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寻:基督教内部分裂成天主教与新教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4-10-29 14:05

早在1世纪,耶稣的故事从耶路撒冷向欧非大陆传播的时候,由于地域差异,这信息传着传着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最后就导致各地传教士述说着五花八门,内容各异的耶稣故事。

比如有的人(诺斯底)认为耶稣是没有肉身的,他是一种精神、灵体般的存在。来到人间,向人类启示了真理和智慧。有的(腓力福音书)说耶稣其实娶妻了,这位妻子是抹大拉的玛丽。有的(犹大福音书)说背叛者犹大其实没有背叛耶稣。

罗马帝国中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比如,3世纪末4世纪初一位叫阿里乌斯的神父认为,耶稣称呼神为父亲,那么,他就是神的儿子,所以耶稣是被父亲所创造的,这之间有一个先后关系。

一位叫亚他那修斯的神父则认为,耶稣和神是同一刻出现的,没有先后的顺序。就是说,太初伊始,神用7天创造世界的时候,耶稣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在1世纪的时候,化成肉身降临到了人间。这就是现今基督教主流的三位一体
神的教义。

但是,在3世纪到4世纪那个年代,还没有所谓的主流的,正统的解读,而这两位神父,都能建立自己的学说和解释,斗能让自己的逻辑闭环,且他们都能抨击对方解释的漏洞。这个时候,局面就僵住了。

这个时候,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意识到这样的意见分歧,不利于民众思想的统一,于是在325年,他命令一下,号召所有教区上千神父,一起去尼西亚开个大会,把所有流派都分歧拿出来讨论。最后,通过投票,表决出一个正确的理解。

但是皇帝其实早站在了亚他那修斯那边,这场大会,其实是对阿里乌斯的批判大会。

此外,这场大会,还立下几个规矩。第一,亚他那修斯的学说卫正确的解读。第二,一旦各大教区出现了理解偏差,立马召开大会,统一意见。只有大会得出的解‌读,才为正统,其他,一律视为异端。于是,正统的解读被掌握在各大教会身上。

在11世纪的1054年,这个正统教会,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分成了两波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波人对神的理解,又出⁢现一种分歧。而且,双方各有实力,排挤不了对方,于是,最后的结果便是分家。

一个位于西边罗马的天主教会,一个位于东边的东‭正教会。

到了16世纪,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得出了大量‭个人理解,而他的理解与教会所传有所冲突。

所以,马丁路德就想凭什么教会的解读‮就是正统的解读。马丁路德提倡人人都有解释圣经的权利。

在他的号召下,德国北部的群众最先脱离天主教会,成立路德宗。他的理念,又传到了瑞士以及法国部分地区,成立开尔文宗。后来,又穿越海峡,来到了英国,成立圣公宗。

这些教会称为新教,主张人们自由解读圣经,自由宣传自己的宗教理念,自由组成教会,宣称自己是基督徒。

当耶稣故事传入美洲时,1830年,一美国人声称当年耶稣升天之后,其实,他又降临来到了美国和本土人布道了,这是摩门教的成立过程。

1836年,耶稣故事来到了广州,洪秀全成立了拜上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