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跨越百年的爱情故事:她的仕女图,无人能及

发表时间: 2021-01-04 19:13

跨越百年的爱情故事:她的仕女图,无人能及

我们现在所说的连环画

很多人又喜欢称其为“小人书”,“小书”等等

在90年代以前,影视动画还那么普及的时候

这样写着故事还画着“小人”的图书

就是那个年代孩子的娱乐项目之一

那时的连环画大多是彩色的封面

往里翻是黑白工笔画形式呈现的故事情节

书⁨页的两边或者下方

一般会有两三行的文字描述故事情节

小编在年龄很小的时候

因为还没认识字,常常让妈妈讲这些书里的故事听

现在想起来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可以说这些连环画册就是那个年代里的故事书

说到这些令人怀念的连环画

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国内工笔画大家——王叔晖

她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画家

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

她绘制的连环画《西厢记》

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绘画一等奖”

而她却选择终身未婚

用一生的时间投入到工笔画的事业当中

王叔晖1912年出生于天津

她15岁开始习画

一直到70岁高龄都未曾停下手中的画笔

王叔晖《西厢⁢记》

王叔晖绘制的连环画《西厢记》

在当时一经出版后便名震大江南北

她笔下的画面技法娴熟

线条流畅,折转自然,又飘逸洒脱

单看画面技法就足以让人沉醉不已

除了画面的技法优势外

对于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情感

也被王叔晖刻画得⁡生动细腻

大到人物肢体语言小到人物眼神流露

总能分分钟将你带入故事当中

王叔晖画面最难得的远不止前面这些

在她的画面中最能唤起现代人思想和喜好的

恰恰就是她一管秉承的创作理念“画古却不仿古”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

那时的全民审美就是以丰腴为美

唐朝的杨贵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她画面中的崔莺莺却是一个纤瘦的美人

而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

足以见到王叔晖正是在以现代人的审美

与思想绘制这个美好的古代爱情故事

在创作这组作品时

为了让画面更具有生动感

避免画面的单调性

王叔晖在人物出现的不同场景中

给人物绘‫制的服装都各不相同

张生在作品里就设置了不同的9套服装

而其中的红娘也搭配了完全不同的9套衣裙

对于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真的可歌可叹

除了线条的灵动缥缈

在画面的着色上

整个场景也被清丽典雅,浓淡相宜的色彩围绕

而这样的画面风格充满了当代的时代气息

一度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这一组连环画在当时就曾印刷10万册以上

如今已成为连环画收藏者寻觅的珍品

王叔晖黑白工笔画作品

王叔晖除了《西厢记》外

《林黛玉》,《杨门女将》,《夜宴桃李园》等

都是她的代表作

从小就迷恋画画的王叔晖

在15岁时得到了进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学习的机会

在那里她遇到她学习生涯中

最重要的老师:徐燕孙和吴光宇

而这两位老师都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工笔画大师

在研究会短暂的3年学习时光里

也正是几位老师给王叔晖的作品

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加之自身的天赋与努力

在毕业之际王叔晖的工笔画水平已经相当的高

清代后传统仕女画逐渐没落

直到近代才被徐燕孙,张大千等几位画家重振旗鼓

而在当代的工笔女画家中

王叔晖的作品影响力是相当大的

就连研究会的老前辈

曾在看了王叔晖临摹的仕女图后

题上了“闺香中​近百年无此笔墨”

王叔晖一生未婚

她一辈子的热血都给予了热爱的工笔画

她每一幅画面总是那么的沉静

⁧在刻画作品时别人通常是画一遍白描后

再上一次色彩便可完成作品

但王叔晖为了给画面营造更完美的效果

她会反复两遍甚至三遍的

去重复给画面进行刻画着色

只为了能让整体画面更具有厚重感

单从对于画面的细致刻画这一点上

现在的很多画家必然是望尘莫及⁣的

更别提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了

王叔晖对于工笔仕女的创作

这一画便是一生

除了她优秀的作品值得后人学习借鉴以外

她对于艺术的执着与严谨更值得后来者受用一生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