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30 19:34
到现在我们还耳熟能详一句话,那就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单凭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吕布有多么的骁勇善战。
在动荡不安的朝代吕布能够一技绝尘,成为三国中有头有脸的将才,他将是怎样的骁勇威武?
董卓和吕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吕布尊称为义父。
董卓的一生多疑、暴戾,本以为自己的才能可以流芳百世,可是没想到临死前的说出的六个字却让天下耻笑千年,甚至到现在成为了人们的一句口头禅。他究竟说了啥?
提起董卓,大部分人会想到《三国演义》中一个暴虐、面目狰狞、凶狠异常的形象,令人望而生畏。
这样一个负面形象不由得会让人将他归结为坏人,甚至是一个奸臣。
但是很多人都误会了董卓。董卓出生在现如今的甘肃地区,从小就深受十里八乡的爱戴。
他在羌人部落更加有着非常高的威望,那时董卓可谓深明大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很多老百姓都在他的帮助之下,避免了很多欺凌。因此很多父老乡亲都相信他,愿意跟着他一起抵抗外敌的侵袭。
有一次董卓率领着部队作为主要领导抵抗胡人的侵犯,因为董卓有勇有谋,在作战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令人捉摸不透的排兵布阵。
因此在对抗胡人的过程中,董卓一战成名。这一次战功也成为了董卓走往朝堂之路的垫脚石。
很快,董卓大胜胡人的消息传到了当地一位刺史的耳中,经过这位刺史的举荐,董卓入朝为官。
在朝堂中,董卓看到了太多现实的诱惑,花花世界迷人眼。
从一开始董卓的志向是为老百姓打抱不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平定战乱,到最后董卓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想要获得权力,掌控权力。
人的欲望越大越会做出很多让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他率领军队的时候开始越来越暴虐,性格越来越无常。让很多当时的将士感觉董卓似乎变了一个人。
纵然如此,董卓的才能依旧闪耀,创造了赫赫的战功,其中特别出名的就是董卓平凉州之乱。
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天下大乱,在甘肃地区当时被称作羌人的一群队伍在多年的压迫之下决定发动战争。
目的是要从当时混乱的朝廷中取回凉州也就是甘肃地区的统治权,想要将这块地区据为己有。
当时的凉州地区可谓非常重要的一块要塞,失去了这块区域的统治权那么也就代表着天下又一次的分裂。
朝廷只能派出军队去,董卓就是军队中的一员。
董卓出生在凉州地区,对当地的地势环境非常了解。这也为他整个作战中能够因地制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说当时董卓被敌军包围,情势十分危急,可是董卓还是率领着一众军队突出了重围。
董卓和吕布相识之前,他早已经权倾朝野,在整个朝廷中有很多自己的势力,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健壮,他开始四处搜罗能用之人和一些军事的将才,而吕布就是他所要拉拢的对象。
当时吕布是在和丁原共事,作为丁原的部下帮丁原平定了很多战事抵御了很多侵袭。
吕布有勇有谋,无论是骑射还是谋划在当时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才。
也是因为吕布身上有太耀眼的闪光点,很快董卓就注意到了这个人。
他通过人给吕布很多的钱财希望吕布能够投奔自己,吕布也因为没有经受住钱财的诱惑,最终倒戈。
为了能够有投名状,吕布将丁原杀死后投奔董卓。自那之后吕布和董卓关系日渐亲密,而且吕布认了董卓做义父。
董卓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亲手拉拢的干儿子,最终会死在他的刀下。
董卓和吕布在一起共事的时候,吕布给了董卓很多助力,无论是打仗还是和朝廷重臣的博弈吕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董卓纵然已经走到了高位,自己的势力也越发的强大,这也让他更加的多疑。
他开始慢慢的不相信吕布,很多次二人饮酒的时候,董卓借着酒劲会说出一些让吕布恐惧的话。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吕布的猜疑,甚至威胁吕布。
吕布自然也十分心虚,因为当时吕布和董卓的一个侍女貂蝉有情况,而董卓对这位侍女非常倾慕。
他害怕董卓发现这件事,所以每次董卓醉酒后说的话,吕布都非常恐惧,惟恐有一天自己的秘密被发现会引来杀身之祸。
虽然董卓对吕布都有怀疑,但是清醒的时候董卓还是将吕布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出现了危险或者是为难的事情,董卓总爱说一句“吾儿吕布何在”?
短短的6个字,每次他说出后吕布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为他解决困难。
有句老话说得好,就算是兔子急了还是会咬人呢,更不要说吕布这样骁勇善战的军事将才。
久而久之,遭受了太多董卓的威胁与其做刀俎上的鱼肉,吕布还是选择主动出击。
谋划了很久之后让吕布最终下定决心刺杀董卓的是王允的挑唆。
王允和董卓可以说是死对头,在王允的眼中,董卓是他走上高位的绊脚石。
可是如果硬碰硬,王允没有任何的胜算。所以他只能策反吕布,他看得出吕布和董卓之间生出了嫌隙,于是拉拢吕布,教唆他杀害董卓。
就是因为王允的拉拢和挑唆,吕布下定决心刺杀董卓。
最后董卓也死在了吕布的刀下,甚至在临死之前依旧说出了那句“吾儿吕布何在?”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吕布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卓的死不得不令人唏嘘,他是如此的相信干儿子吕布对自己的忠心,没想到还是死在了吕布的刀下。
他最后的那句“吾儿吕布何在?”更是为天下人所耻笑。纵使曾经权倾朝野,可依旧成为了刀下冤魂。
现如今千年过去了,这句“吾儿吕布何在?”依旧在现在的网络时代流行。很多年轻人把这句话当做了一句调侃,和同学之间常常开玩笑也会说到“吾儿XX何在?”。
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询问对方在不在线也会提到“吾儿XX何在?”这句“吾儿XX何在?”成为了越来越流行的网络用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开玩笑归开玩笑,我们对董卓的经历不得不唏嘘感叹。我们无法想象当时董卓在死前说出这句话是怎样的心情。
他或许想的是自己说出这句话之后会像往常一样,吕布会出现在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但是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吕布,却成为了杀自己的刽子手。
董卓生性多疑,拉拢吕布却又在醉酒的时候不信任他,甚至威胁他,让吕布心中恐惧。吕布为了保命,只能将刀头伸向自己的义父。
董卓的野心过于大了,他本来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建功立业,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在家乡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
可是进入了朝野之后,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利欲熏心。
在权力的诱惑之下,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情,多疑、暴躁让身边的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这也是他最后惨死的最主要原因。
作为一名军师将才,最重要的就是要得人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既然选择了拉拢吕布,就要相信他,而不是又要利用他,又要威胁他。
这样的用人方式最终还是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交朋友也是一样,要多一些信任才能够和朋友交心,在自己落难的时候才不会墙倒众人推。
千年的时间过去了,东汉末年朝野纷争,天下分裂。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只是书本上的一段故事,几行文字,但是都是他们真真实实经历过的惨痛。
都说想要读透历史,那首先要从三国开始研究。
可以说三国时期发生的事情,对现代人来说,更加的有警示作用。
独历史但是不能死读历史,在读史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启示,要有收获,要用历史中的事件警示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历史的警示下,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董卓虽然最终惨死在吕布的刀下,但是也可以说一生无憾了。
他掌握了最高的权力,也享受了财物、美人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呢?
参考内容来源:
董卓去世前大喊6个字,被笑话了上千年,如今却成网络流行语
东来君——无风起念 2022年07月03日
百度百科:董卓、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