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文博日历“神兽归笼”事件,全网热议!

发表时间: 2024-09-01 06:46

文博日历“神兽归笼”事件,全网热议!

今天,一年一度的“名场面”

“神兽归笼”又上演啦!

一只来自群舒国的小神兽也来凑热闹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新同学”

兽首鼎

“大家好,我是春秋青铜鼎界的小萌宠”

都说“00后”敢说

这只小神兽都2000多岁了

还敢说自己萌呢

不过,一般敢说自己萌的

真实情况是……确实很萌

鼎的一侧是兽首

双目圆睁凸出

头上犄角竖立相对

忍不住要猜像啥动物了吧?

听劝,趁早放弃

因为你根本形容不出来具体是像哪一种动物

像羊?、像鹿?、像兔?……

(内心OS:“反正就是不像我自己呗”)

鼎的另一侧是呈扉棱状的兽尾

兽首和器身连铸

腹部饰一周蟠虺(huǐ)纹

(蟠虺纹即像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春秋战国时期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

整体器型小巧、体态憨厚

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神兽形象

是古人祭祀时使用的青铜礼器

其萌萌哒造型也成为了安徽博物院

“安小博”萌宠IP的原型

兽首鼎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青铜装饰艺术

已经从庄严肃穆开始向世俗审美转变

群舒是谁?

这件兽首鼎

1974年出土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里

群舒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重点来了,群舒是谁?

群舒是‬西周至春秋时期

江淮地区⁢众多偃姓小国的总称

西周时期,周公东征

东夷的部分族群南迁至江淮地区

与本地土著相融合

春秋时期

因群舒地处南北地理要冲

在吴、楚等大国的争霸中被楚国所灭

群舒青铜器就是群舒国的重要物质遗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群舒故地多处出土了地域特征显著

相异于其他地区的青铜器

学界称之为“群​舒青铜器”

20世纪60年代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商承祚先生见到兽首鼎夸赞道

莫道春秋舒国小,牛形盆口邈难追。横铉遗制真谁偶,拍案惊看振世奇。

主打一个萌 群舒青铜器早就掌握了流量密码

和对大多数青铜器雄浑凝重的“刻板印象”不同

群舒青铜器就像是一枚“文艺青年”

造型清秀、呆萌

内涵多元、丰富

它们也是群舒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群舒文化承袭了中原文化传统

融合了东夷文化特色

与周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不断融合渗透

根植江淮地域文化

形成了最具安徽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

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 群舒青铜器的器类主要有鼎、簋(guǐ)、鬲(lì)、盉(hé)、盘、匜(yí)、缶等,器物组合以食器和水器为主。

除了兽首鼎

还有两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

群舒青铜“形象代言‭人”

一个是脖子很长的酒器(水器)

龙柄盉(hé)

另外一个是长了三条腿的烧煮炊器

折肩鬲(lì)

群舒青铜器的特征

器型较小、多无铭文

器物组合以食器和水器为主

很少有兵器和工具

不管是家里的“神兽”

还是博物馆的神兽

悠闲的暑假已过

收收⁢心、加加油

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开始吧!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安徽博物院 总台安徽总站 中国文物报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