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秘徐州博物馆:馆藏玉器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1-03-21 16:30

探秘徐州博物馆:馆藏玉器背后的故事

这件汉代玉龙佩传承了战国龙形佩的风格又有所创新,有斑驳不一的钙化和内部饭糁,深入玉肌自然老化特征明显

该玉龙佩沿沁门(裂隙和玉质疏松部位)有褐色的沁变,沁色自然淡化晕散,深入玉肉浑然一体

该玉龙形佩,通体玻璃光包浆,沿沁门(裂隙和玉质疏松部位)有黑褐色沁变深入玉肌,表面有奶白色钙化

该工字佩表面有姜黄色沁色,也叫沙金皮沁色或者钉金沁,沁色通体自然散布,恬淡自然

刘慎玛瑙印

刘治穿戴印及玛瑙、松石、煤精串珠

漆木嵌玉饰凭几,表面镶嵌有战国龙形佩和春秋娟形佩

汉代玉杯杯盖,饰勾连云纹,纽饰柿蒂纹和云气纹

西汉和田玉青花玉质玉熊

通体玻璃光

细腿,短尾。玉质为新疆和田玉黑白相间的青花玉

西汉镇墓石豹子,脖子上有嵌贝索套,形象写实

汉代玉剑格,浅浮雕勾连云纹


西汉水晶蝉,较为罕见

汉代勾连云纹玉璧,有惊裂纹和开片,沿玉璧外缘由外及内有黑褐色沁变,沁色深入玉肌,浓淡晕散过渡自然


汉代谷纹玉璧,沿玉璧外缘由外及内有黑褐色沁变和钙化,沁色深入玉肌,且沁色由外及内浓淡晕散过渡自然。

玉珩(中间有一穿孔的为玉珩)

汉代龙首玉珩((中间有一穿孔的为玉珩))

汉代素面白玉玉印坯(无刻字)

汉代素面白玉璧,边缘沿沁门有红褐色沁色,沁色自然过渡

汉代水晶玉塞,呈不规则卵状,晶莹剔透

汉代蒲纹玉璧残片,玉质钙化严重,有开窗可见原青玉玉质

汉代镂空穿索纹玉环残片

汉代玉剑格残片表面纹饰为手持硬物刻划加工的纹饰

汉代玉剑格残件

汉代写实玉蝉,从头至尾有一贯通的通天孔,局部有黄褐色沁变深入玉肌分布自然


汉代浮雕⁠玉螭龙玉剑格。玉质熟、透、冻

汉代浮雕螭龙玉剑格

汉代镂雕螭龙出廓玉璧残片

汉代出廓玉珩局部沿沁门有褐色和黄色双重沁色,两种沁色层次分明,色彩过渡自然

汉代红缟玛瑙及水晶玉珠饰

战国玉带勾

汉代蒲纹、夔龙纹双区玉璧(葬玉)


汉代双区蒲纹、夔龙纹玉璧

汉代玉剑珌(褐色沁)及玉剑璏(有铜绿沁)


汉代‮玉韘形佩

汉代谷纹玉璧

汉代谷纹玉璧沁色自然分布,沁色浓淡过渡自然晕散

汉⁨代谷纹玉璧


徐州是汉代分封的诸侯国楚国的国都,有大量楚王及楚国王室贵族及官员的墓葬,历史上虽屡次被盗,十墓九空,但仍出土有大量的精美玉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玉质和工艺很多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我国汉代玉雕工艺的高峰。是我们研究汉代玉器的重要样本。

古玉收藏和鉴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以可靠的样本来作为学习和辩伪的参照物,所以馆藏文物是绕不过去的学习对象。只有不断地观察和体悟出土馆藏玉器的料、工、形、纹、沁色、包浆、气韵(也叫神韵)细节和要点,形成永久记忆,和机械记忆。才能形成对真品的条件反射,然后再结合理论知识来描述对象玉器的真
伪,这一点很重要。万不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闭门造车。

古玉收藏是一份风险极大,同时受益也极大的爱好,每个人的眼力跟其自身的努力和悟性密切相关,也检验着每个人的人性和品格,玉结有缘,古玉有灵,在做收藏之前我们每一位爱好者都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度德量力,谦虚谨慎。如果满身的贪、嗔、痴、慢、疑,则不仅与古玉无缘,还会破财招灾,吃药打眼,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诫的人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险恶境地,诸君慎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