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三年屠夫生涯,生死之间的人性考验

发表时间: 2024-11-22 12:18

三年屠夫生涯,生死之间的人性考验

屠夫杀猪三年,阎王爷:你三年害死了几万人

在咱华夏大地上,有那么一座古老的小镇,名叫槐安镇。

这槐安镇啊,虽说不算大,但地理位置特殊,四周被群山环抱,中间一条细长的河流蜿蜒而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镇民。

镇上的日子平淡如水,但今儿个咱得说的,是镇上一位屠夫的故事,这位屠夫名叫赵铁柱,人如其名,长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憷。

赵铁柱这人啊,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力气大,村里人都说他是天生干屠夫这行的料。

这不,自打成年后,他就接过了老爹的杀猪刀,成了一名正式的屠夫。

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

赵铁柱杀猪有个特点,那就是手法利索,一刀毙命,绝不拖泥带水。

每次杀猪,他总是先给猪灌上一碗自家酿的老白干,等那猪晕晕乎乎的时候,一刀下去,干净利落,猪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

镇上的老少爷们儿都夸他手艺好,找他杀猪的人络绎不绝。

可是啊,这世上的事儿,往往就是福兮祸所依。

赵铁柱杀猪杀得多了,慢慢地,他就开始觉得不对劲儿了。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耳边低语,又像是猪在哼哼。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太累了,产生了幻觉,可日子一长,这声音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频繁,让他难以入眠。

赵铁柱心里犯嘀咕,这事儿得找人问问。

于是,他找到了镇上的老神婆李婆子。

李婆子是个神神叨叨的人,据说能通灵,能跟鬼神打交道。

赵铁柱一进门,就把自己的情况跟李婆子说了。

李婆子听完,眉头紧锁,半天没吭声。

“李婆子,你这是咋了?

我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赵铁柱急了,催促道。

李婆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铁柱啊,你杀猪杀得多了,这身上的杀气太重,怕是惹上了不干净的东西。”

赵铁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那咋办啊?

李婆子,你得帮帮我啊!”

李婆子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你先回去,今晚子时,你在家门口烧三炷香,然后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等香火灭了,你再睁开眼,看看能不能看到什么。”

赵铁柱半信半疑,但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按照李婆子的吩咐去做了。

到了晚上,他早早地关了门,点上三炷香,跪在家门口,心里七上八下的。

香火慢慢燃烧着,发出淡淡的香味,赵铁柱闭上眼睛,心里默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香火终于灭了。

赵铁柱睁开眼睛,这一看,差点没把他吓死。

只见眼前黑压压一片,全是猪的影子,大的小的,公的母的,挤得满满当当,都瞪着眼睛看着他,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赵铁柱吓得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想跑,可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迈不开步。

就在这时,一个阴森森的声音响起:“赵铁柱,你三年害死了几万人,你可知罪?”

赵铁柱一听这声音,头皮发麻,差点没瘫在地上。

他哆哆嗦嗦地问:“谁……谁在说话?”

那声音冷笑一声,说道:“哼,你还不知道我是谁?

我是阎王爷!

你杀的每一头猪,都是有灵性的,你可知你手上沾了多少鲜血?”

赵铁柱一听是阎王爷,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阎王爷饶命啊,阎王爷饶命啊,我……我也是没办法,我得靠杀猪养活一家老小啊……”

阎王爷冷哼一声,说道:“养活一家老小就可以草菅人命了吗?

你可知,你杀的每一头猪,都变成了冤魂,在阴间受苦受难。

今日若不给你一个教训,你恐怕还不知道悔改。”

说罢,阎王爷一挥手,只见那些猪的影子瞬间化作一股黑烟,朝着赵铁柱扑了过来。

赵铁柱吓得大喊大叫,拼命挣扎,可却无济于事。

那黑烟将他团团围住,他只觉得呼吸困难,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赵铁柱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他挣扎着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儿。

他试着喊了几声,可声音却像是蚊子一样,根本没人能听见。

赵铁柱心里明白,这是阎王爷给他的教训。

他后悔莫及,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杀生太多,惹上了大麻烦。

他挣扎着下了床,跪在地上,朝着天空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阎王爷在上,赵铁柱知错了,赵铁柱以后再也不杀猪了,请阎王爷饶命啊……”

这事儿过后,赵铁柱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不再杀猪,而是转行做了别的生意。

虽然收入不如以前多了,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会想起那晚的恐怖经历,心里就一阵后怕。

可是啊,这世上的事儿,往往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赵铁柱本以为自己逃过一劫,可没想到,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这天,镇上来了一位神秘的老道士。

这老道士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凡人。

他背着个破布袋子,手里拿着根桃木剑,在镇上走来走去,嘴里还念念有词。

镇上的老百姓都好奇,不知道这老道士是来干啥的。

赵铁柱也听说了这事儿,心里犯嘀咕,心想这老道士会不会跟那晚的事儿有关。

于是,他壮着胆子,找到了老道士,把自己的经历跟他说了一遍。

老道士听完,皱了皱眉,说道:“赵施主,你身上的杀气太重,已经惊动了地府。

阎王爷虽然暂时饶了你一命,但你的罪孽并未消除,若不赶紧想办法补救,恐怕还会有更大的灾难降临。”

赵铁柱一听,吓得脸色苍白,忙问:“老道士,那……那我该怎么办啊?”

老道士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你先准备一些祭品,今晚我们到镇外的荒山上,摆个法坛,我帮你超度那些冤魂,祈求阎王爷的宽恕。”

赵铁柱一听,连忙点头答应。

于是,他按照老道士的吩咐,准备了一些香烛纸钱,还有一些瓜果点心。

到了晚上,他跟着老道士来到了镇外的荒山上,只见老道士摆好法坛,点上香烛,嘴里念念有词,开始做法。

赵铁柱跪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法子能不能管用。

就在这时,只见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股阴风刮来,让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赵铁柱心里一紧,心想这阎王爷是不是要来找他算账了。

就在这时,只见老道士手中的桃木剑猛地一挥,一道金光闪过,朝着那乌云劈了过去。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乌云瞬间被劈得四分五裂,化作一股黑烟,消散在空中。

赵铁柱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老道士还真有两下子。

就在这时,只见那老道士转过身来,看着他说道:“赵施主,我已经帮你超度了那些冤魂,也向阎王爷求了情。

但你要记住,以后切不可再杀生,要多做善事,才能积德消灾。”

赵铁柱连连点头,说道:“老道士,我记住了,我记住了,我以后一定多做善事,再也不杀生了。”

说罢,赵铁柱朝着老道士磕了三个响头,感激涕零地离开了。

从那以后,他果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不再杀猪,还经常帮助镇上的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而那位老道士,也在做完法事后,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这事儿过后,槐安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镇上的老百姓都说,赵铁柱这是得到了老天的宽恕,才捡回了一条命。

而赵铁柱自己呢,每当想起那晚的经历,心里总是感慨万千,庆幸自己能够及时醒悟,改过自新。

可是啊,这世上的事儿,往往就是祸福相依,吉凶难料。

赵铁柱虽然逃过了阎王爷的惩罚,但接下来,又会有什么奇遇和磨难等着他呢?

且听下回分解。

赵铁柱的日子啊,从那天起,就像被春风吹过,万物复苏,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个冷冰冰的屠夫,而是成了镇上的热心肠。

谁家有难,他第一个冲上前,能帮就帮,绝不含糊。

这变化,镇上的老少爷们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夸赵铁柱是条汉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就在赵铁柱以为自己的人生从此要风平浪静,走向正轨的时候,镇子里却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是邪门儿,镇西头老张家的闺女,小芳,突然就得了个怪病。

这小芳啊,可是个水灵灵的姑娘,平日里活蹦乱跳,笑靥如花,可这一病,却像是被什么脏东西给缠上了,整天迷迷糊糊,胡言乱语,嘴里念叨着些听不懂的话。

老张一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可大夫们看了都摇头,说这是中邪了,得找高人瞧瞧。

老张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赵铁柱之前的遭遇,心想这赵铁柱会不会知道些什么,于是急忙跑到赵铁柱家,求他帮忙。

赵铁柱一听这事儿,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心想这不会是阎王爷给他出的难题吧?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既然已经改过自新,多做善事,阎王爷应该不会这么绝情吧?

于是,他硬着头皮,答应了老张的请求,决定去镇外那座荒山,找找之前那位老道士。

赵铁柱揣上几个干粮,背上水壶,天不亮就出发了。

一路上,他走得急,心里也急,生怕耽误了时间,小芳有个三长两短。

就这样,他一口气走到了那座荒山,可那老道士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个影子都找不着。

赵铁柱不甘心,在山上转悠了好几圈,连声“老道士”都喊哑了,可回应他的只有山谷的回音。

他叹了口气,心想这下可完了,小芳的病可咋办?

正当他准备下山,回镇里再想办法的时候,突然,一只野兔子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把他吓了一跳。

赵铁柱定了定神,心想这兔子来得蹊跷,说不定是上天给他的指示呢。

于是,他悄悄地跟了上去,想看看这兔子到底要往哪儿去。

没想到,这兔子七拐八拐,竟然把他带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前。

赵铁柱站在山洞前,心里直犯嘀咕,这山洞里会有什么呢?

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走了进去。

这一走,却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原来,这山洞里竟然藏着一个古老的祭坛,祭坛上摆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咒和法器,而在祭坛的正中央,竟然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

这老头儿一身道袍,鹤发童颜,看起来仙风道骨,正是之前帮过他的那位老道士。

赵铁柱一看,心里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把小芳的事儿跟老道士说了。

老道士听完,微微一笑,说道:“赵施主,你果然是个有善根的人,没让我失望。

这小芳的病啊,的确是中了邪,但并非普通的邪祟,而是被一只千年狐妖给缠上了。”

赵铁柱一听,吓得差点没坐在地上,心想这狐妖可是传说中的大妖啊,自己一个凡人,咋能对付得了?

可老道士却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赵施主,你不用担心,你身上的杀气虽然已经被净化,但那股子刚烈之气还在,正是这狐妖的克星。

再加上我这些符咒和法器,定能将它制服。”

赵铁柱一听,心里有了底,连忙点头答应。

于是,老道士开始教他如何使用符咒和法器,如何找到那只狐妖,如何将它逼出小芳的身体。

赵铁柱学得认真,老道士也教得仔细,不一会儿,两人就准备妥当,朝着镇里出发了。

到了镇里,赵铁柱和老道士直奔老张家。

此时的小芳已经昏迷不醒,脸色苍白,气息微弱。

老道士见状,连忙让小芳的家人把她抬到院子里,然后摆开法阵,开始施法。

只见老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符咒纷飞,金光闪闪。

赵铁柱则站在一旁,紧紧握着那把老道士给他的匕首,眼睛死死地盯着小芳的身体。

不一会儿,只见小芳的身体突然开始抽搐,嘴里发出阵阵哀嚎,一股黑烟从她的头顶冒了出来。

赵铁柱一看,知道那狐妖要现身了,连忙握紧匕首,朝着那股黑烟扑了上去。

只见那黑烟在空中一闪,化作一只巨大的狐狸,张开血盆大口,朝着赵铁柱扑了过来。

赵铁柱毫不畏惧,一个侧身,躲过狐狸的攻击,然后趁机将匕首狠狠地插进了狐狸的身体。

那狐狸一声惨叫,身体瞬间缩小,化作一股黑烟,钻进了地里。

赵铁柱和老道士见状,连忙追了上去,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那只狐妖彻底制服。

小芳的病好了,镇上的老百姓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赵铁柱和老道士是英雄。

赵铁柱看着小芳重新露出笑容,心里也倍感欣慰。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改过自新,多做善事的结果。

从那以后,赵铁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多做善事,积德行善。

他不仅帮助镇上的老百姓解决各种难题,还经常到山上的道观里,跟老道士学习道法,希望能更好地保护镇上的百姓。

而那座荒山上的道观,也因为赵铁柱和老道士的传奇故事,成了镇上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每当有人问起这段往事,赵铁柱总是微笑着说:“这都是阎王爷给我的考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恶,也让我明白了,人生在世,多做善事,才能心安理得。”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铁柱的名字也在镇上传为佳话。

他不再是那个冷酷无情的屠夫,而是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一个用善良和勇气书写自己传奇故事的人。

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赵铁柱总会想起那段经历,心里默默地感谢阎王爷和老道士,是他们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赵铁柱成了镇上的大红人,这事儿啊,传得比风还快。

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赵屠夫变成了赵大侠?

可赵铁柱自己呢,倒是挺淡定,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逢人就打招呼,一点架子没有。

不过啊,这名声一出去,麻烦事儿也跟着来了。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伙儿人,穿着挺讲究,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他们一进镇,就直奔赵铁柱家,说是要找赵大侠帮忙。

赵铁柱一看这阵仗,心里就犯嘀咕,心想这伙人到底是干啥的?

但人家既然找上门来了,他也不能不搭理啊,于是就把他们请进了屋。

那伙人一落座,就开始跟赵铁柱套近乎,说他们是城里来的,听说赵大侠武艺高强,法力无边,特地来请他去城里除妖。

赵铁柱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这城里咋还有妖怪呢?

但他面上还是不动声色,问那伙人具体是咋回事。

那伙人一看赵铁柱上钩了,连忙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啊,这城里最近出了一件大事儿,城东头有一座老宅子,原本是城里一个大户人家的祖业,可自从那户人家搬走后,这宅子里就怪事连连,晚上经常能听到哭声和尖叫声,吓得周围的人都不敢靠近。

城里的大夫看了,说是中邪了,得找高人瞧瞧。

可这城里哪有啥高人啊?

于是,那户人家就贴出了告示,说谁能把这宅子里的妖怪除了,就给谁一大笔赏钱。

赵铁柱一听,心里就琢磨开了。

这除妖啊,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弄不好就得把小命搭上。

可一想到那笔赏钱,还有能帮人除害,他心里就痒痒。

于是,他一咬牙,答应了那伙人的请求,决定去城里走一趟。

临行前,赵铁柱特意去了一趟山上的道观,找老道士借了几件法器,还学了几招除妖的法术。

老道士一看赵铁柱这架势,就知道他又要去冒险了,于是再三叮嘱他要小心行事,千万别逞能。

赵铁柱点点头,心里暗道:“放心吧,老道士,我这次可是有备而来。”说完,他就背着法器,踏上了去城里的路。

到了城里,赵铁柱按照那伙人的指引,找到了那座老宅子。

这宅子啊,一看就年头不短了,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可因为常年无人打理,已经显得有些破败了。

赵铁柱围着宅子转了一圈,心里直犯嘀咕,这宅子里到底有啥妖怪呢?

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推开了宅子的大门。

一进门,赵铁柱就觉得一股阴风扑面而来,吹得他直打冷战。

他定了定神,握紧法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宅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老鼠声和风声。

赵铁柱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生怕错过什么线索。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哭声,从宅子的深处传来。

赵铁柱连忙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偏僻的院子里,有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正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哭呢。

赵铁柱一看,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女子不会是妖怪吧?

可看她那样子,又像是被啥东西给害了。

于是,他壮着胆子,上前问道:“姑娘,你这是咋了?

有啥事儿跟我说,我能帮你。”

那女子一听,抬头看了赵铁柱一眼,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

她抽泣着说:“我是这宅子里的丫鬟,因为犯了错,被主人关在了这里。

可没想到,这宅子里竟然有妖怪,每天晚上都来折磨我,呜呜……”

赵铁柱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原来这宅子里的妖怪,是冲着这女子来的。

他拍了拍女子的肩膀,安慰道:“姑娘,你别怕,我是来帮你除妖的。

你告诉我,那妖怪长啥样?

有啥特征?”

女子一听,连忙停止了哭泣,仔细地描述了妖怪的样子。

赵铁柱一听,心里就有了底,知道该怎么对付它了。

于是,他让女子躲在一旁,自己则拿出法器,开始布置法阵。

不一会儿,法阵就布置好了,赵铁柱站在法阵中央,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一阵阴风刮起,那妖怪就出现了。

只见它披头散发,青面獠牙,张开血盆大口,朝着赵铁柱就扑了过来。

赵铁柱一看,心里暗道:“来的好!”他手持桃木剑,迎了上去,跟那妖怪斗在了一起。

这妖怪虽然凶猛,但赵铁柱也不是吃素的。

他凭借着从老道士那里学来的法术,跟妖怪斗得难解难分。

不一会儿,赵铁柱就发现了妖怪的破绽,他瞅准时机,一剑刺了过去。

那妖怪一声惨叫,身体瞬间缩小,化作一股黑烟,钻进了地里。

赵铁柱一看,知道妖怪已经跑了,连忙追了上去。

经过一番激战,他终于将妖怪彻底制服,收进了法器里。

女子一看妖怪被除了,高兴得直蹦高,连声感谢赵铁柱。

赵铁柱也很高兴,觉得自己这次没白来。

于是,他告别了女子,拿着法器,去城里领了赏钱。

回到镇上后,赵铁柱把赏钱分给了镇上的老百姓,还买了好多好吃的和好喝的,跟大家一起庆祝。

大家都说赵铁柱是英雄,是大家的福星。

赵铁柱呢,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逢人就打招呼。

不过啊,他心里可清楚了,这次能除妖成功,多亏了老道士的帮忙。

于是啊,他隔三差五地就往山上跑,去找老道士聊天,学习法术。

而那座老宅子呢,也因为赵铁柱的除妖事迹,成了城里的名胜古迹。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赵铁柱总是笑眯眯地说:“这都是阎王爷给我的考验,让我知道了啥是真正的善与恶。

以后啊,我还得继续努力,多做善事,积德行善。”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铁柱的名字也在镇上传为佳话。

他不再是那个冷酷无情的屠夫了,而是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和榜样。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赵铁柱总会想起那段经历,心里默默地感谢阎王爷和老道士。

他知道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改过自新、多做善事的结果。

而他也相信啊,只要他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