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老白茶的奢华选择:为何散茶比饼茶更昂贵?

发表时间: 2024-01-21 08:30

老白茶的奢华选择:为何散茶比饼茶更昂贵?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的形态之分,是最受争议的。

在老茶客眼中,饼茶与散茶相比,只是⁦喝起来麻烦些而已。

饼茶要撬,而散茶只要用手抓出来,称5克,就能泡。

而且,饼茶的撬,还不能提前撬一堆出来,慢慢喝,必须得随喝随撬。

否则,将白茶饼“抱团”的状态打散了,陈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故而,喜欢喝饼茶的茶友,练就了一个好脾气。

没有耐心的人,嫌麻烦的人,很容易就会让没喝完的白茶,跑气受潮。

关于品质,但凡尝试过,不会有太多质疑。

但是,在新茶客眼中,在不了解白茶的人眼中,白茶饼处处不如散茶。

比如,常常被提起的,好茶不压饼。

普洱茶界,大家普遍认为,原料好的散茶,是不会舍得拿去压饼的。

因为压饼会损耗内质,所以舍不得压。

而只有那些卖不出的茶,才会压成饼以后,放个十年二十年,再拿到市场上流通。

那么,适用于普洱茶的理论,也一定适用白茶吗?

散白茶和白茶饼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针锋相对吗?

很显然,张冠李戴,生搬硬套,是很多谣言产生的根源。

《2》

现如今,大家对白茶都有初步认识了。

以松散状态存在的,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经过萎凋和干燥,保留着原始模样的茶,称为散白茶。

这种“散”,是和“饼”相对的。

如果在散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再加工,压成了圆圆的形状,则称为白茶饼。

当然,现在市场上,不仅有饼茶,还有砖茶、饼干茶等,它们都属于紧压茶的范畴。

可见,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工艺。

以及由工艺所赋予的,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其实,早期的白茶,并没有衍生出饼茶,都是以散茶为主的。

到了2008年左右,开始进行小规模、小批量的压饼。

彼时,太姥山上的茶厂里,有压饼设备的并不多。

大多数时候,都是把散茶运到专门的厂里去,一箱一箱地,密封装车,运到山下。

到了镇上,找一家熟悉的压饼厂,进行加工制作。

并且,最初的时候,因为设备、技术等条件有限,的确有可能会损耗茶叶的内含物质。

所以,经常会发现,当时的有一些白茶饼,压得特别紧实,硬邦邦的像铁饼。

难以᠎撬开,用来防身倒还不错。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压饼技术的精进,压饼的机器也更新换代了。

从一开始,白茶压饼仅仅是为了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和仓储,到了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上白茶饼醇厚浓郁的滋味。

在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等一系列工序后,白茶中的部分细胞壁破裂。

细胞液溢出到叶表,有了更多与空气接触的机会,滋味感便提升了一个层次。

从整体口感上来说,饼茶的饱满雄浑,更符合老茶客的口味喜好。

另外,有一些从普洱茶、岩茶、红茶那边过来喝白茶的朋友,喝散茶,觉得太寡淡,没滋味,喝不懂。

如果从白茶饼开始喝,就能更好地接受,入门白茶。

最终,喜欢上喝白茶。

‮《3》

但到了市场上,你会发现,散茶的价格往往会比饼茶更高一些。

这个特征,在新白茶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

但如果是老白茶,年份越老,差距就渐渐出来了。

比如,同样是2018年的白茶,散茶的单价,会比饼茶略高一些。

于是乎,有些茶友就会猜测,是不是饼茶的品质不如散茶?

其实不是。

要说成本,饼茶的工艺比散茶更多,加工成本理应更贵。

但,物以稀为贵。

到了老白茶的阶段,除了比拼香气、滋味、汤感,还有稀缺度。

荒野⁣茶,比台地茶更稀有,更难得,所以价格更贵;

白毫银针,比寿眉产量低,再经过多年的消耗后,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老白茶散茶,比老白茶饼更少,故而,价格略高。

甚至于,有一些产量本就不高的白茶品类,像头采米针、荒野银针等,它们根本不压饼,因为太少了。

散白茶,蓬松,占地方。

仓库看着挺宽敞的,但一款茶一个年份,就是一箱。

每年都要囤一点新茶,留着来年卖。

而每年都有新茶进来,也需要一个极大的空间。

想要囤下大量的散茶,并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转化,仓库肯定不能太小。

除此之外,还不能选在闹市区,不能有油烟,不能有污染,要干燥、洁净、恒温恒湿。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白茶很容易存坏的。

而面积越大,环境越好,租金就‫越贵,储存成本高,零售价自然贵。

白茶饼易储存,不占地方。

所以,比起散茶,饼茶更让人省心一些。

当然,品质好的老白茶,散茶和饼茶价格并不会差距太大。

毕竟,好茶都是稀缺的,不缺人买。

就像好男人,及时下单,买定离手,才能落袋为安。

《4》

实际上,散白茶的养分更天然,更充足。

因为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保留下了大量天然的物质。

但,正是因为养分太多,汤水太鲜,而不招人喜欢。

是的,很多人在喝白茶时,把滋味鲜爽,等同于味寡淡。

甚至,会觉得散茶没有陈化到位——因为颜色偏绿,跟新白茶很相似。

喝起来,也很清爽,便误认为那是“青味”。

这说明,大部分人仍然在用判断老普洱的标准,来判断老白茶,要求颜色暗,颜色黑,才觉得像老茶。

结果就是,遇到了咖啡色的“老白茶”,还乐在其中。

殊不知,那是做旧的茶。

而颜色清新的散茶,人家也是有在陈化的,多年来一直默默努力,只是肉眼看起来不明显罢了。

茶叶,不是用来看的,用心喝才是关键。

散茶的原汁原味,喝起来细滑、层次丰富,回甘持久。

最重要的是,茶氨酸含量丰富,天然物质极多。

这些细节,只有懂白茶的人,才能喝得出来。

而还不太懂白茶的茶友,喝茶口味比较重的茶友,还是先从白茶饼开始喝起吧。

饼茶的细胞破壁,让香气滋味变得更加成熟了。

《5》

陈化,需要时间。

自然陈化三年的老白茶,与陈化五年的老白茶,在香气滋味表现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效果,则会受到茶叶形态的影响。

散白茶与白茶饼,即使是同一年份,同一⁧批次,多年后,香气和滋味的呈现,迥然不同。

散茶更鲜香纯净,仙气飘飘,饼茶更醇厚深沉,味道更重。

至于究竟买哪一种,其实,还是要看自己。

只要是品质出众的,年份实打实的白茶,都值得买回来一喝。

用来长期收藏,边喝边存,感受风味的变化,也是非常不错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