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老茶客揭秘:茶滤不再流行的背后原因

发表时间: 2023-01-31 09:43

老茶客揭秘:茶滤不再流行的背后原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炒溜煎煨煮,酸甜苦辣咸,腰不粗一圈,简直是对春节假期的不尊重。

天寒地冻,唯有一道鲜美香醇的羊肉汤,可以解相思。

但吃完后的那种油腻,又会向身体发送特别的信号,以制造负罪感。

彼时,很有必要喝一杯白牡丹,消食解腻。

最近喝白牡丹的频率,尤其高,才不到半个月,铁罐就要见底了。

沉在底部的,大部分都是些碎茶和单芽。

依旧称了5克出来,用沸水冲泡,快速出汤,倒进公道杯里。

虽然有些出逃的小碎叶和芽头,不可避免地落进了公道杯里,但衬托着莹润牙白的茶汤,别有一番风情和韵味。

或许看官们会介意碎茶,认为它们会影响茶汤的美观性和口感。

‎所以,通常要架一个茶滤在公道杯上,起到过滤的作用。

不过,村姑陈用茶滤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年到头,都用不上几次。

毕竟,好茶自带光环,纵使有些碎茶,但又何须在意呢?

《2》

曾经,茶滤作为茶道六君子之一,是茶桌上的常客。

茶滤,顾名思义,就是起到过滤茶渣的作用。

避免碎茶不小心掉到茶汤里,影响茶汤的清澈度与美观度。

要知道,有些茶客是重度的强迫症,不容许一点点碎茶落进公道杯里。

从小时候起,村姑陈就看着长辈们用盖碗泡功夫茶。

不管泡什么茶类,总有茶滤的一席之地。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干泡台的兴起,茶滤似乎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部分的茶友,都会把茶滤收起来,因为使用频率低。

如今流行的是简约风,茶具自然也要精简。

而还有一部分人,‎还是喜欢湿泡台。

不常用的茶滤,也会摆在台面上,以备不时之需。

曾经有一次,出去喝茶的时候,和朋友们提到了茶滤。

大家纷纷表示,不怎么用茶滤了。

A说:茶滤太鸡肋了,容易生锈,还会积茶垢,基本上是买一个扔一个。

B说:好像没什么必要用茶滤,有点碎茶也不影响口感,用了还得多洗一样东西。

C说:我偶尔会用茶滤,就⁤是泡很碎很碎的茶饼的时候,不然没办法喝。

最后,他们问村姑陈,那你呢?

我同样摇头表示,极少用。

这样说虽然有些凡尔赛,但自认为泡茶水平还不错,只要开口大小控制得好,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碎茶泡出来。

当然,地心引力的作用很强大,再加上白茶含水量极低,有碎茶在所难免。

偶尔有几片掉出来,沉淀一会儿再分汤就好了。

既不会满嘴碎茶,更不会影响口感,何必要用茶滤呢?

‏《3》

此番聊完之后,村姑陈倒是收获了不少素材。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的老茶客,都不喜欢用茶滤了?

总结来说,无非四个原因:

第一,茶滤很难清洗,容易生锈。

市面上的茶滤,有许多是金属材质的,也有一部分是木质以及其它材质。

当金属材质暴露在空气中,久而久之,有氧化的风险。

另外,高温的茶汤会加速金属茶滤老化,容易生锈。

网眼细密的茶滤,清洁起来也是个难题,若是没有清洗到位,还会积累茶垢。

所以,从卫生方面来看,茶滤每次清洗完毕后,最好要擦干,并放在阴凉处通风。

第二,没有必要用茶滤,因为碎茶不影响口感。

不管是白茶,还是岩茶、红茶,都保持着十分干燥的状态,有碎茶很正常。

通常来说,出汤之后,要让公道杯静置一会儿。

彼时,即便有碎茶掉落,也会慢慢沉到底部。

之后,再进行分汤,就能避免喝到碎茶的尴尬情况。

第三,可以通过控制盖碗的开口,尽量避免碎茶掉出来。

盖碗泡茶的好处之一,就是盖与碗交合处的开口角度,能自由调整。

根据茶叶条索的形状,调节开口大小,以便快速彻底地沥干茶汤。

同时,合理的开口,也能阻挡一部分碎茶掉落。

总之,把自己泡茶的技能提升起来,就能省去不少麻烦。

第四,茶滤会滤掉茶毫。

所谓茶毫,指的是茶树嫩梢上生长着的细小绒毛。

白茶,以及一部分的绿茶、红茶身上,都带有茶毫。

茶毫往往是鲜叶细嫩的标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氨酸和营养物质,能让茶汤喝起来更加鲜爽。

而把茶毫隔绝在茶滤上,或多或少会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不过,也有人说茶滤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面对好茶,身上处处都是精华,一星半点都舍不得浪费。

《4》

有哪些情况下,必须要用茶滤?

前文提到过,泡碎茶的时候。

罐装或者箱装的茶叶,喝到最后,总归会留下不少碎茶。

直接丢掉,未免太奢侈了。

毕竟,这些都是好茶身上掉下来的
,同样是精华。

所以,用盖碗冲泡的时候,可以提前在公道杯上架一个茶滤。

茶滤能够阻隔茶渣掉进公道杯里,还原一杯清澈透亮的汤水。

至于留在茶滤上的碎茶,到了下一冲里,仍然要拨回盖碗里,继续冲泡。

重复以上步骤,一直到味道淡了以后,再换茶。

其实,步骤和平时泡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因为多了茶滤,变得稍微繁琐了一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碎茶的物质析出速度更快,所以投茶量上要适当减少。

如果按照原来的茶水比例,泡出来的茶汤,通常会浓酽苦涩,不好喝。

除了箱底的茶叶,撬白茶饼也会产生很多碎茶。

尤其是新人,在撬饼这件事上还比较生疏,动作不熟练。

故而,撬下来的茶饼,碎得较多。

除了芽头和茶梗数量多的部分相对完整,剩余的叶片部分,基本上都是碎片或者碎块。

这种情况下,用盖碗称5克,泡出来几乎有半杯都是碎茶。

倒掉,可惜;喝掉,口感不好。

那么,就请茶滤出来帮忙吧。

可以选择网孔大一些的茶滤,尽可能地让白茶身上的白‮毫,顺利通过,而仅仅把碎叶留住。

这样一来,营养口感两不误。

平时喝不完的碎茶,还可以收集起来,单独分装,密封在纸箱里。

等‮到茶饼喝完了,再把这些碎茶拿出来。

用盖碗冲泡也好,做成茶泡袋也罢,都可以。

《5》

回归现实,茶滤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只不过,使用的频率很低。

除非是特殊情况,比如泡一杯很碎很碎的茶时,迫不得已,不得不用茶滤。

否则,尽量能不用茶滤,就不用茶滤。

但话又说回来,泡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喜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实在依赖茶滤,不用就觉得浑身不舒服,那还是遵从自己的意愿吧。

只要卫生清洁做到位,就能增加许多美好。

更多关于茶具的知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