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9-10-27 16:1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霜降来临前的几天,这座城市的桂花终于开了。
比起秋霜,这漂浮在城南城北的桂香,更能直白的表明秋意。
闻着缕缕沁人的桂花香,很是惬意。
来泡一杯白露寿眉吧。
沉郁清长的茶香,与清润甜莹的桂香,弥漫为一体。
这,真是极为动人的秋香!
茶桌上,插上一枝花,整间茶室就灵动起来了。
春天摆上粉桃,夏季插上细竹,秋日的桂花,冬日的腊梅……
小小的瓷花瓶,能透出一年四时不同的景致。
平日泡茶喝茶时,茶桌上总有不少小物件,装点了我们的茶生活。
今儿就来做个大概盘点,聊聊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实际用途不少的茶具!
《2》
壶承
壶承,它是茶席中的点睛之笔。
最早壶承是直接用来托紫砂壶、陶瓷壶一类的茶具。
以免这类茶壶直接放在茶桌上,在长期使用后,底座会产生磨损。
现在,壶承的使用范围变广了。
茶桌上的主泡茶具,都少不了搭配壶承。
比如,在使用盖碗泡茶时,底部就需要再放上壶承。
作为茶席上的特殊角色,壶承的重要性,常常易被人忽视。
不少朋友,会认为壶承的作用,可有可无。
其实并非如此。
对于现在流行的干泡台布置来说,壶承的存在不可或缺。
不然,直接将盖碗等茶具,放在桌面上。盖碗底部容易残留不少水渍、茶渍等,容易顺流而下,导致台布上留下难以清洗的污渍。
哪怕是茶桌上没有铺桌布的情况下,泡茶的过程中,若没有壶承放置茶具,会让桌面留下不少零星的水渍,影响茶席的美观。
最后,壶承还能起到装饰茶席的作用。
毕竟,有了个耐看的壶承做陪衬,哪怕上边摆颗土豆,也能变得高大上起来!
《3》
杯托
杯托,也称杯垫。
它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托着茶杯。
与壶承的作用类似,杯托同样可以起到避免弄脏桌布,以及装饰茶席的作用。
并且,在这基础上,泡茶待客,倒茶分汤时,杯托还是重要的配角。
给客人倒茶时有茶斟七分满的讲究。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茶与酒不同,往往用沸水刚冲出一泡茶时,茶汤仍处于较高的温度。
给客人斟茶时,如果斟得过满,客人在举杯喝茶时,容易无从下手。
毕竟,这时茶杯外壁太过烫手。
为了解决茶汤烫手,影响举杯的尴尬,杯托就有了出场意义。
一手捏着杯托,另一手轻轻托着下方,将茶杯举起。
此时,茶汤温度仍较高,不宜入口,容易烫伤口腔黏膜。
但,这时举起茶杯,凑近鼻翼下方,可以闻到不少高扬的茶香。
当茶汤在 不断散热时,伴着丝丝缕缕上扬的水汽,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不断的发散、清扬而出。
杯托的存在,可以让喝茶的人趁热举杯,更能全面的嗅闻杯中的茶香。
除此外,在给客人奉茶时按照礼节,手指不能直接触碰茶杯的杯口,以免留下指纹和污渍。
这不仅影响喝茶卫生,还会不利客人舒心品茶。
故而,在给客人奉茶时,必不可少用上杯托,再双手奉上。
《4》
茶夹
平时泡茶时,小小的一个茶夹,几乎是泡茶环节最常用到的工具。
以盖碗泡茶为例,聊聊哪些过程当中需要使用茶夹。
第一,是在烫壶温杯的时候。
正式泡茶前,需要用沸水将盖碗、公道杯、茶杯烫洗一遍,发散生水味,喝茶更卫生。
盖碗,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
在烫盖碗时,一手需要用茶夹将杯盖夹起,另一手注淋沸水。
从而能让杯盖和盖碗,都能被均匀烫洗。
第二,是在冲泡碎茶的时候。
往往,冲泡叶片比较碎的茶叶时,我们需要搭配使用茶滤。
将茶滤架置在公道杯上,过滤茶汤,以免碎茶掉落公道杯中。
这样下来,茶滤网上会拦截不少掉落出来的碎茶。
当这些碎茶数量过多时,若不将其拨回盖碗内。下一冲再泡茶时,投茶量减少后,茶水比例就容易失衡。
那,该怎么拨呢?总不好直接用手吧?
这样的关键时候,自然少不了茶夹!
第三,是在取回客人茶杯时。
给客人斟茶后,若是客人一时没及时将茶汤饮下,茶汤很容易放凉。
又或者,一杯茶喝到底部时,出现不少茶碎末沉底。
这时,都需要及时将客人的茶杯取回,重新续上一杯热茶。
在不宜用手直接触碰茶杯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用茶夹将茶杯夹回。
将杯内的残茶倒入茶盂后,注入少许沸水烫洗,再续上一杯热茶。
这样,泡茶待客的礼数才算周全!
《5》
茶滤
冲泡比较碎的茶叶时,茶滤是不能缺少的。
若不然,在倒出茶汤时,会有不少碎茶 末流入公道杯里。
再经公道杯分汤,将碎茶倒入茶杯内。
举杯喝茶时,很容易喝到满口碎茶末的情况,很是尴尬。
并且,茶汤里有了过多的碎茶存在时,少不了还会影响汤感。
导致喝茶的过程,充满了糟心,并不愉悦。
为此,冲泡碎末比较多的茶叶时,盖碗出汤前,就要准备好茶滤,将其放在公道杯上。
充当过滤,分离碎茶和茶水的作用。
又或者,在煮老寿眉饼时,撬出来的茶饼,在煮散后 容易出来不少碎茶。
等到煮好一壶茶时,茶汤止沸后,便可以倒出茶汤。
这时,同样需要用上茶滤,才能避免碎茶掉入杯中。
但是,对于冲泡白茶来说,不宜过于频繁的使用茶滤。
特别是冲泡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等白毫较多的一类白茶时,更是不需要使用茶滤。
原因在于,这类白茶中的白毫,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茶氨酸含量丰富,能够为茶汤提供清甜、清鲜的口感。
若是使用茶滤过滤,容易将茶汤中的白毫滤走大半,导致茶汤的营养价值受损。
最后,在平常泡茶过程中,使用茶滤过滤茶汤时,茶滤清洗是重要细节。
茶滤的滤网分布着又细又密的缝隙,容易残留不少污渍和茶垢。
若是没能及时彻底清洗,就直接用来过滤茶汤,容易影响茶汤滋味的呈现。
《6》
茶巾
茶席布置上,茶巾通常是叠成整齐的形状,放置一旁。
小巧的一方茶巾,看起来很不起眼。
但是,不论从选材上,还是使用上,都有着不少讲究。
从茶席装饰的角度看,茶巾的颜色选择,不宜过于浮夸鲜艳。
以古朴风格为佳,以深色为佳。
如褐色、郝色、暗紫蓝色等,当沾上茶渍后并不明显。
根据茶席整体色系搭配,选择图案、颜色相宜的茶巾,能起到更好的修饰作用。
而从实用角度上看,茶巾要选择具有一定吸水功能的。
若是用丝质、锦缎质等材质制成的茶巾,不具吸水功能,除了充当摆设外,别无它用。
小巧的一方茶巾,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擦拭茶渍和水渍。
但凡在泡茶过程中,茶水滴洒在桌面上时,须得第一时间,及时将其擦拭干净。
以免影响整体茶席的美观。
又或者,在用公道杯给客人斟茶时,预先要将公道杯的底部,放置茶巾上“蘸一蘸”。
避免给客人分茶时,公道杯的底部里顺流出不少的水渍,很不雅观。
最后,在给客人展示茶具、嗅闻盖碗的杯盖香、观察叶底等等情况下,都需要将盖碗底部的茶水渍擦拭干净。
再用壶承,将盖碗呈在客人面前,方便观察叶底和闻香。
泡茶过程中,需要使用茶巾的地方,其实不少。
茶巾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方法。
首先,不能将茶巾等同于抹布的来用。
茶巾的使用,仅限在泡茶过程中。
其次,茶巾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若不然,一块长期擦拭茶水的茶巾,里面会沾上不少杂质和细菌,很不卫生。
最后,茶巾要定期更换。
茶巾属于损耗品,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存在老化变旧的问题。
及时更换,才能让茶巾继续在茶席上,发光发热!
《7》
从院子里采下一枝今年新开的桂花,插在小瓷瓶里。
将台布扯平,瓶花洒下细碎的光影。
瓷瓶没有反光,温润而寂静。
纱帘因为暮色浑染,沉沉静垂。
斜照穿过了帘子,将那枝桂花的影子,刻画在了墙壁上。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一枝花,一曲乐,再加上温柔的斜照。
望着茶桌上,相熟的小物件,笼上了一层光影。
静静喝下杯中的茶,望着桌前陈列的泡茶用具,倍感亲切。
茶席中,正是有了这些不起眼的配件存在,喝茶过程更舒心!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