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0-08-18 08:30
还记得在洗手间做出绝美卡子的
@小寿司 吗?
前段时间,自从入手了牙机之后
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无法抑制住心里的冲动
@小寿司 跟媳妇斗智斗勇
成功又买了雕刻机、台磨……
于是
。
。
他媳妇觉得洗手间
已经安放不了他的梦想
成功被赶到了没有网络,只有电的
黑漆漆的地下室里
于是,他带着串儿,带着机器……
等等,这串儿不错
这一唠嗑,原来他不仅仅手工,玩串儿,
还是很有一套的
来,看看他玩的串儿
看这包浆,眼不眼馋?
▼
刚刚下面金刚是用白光灯地下拍的,
因为阳光这个东西
能掩盖手串太多瑕疵,
白光灯反而是检验手串盘玩效果的
最好的一个途径。
是不是很美?
其实,他盘手串有个秘诀
两个字:“打底”
这个方法,是他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2013年年底他开始入坑的,
当时还在上大学,
有一次去石家庄看女朋友,
路上有卖千眼菩提的,
结果就买了一个,花了50大洋,
从那以后就加了个千眼菩提的贴吧,
后来花300块钱买了个大千眼菩提
两颗猛药吃下,他成功入坑了
|吃的第一颗药,300块钱买的千眼菩提
之后慢慢的又开始玩金刚菩提,
滴血莲花,菩提根,椰蒂,百香籽……
玩得越来越杂。
他最得意的这条小金刚
是2014年年底入手的,
当时也是头脑一热,
花了800多大洋,大半个月的生活费。
最开始也是天天刷,
当时不是流行7分刷3分盘吗,
而且当时没有纳米刷,
就从淘宝买了2把鬃毛刷,
一天刷三四个小时吧。
刷干净白色的灰之后,才开始上手。
那时真是上大学空闲时间多,
刷的比较勤,花了两三个月,
以后也尽量净手盘,盘完后都刷刷,
那时候还在读大学,
对串儿有多入迷?
睡觉也要套胳膊上四五个串儿。
他的舍友说:
就跟皇帝下葬一样。
因为当时手干,不大出油,
也不太出汗,所以只有睡觉,
在被窝里的时候,
因为有暖气,北方这边睡觉时,
可能会出一点汗,
当时想着一点油汗都不能浪费。
所以,才有了前面我们看到的包浆
不过,事实证明,
麒麟臂对星月不太可取。
因为星月贴身戴,很容易花
现在这串金刚,
盘得没有那么勤了,
因为在颜色上基本到位了。
有人说,再盘的话,
颜色会更深,往黑里走,
所以现在就是偶尔手上不出汗的时候,
拿出来盘一下,
然后隔段时间,就用纳米刷耍一耍,
或者黄色的软鬃毛刷,刷刷除尘。
除了金刚,他的很多条手串
包浆都很干净漂亮。
@小寿司 把自己手串包浆效果的功劳
归结为前期“打底”
这是他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在玩这条金刚前,
他买了一条便宜的金刚练手串
当时以为手串变好看,是因为汗
当时各种方法都用过了
比如套个塑料袋儿捂汗
虽然也有刷,就是因为没有打好底
最后,那串儿的样子惨不忍睹
后来入手了上面那条金刚后
因为当时对他来说
那个价格的确挺贵的
相当于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所以玩得就特别用心
在盘这条金刚的时候
他就意识到打底的重要性了
最后,这条金刚菩提呈现出来的效果
的确是要比朋友(打底不是那么勤快)
要好很多,包浆会特别透亮
他身边也有不打底,
直接玩的朋友,
但是后期串儿可能就花了,
或者直接往黑里走 ,
没有那个红的过程。
红的话,也是黑红色。
所以,一般金刚类的,
他会先刷将近3个月
缝隙里的果胶白灰刷干净后才上手
不过,打底也分串儿
比如百香籽一般不需要太长时间的打底,
因为它本身比较干净,
没有那么多缝隙,缝隙里也没有白灰。
一般用手套盘到上面起亮光了,
这个打底差不多了。
不同人,打底方式不一样
一些朋友的强迫症会更严重一点。
他打底可能就是表面都挂上瓷,
才开始上手盘,或者挂脖子,
但是上色会比较慢。
@小寿司 就是结合了这两种情况,
取了一个平均的程度,
就是表面开始发亮光的时候,
就是一个打底差不多的时候,
然后就开始挂脖子。
唠完这些,@小寿司 又开始准备做手工了
下线前,他说:
刚开始玩的时候,什么也不懂,
追求肉度,桩型,大小之类的,
玩到最后发现
除了盘玩方法外,
最重要的其实是皮质。
皮质决定后面的盘玩走色。
玩手串,你会怎样打底?
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看到这儿了
文末评论、收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