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访普照寺:王羲之故居的深度解读

发表时间: 2024-09-14 12:33

探访普照寺:王羲之故居的深度解读

位于王羲之故居内的普照寺,前身是王羲之家族的老宅。公元315年,北方战乱,琅琊王氏家族举家南迁,为了保护祖宅免于战火,便捐出来做了佛寺。唐玄宗时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改名普照寺至今。

普照寺在历史上一直是沂州四大古寺之一,曾收藏佛经达5048卷,有名的“集柳碑”即出于此,古琅玡八景之一“普照夕阳”也出于此。彼时的普照寺,琳宫梵宇,苍松古桧,是临沂老城五大形胜之地。

令人痛惜的是,香火千年的普照寺,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攻占临沂后,古文物遭洗劫,古建筑被毁坏,普照寺彻底湮废于战火之中。2003年,是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临沂市政府在原旧址的基础上,重建了普照寺。

新普照寺的位置在王羲之故居的东北侧,其结构和国内许多的古刹一样,从南往北依次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组成。

山门即正门。中间一大门,两路各有一小门,故也把山门殿称三门殿。门内两侧赫然耸立着两尊高达三米的金刚像,民间也称哼哈二将,这是从《封神演义》上的郑伦陈奇二人衍化而来。两金刚皆大力士形象,头戴宝冠,上半身裸露,肌肉饱满,手持金刚棰,一鼓鼻,一张口,露牙睁目,面作愤怒状,凶猛可畏。哼哈二将是保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门神。

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一进天王殿,正中的台座上有一个胖大和尚像,袒胸露腹,箕踞而坐,大肚滚圆凸大。他手掐串珠,喜眉乐目,仿佛让人听见了他哈哈的笑声。

在弥勒佛像的后面,是一尊1.8米高的韦驮立像,香樟木雕刻而成,传统古代武将装束,金盔金甲,年轻英俊,双手合十,横金刚棰于腕上,威风凛凛。传说韦驮常周行东南西三洲,护助出家人,宋朝以后,寺中塑韦驮像,一般称他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的东西两旁供着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民众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保护佛法不容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他看见有人不相信佛,即用索捉来,使其转化;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

四大天王还有另一种说法,手持剑的南方增长天王职风,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职调,手执伞的北方多闻天王职雨,手中握龙的西方广目天王职顺。组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折射出了老百姓心中的期望。

四大天王像身高3.4米,传统贴金彩绘,色彩斑斓,造型优美,表情动人。

从天王殿出来再往北走,即是普照寺的主院——大雄宝殿,也称赞释迦牟尼威德高的意思。大殿面阔五间,高约十三四米,垂檐歇山周围廊,尽显民族建筑风格两山凿圆窗。每年冬日夕阳辉射入西山窗内,再现了古时琅琊八景之一的“普照夕阳”

大雄宝殿的正面供奉着三世佛,中间的是现在佛释迦佛。东侧的是过去佛燃灯佛。西侧的是未来佛:弥勒佛。三如来佛的身座像高3.3米,传统生漆脱胎传统装金 。三如来佛皆结跏趺坐,神情庄严。

释迦佛的前边两侧侍立着两位比丘立像,一位年老,一位年轻。年老一些的弟子名叫“迦叶尊者”,佛涅槃后他继领侍众,后人称他为“初祖”。年纪轻一些的名字叫做“阿难尊者”,迦叶尊者涅磐后,阿难尊者继领侍众,后人称他为二祖。

在释迦佛的向后,是一尊面北的三米高的观音站像,脚踏鳌鱼取镇压之意,传说人间地下有獒鱼,獒鱼一动,人间就会有灾难,所以獒鱼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踏住。以防它动。

观音菩萨的身旁,也站着两位弟子,女弟子名为龙女,男弟子名为善财童子。这个善财童子,就是《西游记》上描述的红孩儿,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因他老想吃唐僧肉故被菩萨收伏为弟子我。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十八尊香樟木雕刻的神态各异的罗汉。

第一位罗汉因骑去劝说了一位国王出家,被称为骑罗汉;

第二位产位雄辩家,曾亲耳聆听过佛祖的教诲,因有人向他请教过“喜”“庆”二义,故被人称为喜庆罗汉;

第三位因常托钵化缘,故叫举钵罗汉;

第四位罗汉是佛祖的最后一个弟子,因随身携带一塔,故称为托塔;罗汉;

第五位曾是一位粗鲁的战士,佛祖让他静坐,所以称静坐罗汉;

第六位相传曾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故称过江罗汉;

第七位是一驯象师,故称骑象罗汉;

第八位曾是一猎人,出家后戒杀生,故称笑狮罗汉;

第九位不争国王职位,故称为开心罗汉;

第十位常常打坐完后举双手,因此被称探手罗汉;

第十一位罗汉是佛祖唯一的亲生儿子,称为沉思罗汉;

第十二位是佛学理论家,尤以阐述“耳根”论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第十三位罗汉常常用布袋捉毒蛇,拔去毒牙后放生,故称布袋罗汉;

第十四位因常在芭蕉树下修行,故称芭蕉罗汉;

第十五位一生下来双眉白且花,故称为花眉和尚;

第十六位因佛祖曾送给他一根锡杖化缘,所以称为看门罗汉;

第十七位因降伏了龙王而称降龙罗;

第十八位因与一猛虎友善,故叫伏虎罗汉。

在普照寺的东西两侧,东有左公祠,西有右军祠。右军祠内有三尊高1.6米的座像,分别是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书法亦名垂当时,每天上他那儿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连门坎都得用铁皮包起来。

你读完有何感想?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一个认真讲史的人,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