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神秘力量下的生死预言:庙中鬼差与拘魂的传说

发表时间: 2024-12-01 01:35

神秘力量下的生死预言:庙中鬼差与拘魂的传说

神算子断命书生,庙中鬼差拘魂奇遇

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古老城镇里,有个叫柳河镇的地方,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但也流传着不少奇闻异事。

在镇子的东边,有座破旧的道观,名叫玄清观,观里住着一位人称“神算子”的老道士,姓李,人们都尊称他为李道长。

李道长精通奇门遁甲,算命占卜更是无一不精,但最让人称奇的是,他能算出人的生死,且从无虚言。

这日,镇上有个名叫赵子轩的书生,因家中老母病重,特来玄清观求李道长一算,看是否还有救治的希望。

赵子轩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但此刻他的眼中却满是焦虑与不安。

李道长端坐在观内,闭目养神,仿佛早已知晓赵子轩的到来。

待赵子轩说明来意,李道长缓缓睁开眼,只一眼便让他心中打了个寒颤。

李道长轻捋胡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公子命格奇特,本是福禄双全之人,但近日却有一大劫,五日之内,必有性命之忧。”

赵子轩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强忍悲痛,问道:“道长可有解救之法?”

李道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天数难违,贫道也无力回天。”

赵子轩失魂落魄地离开玄清观,心中一片茫然。

回到家中,望着病榻上的老母,他更是心如刀绞。

然而,赵子轩并未放弃,他开始四处求医问药,希望能在五日之内找到一线生机。

转眼间,五日之期将至,赵子轩仍未找到救治老母的方法。

这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心中五味杂陈。

突然,窗外一阵阴风吹过,赵子轩只觉一阵寒意袭来,他抬头望向窗外,只见一轮明月高悬,月光下,一道黑影闪过。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起身追了出去。

那黑影速度极快,赵子轩追得气喘吁吁,终于在一座荒废的土地庙前停了下来。

只见那黑影化作两个身穿黑袍,头戴高帽的鬼差,正站在庙门口,手中拿着一根铁链,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赵子轩心中明白,这两个鬼差定是来拘自己的魂魄。

他心中一横,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悄悄绕到土地庙后,打算偷袭鬼差。

然而,他刚靠近庙门,就听里面传来一阵威严的声音:“何方妖孽,竟敢在此捣乱?”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停下脚步。

只见庙内走出一位身着金甲,手持长剑的威武将军,正是阎君座下的护法神将。

那两位鬼差见状,忙上前行礼,说道:“将军大人,我等奉阎君之命,前来拘拿阳寿已尽的赵子轩之魂。”

护法神将闻言,眉头一皱,说道:“赵子轩?

他阳寿未尽,为何拘他?”

鬼差答道:“我等也不知,只是阎君大人有令,我等不敢不从。”

护法神将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必有蹊跷,待我前去查问一番。”

说完,他转身走进土地庙,不一会儿,又走了出来,手中多了一卷生死簿。

他翻开生死簿,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对鬼差说道:“赵子轩阳寿未尽,你等确实拘不得。

此事必有误会,你们速回地府,向阎君大人禀明此事。”

鬼差闻言,面露难色,说道:“将军大人,阎君大人有令,我等不敢不从。

若空手而归,恐难逃责罚。”

护法神将眉头一皱,说道:“你们放心,此事我自会向阎君大人说明。

你们若是不信,可随我一同前往。”

鬼差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于是,护法神将带着两位鬼差,以及躲在暗处的赵子轩,一同前往地府。

地府之中,阎君端坐大殿之上,面色威严。

护法神将上前行礼,然后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告了阎君。

阎君闻言,眉头紧锁,说道:“此事的确有些蹊跷。

赵子轩阳寿未尽,为何生死簿上会显示他阳寿已尽?”

说完,他翻开生死簿,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说道:“原来如此,生死簿上竟被人动了手脚。”

护法神将闻言,心中一惊,忙问道:“是谁如此大胆,竟敢私自篡改生死簿?”

阎君沉吟片刻,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彻查。

你速去查明真相,严惩凶手。”

护法神将点头答应,然后带着两位鬼差和赵子轩离开了大殿。

一路上,赵子轩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能否逃过这一劫。

经过一番调查,护法神将终于查明了真相。

原来,这一切都是镇上的恶霸刘黑虎所为。

刘黑虎因垂涎赵子轩家的家产,便暗中勾结了一个懂得歪门邪道的术士,用邪术篡改了生死簿,企图害死赵子轩,从而霸占他的家产。

得知真相后,护法神将勃然大怒,他立即带着鬼差和赵子轩,找到了刘黑虎和那个术士。

刘黑虎和术士见事情败露,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求饶。

护法神将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胆敢私自篡改生死簿,罪大恶极。

今日若不惩处,天理难容。”

说完,他命令鬼差将刘黑虎和术士锁拿归案,准备带回地府受审。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从天而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那黑影身披黑袍,头戴高帽,手持一根白骨杖,正是地府中的一位阴司判官。

他望着护法神将,冷笑道:“此人阳寿已尽,你等为何要插手此事?”

护法神将闻言,心中一愣,忙说道:“判官大人,此事必有误会。

赵子轩阳寿未尽,生死簿上被人动了手脚。”

判官冷哼一声,说道:“生死簿乃地府至宝,岂容他人随意篡改?

你等若再敢阻挠,休怪本官不客气。”

护法神将见状,知道此事难以善了,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判官大人,此事关系重大,还望您能查明真相。”

判官闻言,眉头一皱,说道:“真相?

本官就是真相。

你等若再敢多言,休怪本官手下无情。”

说完,他挥动白骨杖,向护法神将攻来。

护法神将见状,忙拔出长剑迎敌。

一时间,庙内剑光闪烁,阴风呼啸,二人打得难解难分。

赵子轩见状,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自己若不能尽快脱身,恐怕也会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于是,他趁双方激战之际,悄悄溜出了土地庙,向着玄清观的方向跑去。

一路上,赵子轩跑得气喘吁吁,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

然而,他刚跑到玄清观门口,就见李道长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地望着他。

赵子轩心中一愣,忙停下脚步,问道:“道长,您怎么知道我会来这里?”

李道长微微一笑,说道:“公子命中有此一劫,但吉人自有天相,你终会逢凶化吉。”

赵子轩闻言,心中一阵感动,忙说道:“多亏道长提醒,不然我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李道长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并未结束,公子还需小心。”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问道:“道长此言何意?”

李道长叹了口气,说道:“判官大人亲自出手,此事恐怕非同小可。

公子若想彻底摆脱此劫,还需另寻他法。”

赵子轩闻言,心中一阵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几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手持棍棒,向着玄清观冲了过来。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问道:“道长,这些人是谁?”

李道长面色凝重,说道:“这些人乃是刘黑虎的手下,他们来此恐怕是为了报复。”

赵子轩闻言,心中更是焦急万分。

他知道自己若落在这些人手中,恐怕凶多吉少。

于是,他转身就想逃跑,然而,那几个黑衣汉子已经冲到了他面前,将他团团围住。

赵子轩见状,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各位大哥,我与刘黑虎无怨无仇,你们为何要为难我?”

其中一个黑衣汉子冷笑道:“无怨无仇?

你害得我们老大差点丢了性命,这笔账我们怎能不算?”

说完,他挥动棍棒,向着赵子轩打来。

赵子轩见状,忙侧身躲过,然后趁机向玄清观内跑去。

那几个黑衣汉子见状,纷纷追了进去。

李道长见状,忙从袖中取出一张符咒,口中念念有词。

只见那符咒突然燃烧起来,化作一道金光,将那几个黑衣汉子纷纷击退。

赵子轩趁机跑到李道长身边,气喘吁吁地说道:“道长,多谢救命之恩。”

李道长微微一笑,说道:“公子不必客气。

只是,此事恐怕并未结束。”

赵子轩闻言,心中又是一惊,忙问道:“道长此言何意?”

李道长叹了口气,说道:“判官大人亲自出手,此事非同小可。

公子若想彻底摆脱此劫,还需另寻他法。

正当赵子轩满心疑惑之际,李道长从袖中掏出一枚泛着古朴光泽的玉佩,递到他的手中,说道:“这玉佩乃是我师门信物,你且收好。

明日午时,你独自一人前往镇西的老槐树下,自会有人接应你,助你渡过此劫。”

赵子轩接过玉佩,心中虽有诸多不解,但见李道长神色凝重,便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多问,只是连连点头应允。

次日午时,赵子轩按照李道长的吩咐,来到了镇西的老槐树下。

这棵老槐树少说也有几百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下是一片空旷的草地,平日里鲜有人至。

赵子轩站在树下,环顾四周,却并未发现人影。

他心中暗自嘀咕,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地方,或是李道长记错了时间?

正当他心中疑惑之际,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老槐树的枝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抬头望去,只见树荫下,一道身影缓缓走出。

那人身着一袭黑袍,面容枯槁,双眼深陷,正是那日在土地庙中见过的判官。

赵子轩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逃跑。

然而,那判官却如同一道鬼魅,瞬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将他拦了下来。

“哼,想跑?

没那么容易。”判官冷笑一声,伸手便要向赵子轩抓来。

赵子轩见状,忙将手中的玉佩高高举起,喊道:“道长救我!”

判官见状,脸色微变,忙收回了手。

他仔细端详着那枚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之色。

“哼,原来是茅山派的信物。

你与茅山派有何渊源?”判官沉声问道。

赵子轩心中一喜,知道这枚玉佩或许能救自己一命,忙说道:“这玉佩乃是一位道长所赠,他让我在午时来此,说自会有人接应我。”

判官闻言,沉吟片刻,说道:“原来如此。

你且在此等候,我自会去向阎君大人禀明此事。”

说完,判官化作一道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子轩站在原地,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那判官再次出现在赵子轩的面前。

他的脸色比先前缓和了许多,说道:“阎君大人已同意放你一马,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赵子轩闻言,心中一喜,忙问道:“什么条件?”

判官说道:“你需前往北边的黑风山,找到一座废弃的古庙,庙中藏有一本《幽冥录》,你需将其带回,交给我。”

赵子轩闻言,心中一阵犹豫。

黑风山距离此地甚远,且山中多有猛兽出没,此行凶险异常。

但想到自己的性命掌握在判官手中,他只好咬牙答应了下来。

判官见状,从袖中取出一张符咒,贴在了赵子轩的额头上。

说道:“这张符咒能保你一路平安,但切记,不可将它揭下。”

赵子轩点头应允,然后辞别判官,踏上了前往黑风山的路途。

一路上,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黑风山脚下。

望着那郁郁葱葱的山林,赵子轩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山中果然凶险异常,赵子轩走走停停,用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才终于找到了那座废弃的古庙。

庙门紧闭,四周杂草丛生,显得破败不堪。

赵子轩走近庙门,轻轻推开,只见庙内昏暗无光,只有几缕阳光从破败的屋顶透射下来。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庙中,四处寻找着《幽冥录》的踪迹。

经过一番搜寻,赵子轩终于在庙中的一座神像下,找到了那本泛黄的《幽冥录》。

他如获至宝,忙将其揣入怀中,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庙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赵子轩心中一惊,忙躲在了神像后面。

只见几个身穿黑袍的术士,手持法器,走进了庙中。

“哼,没想到《幽冥录》竟藏在这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其中一个术士冷笑道。

赵子轩闻言,心中暗自叫苦。

他知道自己若被这些术士发现,恐怕凶多吉少。

于是,他屏住呼吸,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被他们发现。

那几个术士在庙中转了一圈,并未发现赵子轩的踪迹,便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其中一个术士突然说道:“等等,这里有茅山派的符咒气息,那小子一定来过这里。”

说完,他挥动法器,向着赵子轩藏身的神像打来。

赵子轩见状,忙从神像后面跳出,向着庙外跑去。

那几个术士见状,纷纷追了出去。

赵子轩一路狂奔,山路崎岖,他几次险些摔倒。

但想到怀中的《幽冥录》,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拼尽全力向前跑去。

终于,在太阳即将落山之际,赵子轩逃出了黑风山,回到了柳河镇。

他刚一进镇,就看见了等在镇口的李道长。

李道长见赵子轩平安归来,心中大喜,忙迎了上去。

问道:“公子可曾找到《幽冥录》?”

赵子轩从怀中掏出《幽冥录》,递给了李道长。

李道长接过《幽冥录》,仔细翻阅了一番,然后说道:“公子此行果然凶险异常,但好在有惊无险,平安归来。”

赵子轩闻言,心中一阵感慨。

他望着李道长,说道:“道长,我欠您一条命,日后若有需要,我赵子轩定当鼎力相助。”

李道长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言重了。

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但吉人自有天相,你终会逢凶化吉。”

说完,他将《幽冥录》收入袖中,转身离去。

赵子轩望着李道长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仰。

此后,赵子轩继续刻苦读书,终于金榜题名,成为了一方大员。

他始终记得李道长的恩情,时常派人前往玄清观,送去香火钱和粮食,以报答李道长的救命之恩。

而李道长则继续留在玄清观中,为前来求签问卜的百姓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他的名声也越传越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至于那判官,见赵子轩平安归来,且并未将《幽冥录》交给他,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阎君大人已同意放赵子轩一马,他也不好再节外生枝。

而那刘黑虎,见赵子轩不但没有被害,反而高中状元,成了大官,心中悔恨不已。

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便将自己这些年所做的恶事,一一告诉了官府,然后自尽而亡。

从此,柳河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赵子轩与李道长的这段奇缘,也成了柳河镇流传最广、最动人的民间故事。

赵子轩高中状元后,在京城做官,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乡柳河镇,惦记着那位救他于水火之中的李道长。

这日,赵子轩处理完公务,觉得心里有些烦闷,便叫来管家,说道:“老张啊,你去准备些马车,本官想回老家一趟。”

老张一听,忙应声去准备。

赵子轩坐在书房里,心里琢磨着,这次回去,一定得好好谢谢李道长,给他带点啥好呢?

人参?

鹿茸?

好像都不太合适。

琢磨了半天,赵子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干脆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这时,老张进来了,说道:“大人,马车准备好了,咱啥时候出发?”

赵子轩停下脚步,说道:“现在就走吧,免得夜长梦多。”

于是,赵子轩带着老张和一队侍卫,坐着马车,浩浩荡荡地向着柳河镇出发了。

一路上,赵子轩望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感慨万千。

想想自己当年落魄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啊!

经过几天几夜的赶路,赵子轩终于回到了柳河镇。

他望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屋,心里一阵激动。

下了马车,赵子轩便带着老张和侍卫们,向着玄清观走去。

到了玄清观,赵子轩见李道长正坐在观前,闭目养神。

他忙走上前去,躬身行礼,说道:“道长在上,受弟子一拜。”

李道长闻声睁开眼,见是赵子轩,忙起身还礼,说道:“这不是赵大人吗?

快请里面坐。”

赵子轩跟着李道长进了观里,坐下后,便说道:“道长,弟子这次回来,是想好好谢谢您。

当年若没有您,弟子哪有今日?”

李道长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言重了。

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贫道不过是顺水推舟,略施小计罢了。”

赵子轩一听,忙说道:“道长过谦了。

您的恩情,弟子永生难忘。”

说完,赵子轩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李道长,说道:“道长,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李道长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他忙将盒子合上,说道:“赵大人,这可使不得。

如此贵重之物,贫道怎能收下?”

赵子轩说道:“道长,您就别客气了。

这颗夜明珠,在您眼里或许不值一提,但在弟子眼里,它比不上您的救命之恩。”

李道长见状,只好将盒子收下,说道:“那贫道就多谢赵大人了。”

说完,李道长吩咐小道童去准备些茶水点心,招待赵子轩一行。

赵子轩一边品茶,一边和李道长聊着天,气氛十分融洽。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赵子轩眉头一皱,问道:“道长,外面何事如此吵闹?”

李道长起身说道:“贫道去看看。”

说完,李道长便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说道:“赵大人,不好了。

镇上的刘老汉家着火了,火势很大,恐怕凶多吉少。”

赵子轩一听,忙站起身,说道:“那还等什么?

快去看看。”

于是,赵子轩带着老张和侍卫们,跟着李道长来到了刘老汉家。

只见刘老汉家的房子已经烧得只剩下了几根柱子,火势还在蔓延。

周围的邻居们都在忙着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无济于事。

赵子轩见状,忙对侍卫们说道:“快,快去帮忙救火。”

侍卫们应声而动,纷纷加入了救火的行列。

经过一番努力,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

但刘老汉家的房子已经烧成了灰烬,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赵子轩望着眼前的废墟,心里一阵难过。

他转头对李道长说道:“道长,这刘老汉家也怪可怜的,您看咱们能不能帮帮他?”

李道长点头说道:“赵大人说得在理。

贫道这就去召集镇上的百姓,大家一起帮刘老汉重建家园。”

于是,李道长便去召集镇上的百姓。

不一会儿,大家都来到了刘老汉家,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赵子轩见状,心里十分感动。

他忙吩咐侍卫们拿出一些银两,分给百姓们,作为重建家园的费用。

百姓们拿到银两,都纷纷表示感谢。

然后,大家便开始动手,帮刘老汉重建家园。

赵子轩也亲自上阵,和百姓们一起搬砖运瓦,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刘老汉家的新房终于建成了。

赵子轩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心里十分欣慰。

他转头对李道长说道:“道长,这次多亏有您和镇上的百姓们帮忙,刘老汉才能重建家园。”

李道长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客气了。

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赵子轩点头说道:“道长说得在理。

那弟子这次回来,还想请教道长一件事。”

李道长说道:“赵大人请讲。”

赵子轩说道:“弟子在京城做官,时常觉得力不从心。

不知道道长有没有什么高见?”

李道长沉吟片刻,说道:“赵大人,你身在官场,自然免不了尔虞我诈。

但只要你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就一定能做好你的本职工作。”

赵子轩闻言,若有所悟。

他点头说道:“道长说得在理。

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说完,赵子轩又在柳河镇待了几天,和李道长以及镇上的百姓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然后,他便带着老张和侍卫们,坐着马车,回到了京城。

从此以后,赵子轩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他时常想起李道长的话,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在他的努力下,他官运亨通,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

而李道长则继续留在玄清观里,为前来求签问卜的百姓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他的名声也越传越广,成了人们口中的活神仙。

至于那段奇缘,也成了柳河镇流传最广、最动人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