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深入了解中医的“虚则补其母”理论

发表时间: 2024-10-21 10:01

深入了解中医的“虚则补其母”理论

在中医五行上,五脏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在治疗本脏相关疾病的时候,如果不能见效,可以从其他脏腑入手调理。中医认为,心不好可调肝,肝不好可调肾,肾不好可调肺。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就来简单讲讲。

先来说心不好调肝。中医上心属火,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不仅主导着人体的血脉流动,还是我们思想、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源泉,当心不好的时候,可能出现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心烦失眠等问题。而肝为木,木能生火,同时,肝主藏血,是我们身体中宝贵的血库所在,能给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如果心血不足,可以通过滋肝养血为心脏提供足够的血液支持,恢复心脏主血的能力。

再来说肝不好调肾。中医上肝为将军之官,在其作用上体阴而用阳,主要担负藏血和疏泄两大功能,肝的疏泄功能要好,需要依赖于肝阴的支持。肝功能受到损伤,如果疏泄不及,形成肝郁气滞,或者郁而化火,同时伴有情绪低落,心烦气躁,胁肋胀痛等如果调肝不起作用,可以从调肾入手。因为肾主水,水能涵木,两者是母子关系,虚则补其母,可以起到恢复肝的疏泄以及藏血功能。

最后讲肾不好调肺。中医上,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阴阳之根本,担负着藏精、纳气、调节水液、生殖等诸多生理功能,如果当肾出现功能不好的时候,常见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尿急尿频、久咳虚喘,下肢水肿等,这时如果我们从肾调理不效,可以从肺入手调理。中医上,肺属金,金能生水,肺不仅为水之上源,还主气,肺气的充足不仅对养护肾气作用很大,也对身体调节水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理肾气的时候,可以虚则补其母,兼顾补肺气,以保持肺肾之间的平衡,这样可以帮助肾恢复主纳气、调节水液等功能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