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08 22:52
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被陈思诚搬上了银幕,讲的是一个数学天才,为了国家放弃自己个人的前途,隐姓埋名,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的故事。
01
金珍是一个私生子,生他时因为他的头太大了,母亲难产而死,而父亲之前早就死了,他成了孤儿,大家叫他大头虫。
家里有一位洋先生常常来看看大头虫,大头虫会走路了,就天天来洋先生住的梨园玩,这时他已经两岁了,还不会讲话。
一天大头虫来玩,洋先生睡着了,孩子以为他死了,在边上大哭,并喊他:“大爹,大爹。”
一直不会讲话的孩子,开口就叫洋先生大爹,把他当爹爹看,家里本来就没人喜欢这个孩子,洋先生就把孩子接来他的梨园。
那一年孩子两岁多,洋先生已届八十了,他在园子里的梨树上做了一个秋千给孩子当三岁的礼物。
从此这个孩子就跟着洋先生生活,洋先生发现这个孩子天资极其聪颖,于是开始教他学习。
首先洋先生教他的就是自己圆梦的本事,洋先生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会圆梦才会被容家收留的。
在这个叫大头虫的孩子八岁那年,洋先生去世了,他在死前给小黎黎写了一封信,请小黎黎收留这个孩子。
小黎黎是容家的主人,是个有识之士,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对于老家的一切,他并不知道,也不关心。
洋先生告诉小黎黎,这个孩子是你容家的后代,天资极其聪颖,跟他的祖母没什么两样,两人就如两滴水一样的相像,天智过人,悟性极高,性格沉静有力。
小黎黎来到老家,想看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像洋先生说的那样,他回来时,孩子一个人住在洋先生的梨园,没有人管他。
一个八岁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梨园生活,靠洋先生给他留下的金币生活,容家没有给他生活必需的钱粮。
小黎黎去看这个孩子时,孩子在给自己烧红薯粥,一张书桌放着一本打开的书,小黎黎合起书看了看封面,居然是一册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原来八岁的大头虫已经跟洋先生学了英语,他的英语甚至比中文还要好,他还学了洋先生的拿手本领,圆梦。
在小黎黎看了大头虫算洋先生在这个世上活了多少天的算术时,他发现这孩子是个天才,于是他孩子接回了家,并给他取名金珍。
02
金珍来到小黎黎家,还是小黎黎的妻子提议的,金珍开始是被小黎黎安排在学校住的,他的妻子知道金珍的情况后,让小黎黎把金珍接回家住,或许是那一年他们刚有一个女儿生病去世,他的妻子难以从这个悲痛中走出来。
也许小黎黎的妻子当时心里的悲伤本来就是一触即发的,听了孩子不幸的遭遇后,恻隐得泪流满面的。
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来表达,她对金珍的关爱,那就是金珍第一次来他们家时,在桌上喝茶,金珍拿起他面前的茶壶,没有倒在边上的杯子里,而是倒在大碗里,一中气喝了一大碗。
为了不让金珍尴尬,小黎黎的妻子没有纠正他,而是自己跟孩子也跟金珍一样,把茶倒进大碗里喝了。
平时她把金珍当自己的孩子一 样疼爱,一日三餐烧给他吃,给他做衣服,跟他问寒问暖的,金珍从来没有被人这样爱过。
他竟然偷偷写下一份血书:老 爹爹走了,我今后活着,就是要报答师娘。
他叫小黎黎的妻子为师娘,师娘能为做到什么份上呢?
03
金珍生病了,得的是肾炎,这个病在那个年代是会要人命的,刚进医院,医生就下达了口头死亡通知书。说他至多还能活半年。
还好金珍命大,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度过危险期,后期休养的时间会很长,医生同意金珍回家休养。
师娘去接金珍出院,医生说这病回家起码要养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你要把他当虾一样地养,像十月怀胎一样地伺候,否则随时都可能功亏一篑。”
师娘每天夜里要叫他起来小便,要给他定时吃药,还为他学会了打针,最最重要的是对盐的使用,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病人疗养期间对食盐的需求量是以微量开始,逐日增加。师娘不知道放多少盐才是微量的,她只能自己记下几道菜盐的用量。
把这几道菜拿到医院给医生吃,然后在医生明确肯定某一道菜的基础标准上,她一天五次地戴着慈祥的老花镜,把细小又白亮得晃眼的盐粒当做药片一样,一粒粒地数着往金珍的生命里投放。
小心翼翼地投放。
像做科学试验一样地投放。
她待金珍,就像医生说的,像养虾,又像是十月怀胎又养了一个孩子,金珍在一年后康复了。
金珍被师娘又养了一遍,难怪他会写那样的血书,师娘完全配得上。
04
爱是双向的,你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师娘对金珍的爱,让金珍体会到这世间的温暖,也让他在心中倍加珍惜。
金珍的性格使他说不出华丽的语言,他只会用血书,下跪这些绝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