他咋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莫非,他的心愿未了,不愿意走?”
赵员外一听,忙说道:“那,那可咋办啊?张天师,您可一定要想想办法啊!”
张天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去义庄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
于是张天师便带着几个徒弟,来到了柳林义庄。他们一进义庄,便看见院子里停放着一口棺材,棺材盖子半开着,里面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见。
张天师一看,眉头一皱,说道:“这口棺材咋回事儿啊?咋还开着呢?”
李二牛一听,忙上前说道:“啊,这口棺材啊,是我前几天修的。那天我路过这儿,看见这口棺材盖子坏了,就顺手给修好了。”
张天师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哦?原来是你修的啊!那这事儿就好办了!你跟我来,我有话问你!”
说着,他便拉着李二牛,来到了一个没人的角落。他上下打量了李二牛一番,然后问道:“你修这口棺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啊?”
李二牛一听,挠了挠头,说道:“异常?没有啊!我就是看见这口棺材盖子坏了,就顺手给修好了。别的,我也没发现啥啊!”
张天师一听,眉头一皱,说道:“你再仔细想想,真的啥也没发现吗?”
李二牛一听,又仔细地想了想,然后说道:“哦,对了!我记得我修这口棺材的时候,好像从里头掉出来个啥东西,我没细看,就随手给扔到一边儿了。后来,我忙着修棺材,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张天师一听,眼睛一亮,忙说道:“啥东西?你赶紧带我去找找!”
于是李二牛便带着张天师,来到了他修棺材的地方。他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用黄绸子包着的小包裹。
他忙拿起包裹,递给张天师,说道:“您看,就是这个!我当时也没细看,就随手给扔到一边儿了。”
张天师接过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差点儿没把他给吓死——只见包裹里竟然包着五根黄澄澄的金条!
张天师看着金条,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他忙问李二牛:“这金条是咋回事儿啊?你从哪儿弄来的?”
李二牛一听,忙说道:“这金条不是我弄来的啊!我就是修这口棺材的时候,从里头掉出来的。我当时也没想到是金条啊,就随手给扔到一边儿了。”
张天师一听,眉头一皱,说道:“这事儿不对劲儿啊!这口棺材里咋会有金条呢?莫非,这金条跟赵员外的老爷子诈尸有关系?”
李二牛一听,吓得一哆嗦,说道:“不,不会吧?我就是顺手修了个棺材,咋就摊上这事儿了呢?”
张天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事儿啊,还得从长计议。你先别声张,我去赵员外家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
于是张天师便带着金条和几个徒弟,又回到了赵员外家。他一看赵员外的老爷子还在棺材里躺着呢,便说道:“这事儿啊,跟这金条有关系!你们看看,这是我从义庄里找来的金条!”
赵员外一看金条,吓得一哆嗦,说道:“这,这金条是咋回事儿啊?咋会跑到义庄里去呢?”
张天师说道:“这事儿啊,还得从你们家的老爷子说起。我看这老爷子生前啊,肯定是个有钱人,这金条啊,就是他生前藏的。他死后呢,这金条就跟着他的棺材一起到了义庄。可是呢,这金条有灵性,它不愿意离开它的主人,所以,它就借着这口棺材,又回到了你们家。可是呢,你们家老爷子心愿未了,不愿意走,所以这金条就一直在棺材里待着,没出来。”
赵员外一听,忙说道:“那,那可咋办啊?张天师,您可一定要想想办法啊!”
张天师说道:“别着急,别着急!这事儿啊,还得从你们家的老爷子心愿说起。你们得想想,你们家老爷子生前有啥心愿未了,赶紧给他办了,他才能安心地走啊!”
赵员外一听,忙说道:“对对对,我们得赶紧想想!可是,我们家老爷子生前也没跟我们说过他有啥心愿啊,这可咋办呢?”
张天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想想,我再在义庄里找找线索。说不定啊,这义庄里还有啥东西,能帮我们找到答案呢!”
于是赵员外便带着家人回去了。张天师则带着几个徒弟,又回到了柳林义庄。他们仔细地检查了义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可是,啥也没发现。
张天师一看,眉头一皱,说道:“这事儿不对劲儿啊!按理说这义庄里应该有啥东西,能帮我们找到答案啊!咋就啥也没发现呢?”
就在这时李二牛忽然说道:“哎,张天师,您看这儿!”
说着,他便指着义庄大门旁边的一块石碑,说道:“您看这石碑上,是不是刻着啥东西啊?”
张天师一听,忙上前查看。这一看,他才发现,这石碑上果然刻着几行小字。他仔细地辨认了一番,才看清上面的字:“赵公之墓,金条五根,以慰亡灵。心愿未了,魂归故里。”
张天师一看,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啊!这金条啊,是赵员外的老爷子生前藏的。他死后呢,这金条就跟着他的棺材一起到了义庄。可是呢,这老爷子心愿未了,不愿意走。所以,这金条就一直在棺材里待着,没出来。而这石碑呢,就是他的墓碑,上面刻着他的心愿和这金条的事儿。看来啊,这老爷子是想把这金条带回老家去,可是呢,他没办法回去,所以这金条就一直留在这儿了。”
李二牛一听,忙说道:“那,那可咋办啊?这金条咱们也不能一直留在这儿啊!”
张天师说道:“这事儿啊,好办!咱们把这金条给赵员外送回去,再给他老爷子念几遍经文,超度超度他,他就能安心地走了。”
于是张天师便带着金条和几个徒弟,又回到了赵员外家。他把金条的事儿跟赵员外一说赵员外吓得一哆嗦,忙说道:“这,这可咋办啊?我们得赶紧把这金条给我老爷子送回去啊!”
张天师说道:“别着急,别着急!这事儿啊,我已经有办法了。你们先准备一辆马车,把这金条和棺材一起送回老家去。我呢,就在这儿给你们家老爷子念经文,超度超度他。”
于是赵员外便赶紧准备了一辆马车,把金条和棺材一起装了上去。然后他便带着家人和李二牛,一起坐着马车,往老家赶去。
一路上,他们走得飞快,生怕耽误了事儿。可是,就在他们快到老家的时候,却忽然下起了大雨。他们没办法,只好找了个破庙躲雨。
这一躲,就躲到了晚上。等雨停了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马车竟然被雨水给冲走了!他们忙跑到破庙外面一看,只见马车已经无影无踪了,只剩下那口棺材,还好好地躺在庙门口呢。
赵员外一看,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他心想:这咋回事儿啊?马车咋就被雨水给冲走了呢?这棺材咋就好好地留在这儿了呢?
就在这时李二牛忽然说道:“哎,你们看,这棺材盖子上,是不是有啥东西啊?”
赵员外一听,忙上前查看。这一看,他才发现,这棺材盖子上,竟然刻着几行小字:“金条已归,心愿已了。魂归故里,安息长眠。”
赵员外一看,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啊!这金条啊,已经给我老爷子送回去了。他心愿已了,也就能安心地走了。这棺材啊,就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的念想了。”
于是他们便把这口棺材抬回了老家,安葬在了赵家的祖坟里。从此以后赵员外家里再也没有出过啥邪性事儿了。而李二牛呢,也因为这事儿,成了当地的名人。他逢人便说:“这事儿啊,真是邪门儿了!我就是顺手修了个棺材,咋就摊上这事儿了呢?不过啊,这金条啊,还真是给我带来了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