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3 05:49
1988年,山东一妇女效仿武则天称帝,招男宠,设后宫,结果怎样?
世人都说,封建帝制早已成为历史,可谁能想到,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1988年,山东竟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女皇帝"不但设立了后宫,还大量招收男宠,简直就是想要复制武则天的传奇人生!
此人名叫晁秀芳,后改名晁正坤。她不识几个大字,却靠着一台收音机听了《武则天》的故事,就敢在新时代妄图称帝!这样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究竟是如何蛊惑村民支持她登基称帝的?她的"大圣国"又是如何运转的?最后,这场闹剧又是以什么样的结局收场?
一、从"三圣母"到"女皇帝"
1987年的深秋,山东某村的村头突然传出一个奇怪的消息:村里的晁秀芳成了"三圣母"转世!这个消息很快在方圆十里八村传开了。
说起这晁秀芳,在当地也算是个"能人"。虽然她没读过几年书,但天生聪慧,曾经跟着村里的赤脚医生学过几个月的医术。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差,看病不容易,她就给人看些头痛脑热的小毛病,慢慢地在当地也有了些名气。
一个偶然的机会,晁秀芳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武则天》的广播剧。这个节目让她茅塞顿开,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学学武则天呢?于是,她开始精心设计自己的"成神"之路。
晁秀芳先是对外宣称自己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西王母娘娘指点她炼制"三圣水"。这"三圣水"据说能包治百病,实际上不过是普通的井水加上几味中药材。她每天清晨在自家院子里摆上香案,装模作样地念念有词,煞有介事地给水"开光"。
这一招果然奏效。一位邻村的老大娘因为喝了"三圣水"后感冒好了,便到处宣扬晁秀芳的神奇。加上那时候农村地区迷信思想还比较重,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为了让自己更有"仙气",晁秀芳特意穿上一身白衣,头上别着一支玉簪,手里摇着一把扇子,学着电视里神仙的样子说话。她在自家堂屋里挂上"太上老君"的画像,摆上香炉,每天焚香礼拜。村民们见她这副做派,更加深信不疑。
很快,晁秀芳的名声越传越远。不少人生了病,不去卫生院看医生,反而跑来求她的"三圣水"。每天天不亮,她家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晁秀芳见时机成熟,开始在信徒面前暗示自己的"天命"。她声称自己是"上天派来拯救苍生"的,还编造出各种"显圣"的故事。
到了1988年初,晁秀芳觉得光当个"三圣母"还不够。她开始琢磨更大的目标,便改名晁正坤。这个名字也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正"代表正统,"坤"在易经中代表地母,暗示她要做一代女帝。
为了增加说服力,晁正坤还特意组织了一帮死忠信徒,坐着大巴车去北京故宫参观。在金銮殿前,她对着龙椅拍了好几张照片。回来后,她就开始对信徒们讲述"天意",说自己在金銮殿前得到了"天命"的启示。
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竟然成功地从江湖郎中变成了"三圣母",又从"三圣母"摇身一变,开始了她称帝的疯狂计划。而这一切,不过是这场闹剧的开始而已。
二、"大圣国"的权力诱惑
从故宫回来后,晁正坤立即着手筹建她的"大圣国"。为了让这个"国家"看起来更像样,她特意从集市上买来了一块红布,让人裁成龙袍的样式。又用金色颜料在上面画上了龙纹,远远看去倒真有几分威严。
1988年3月的一个早晨,晁正坤召集了所有信徒,在自家院子里举行了一场简陋的登基大典。她穿上那件自制的龙袍,坐在用木板搭建的"龙椅"上,开始大封群臣。
这场封官仪式可谓是别出心裁。晁正坤深知农民最看重的就是土地,于是她宣布:凡是支持她称帝的人,不但可以当官,还能得到"大圣国"的土地。这"大圣国"的土地,其实就是她家的自留地和承包地,可在当时的农村,这样的许诺依然十分诱人。
一时间,村里掀起了一股"抢官"热潮。有的村民为了当上"大臣",甚至把家里的粮食和钱财都送给了晁正坤。最先投靠的张老三被封为"大将军",每天在晁正坤家门口站岗;赵二则被封为"钦差大臣",负责给周边村子送"圣旨";还有王老四,因为会识几个字,被封为"御史",专门记录"朝廷大事"。
为了让这个"朝廷"显得更加正规,晁正坤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官制。她把信徒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个官职都有专门的印绶。这些印绶其实就是用红萝卜刻的图章,但在村民眼里却是身份的象征。
最特别的是,晁正坤还效仿古代皇帝设立了"世袭制度"。她向信徒们承诺,只要忠心耿耿,官职可以传给子孙后代。这一招立即得到了村里一些大家族的支持,他们纷纷前来投靠,就为了给后代谋个"前程"。
晁正坤的"大圣国"甚至还有自己的"财政制度"。她规定所有的"臣民"每月都要向"国库"缴纳赋税,数额从一元到十元不等。虽然金额不大,但对当时的农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然而,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村民们还是乖乖地交了钱。
"大圣国"的规矩也十分严格。晁正坤要求所有的"臣子"每天都要来她家"上朝",迟到一次就要被罚跪。她还在院子里立了一块"御牌",上面写着"天命所归,顺者昌逆者亡"几个大字,用来震慑那些不服从的人。
就这样,一个闹剧般的"朝廷"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运转起来。每天清晨,村里都会响起一阵锣鼓声,那是"大圣国"在"早朝"。村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官服",手持"官印",浩浩荡荡地向晁正坤家走去。这样的场景,在整整半年的时间里,天天都在上演。
三、荒诞的"后宫制度"
"大圣国"成立后,晁正坤开始效仿武则天,筹建她的"后宫"。1988年4月的一天,她召集村里的几个"重臣",宣布要设立"选秀制度"。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晁正坤的"选秀标准"十分特别。她规定,男孩年龄必须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身高不能超过一米七,还要会唱戏。这些奇怪的要求背后,据说是因为晁正坤特别喜欢听地方戏,想建一个能唱戏的"后宫"。
为了吸引家长们送子入宫,晁正坤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她宣布,凡是被选中的男孩,他们的家人都可以获得"高官厚禄"。不但父母可以当官,兄弟姐妹也能得到"封赏"。一时间,真有不少人动了心。
当时第一个被选中的是村里李寡妇的儿子小强。这孩子从小跟着走村串户的戏班子学过一阵子戏,会唱几段《铡美案》。晁正坤给他封了个"昭仪"的称号,还给他母亲封了个"诰命夫人"。从此,李寡妇在村里昂首挺胸,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显贵"身份。
随后,又有十几个家庭把孩子送进了"后宫"。晁正坤给这些男孩分别取了"贵人"、"嫔妃"等称号,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件绸缎做的"宫服"。这些"后宫佳丽"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轮流给晁正坤唱戏取乐。
在"后宫"里,晁正坤还设立了独特的"宫规"。比如规定"嫔妃"们不准随便外出,必须每天练功三个时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就要受到惩罚。最重的处罚是"打入冷宫",说白了就是关在晁正坤家的柴房里。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嫔妃"之间还真的上演起了宫斗戏码。有的为了争宠,互相诋毁;有的为了升官,拉帮结派。一次,两个"贵人"因为争夺主唱位置,竟然大打出手,闹得整个"后宫"鸡飞狗跳。
晁正坤还特意设立了"选妃制度",每月都要举行一次"大选"。这些所谓的"大选",其实就是让男孩们轮流表演节目。谁的表现好,就能"升官";表现不好的,就要被"降级"。这种做法,让"后宫"里始终充满了紧张气氛。
有一次,晁正坤甚至模仿电视剧里的场景,设立了"冷宫"。她将自家后院的一间破屋子改造成"冷宫",专门用来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嫔妃"。但凡有人违反"宫规",就会被关进去反省。最长的一次,一个叫小明的男孩因为偷偷回家,被关了整整三天。
这样荒诞的"后宫生活"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在这期间,不少家长渐渐发现情况不对劲,想要把孩子接回家。但晁正坤以"违反国法"为由,威胁要剥夺他们的"官职",一时间竟无人敢轻举妄动。
四、野心膨胀与东窗事发
"大圣国"的势力逐渐扩大,统治一个村子已经不能满足晁正坤的野心。1988年8月的一个晚上,她在"大殿"上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宣布要将"大圣国"的势力扩展到全国。
这次会议上,晁正坤拿出了一张自己画的"版图",上面用红笔标注了几个重要城市。她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周边村庄,再控制县城,最后进军北京。
为了实现这个疯狂的计划,晁正坤将自己最信任的几个"大臣"分成若干小组,派他们到各地去"宣传国威"。她特意找人印制了一批"大圣国国旗"和宣传单,还给每个"大臣"配发了"圣旨"和"官印"。
其中一组"大臣"负责潜入附近的化肥厂。晁正坤的计划是先发展工人入教,然后夺取工厂控制权。另一组则被派往县城,准备在城里设立"大圣国"的联络点。还有一组被派去了省城,任务是寻找"有缘人"加入他们的组织。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保密性,晁正坤还特意制定了一套暗号。比如"天上掉馅饼"就是指有新的信徒加入,"老母鸡下蛋"则代表收到了组织的钱财。这些"大臣"们还必须每三天用暗号向"朝廷"汇报一次情况。
然而,这个庞大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出了纰漏。1988年9月1日,被派往省城的两名"大臣"在火车站准备换乘时,他们的可疑行为引起了联防队员的注意。
当时,这两个"大臣"正在站台上等车,其中一人的背包不小心掉在地上,里面的"大圣国国旗"和宣传单散落一地。联防队员上前盘查,发现这些材料上写满了"推翻政府"、"建立新朝"之类的词句。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两个"大臣"竟然还穿着晁正坤发的"官服",腰上别着"官印"。他们被带到派出所后,起初还拒不开口,坚称自己是"钦差大臣",执行的是"圣命"。经过反复询问,他们才道出了实情。
就这样,晁正坤的"帝国梦"被彻底打破。当地公安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对这起案件进行调查。当警车开进村子的那一刻,正在"大殿"上"早朝"的晁正坤还在高谈阔论,讲述着她的"开疆拓土"大计。
警方在晁正坤家搜查时,发现了大量的"国家机密文件"。这些所谓的"机密文件",竟然是一些用红纸写的"圣旨"和"诏书"。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她的"龙椅"下面,还藏着一本详细记载了"大圣国"组织结构和人员名单的账册。
五、最后的审判
1988年9月,晁正坤案件的调查工作全面展开。专案组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圣国"的影响远比想象的要严重。不仅整个村子都陷入了这场闹剧中,就连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也有不少人成了晁正坤的"臣民"。
办案人员从晁正坤家里搜出了大量证据。除了那本记载组织结构的账册外,还有一份详细的"扩张计划"。这份计划写在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上,上面不但画着"大圣国"未来的版图,还标注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
更令人震惊的是"后宫"里的情况。那些被收为"嫔妃"的男孩,大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被关在柴房里受罚,有的被逼着整天唱戏,还有的因为不听话被打得浑身是伤。专案组还在晁正坤家的地窖里发现了两个逃跑未遂的男孩,他们已经被关了整整一个星期。
1988年10月,专案组对"大圣国"的几十名"官员"进行了审讯。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大臣"们,一到审讯室就全都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们大多是为了得到一官半职,才心甘情愿地跟着晁正坤胡闹。
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位被封为"大将军"的张老三。他交代说,自己之所以追随晁正坤,是因为她承诺要给自己五亩地。可实际上,这五亩地根本就不存在,全都是晁正坤用来哄骗他的谎言。
1989年初,案件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检方指控晁正坤犯有组织、领导邪教组织罪,非法拘禁罪等多项罪名。起诉书中详细列举了晁正坤的种种罪行,包括强迫未成年人充当"嫔妃"、非法敛财、扰乱社会秩序等。
1989年3月,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庭审持续了整整三天,旁听席上挤满了当地村民。那些曾经被蒙骗的"臣民"们,看着坐在被告席上的晁正坤,都不敢相信自己曾经对她如此崇拜。
法庭上,检察官出示了大量证据。光是晁正坤收受的钱财就装满了三个大箱子,其中既有现金,也有村民们送的金银首饰。此外,还有大量的"圣旨"、"官印"和"国旗"等实物证据。
经过认真审理,法院认定晁正坤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影响恶劣。1989年4月,法院作出判决:晁正坤犯组织、领导邪教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