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从冤屈到昭雪:岳飞后代传奇历程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1-18 20:06

从冤屈到昭雪:岳飞后代传奇历程揭秘

岳飞被冤杀后,其子女们陷入了无尽的悲惨境遇。长子岳云与父亲一同被害,岳云自十二岁起便跟随父亲征战沙场,虽立下赫赫战功,却因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朝廷的忌惮,军功常被隐瞒不报。然而,他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并未换来善终,年仅二十三岁便与父亲一同惨死于奸臣之手。

次子岳雷在父亲入狱时,年仅十七岁的他前往监狱侍奉绝食的岳飞。父亲被害后,他与母亲李氏一同被发配流放到岭南。在艰苦的流放生活中,岳雷难抑悲愤,最终含恨而终。岳雷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三子岳霖在父兄遇害时年仅十二岁,随母亲一起被流放至岭南。在艰难的岁月里,他隐忍度日,最终等到岳飞沉冤昭雪。此后,岳霖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他致力于搜集父亲的遗作,为后人留下了关于岳飞的珍贵资料。

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霆在岳飞被冤杀时,一个七岁,一个三岁。因事发突然,他们在家人的保护下改名姓 “鄂”,隐居于黄河流域。待岳飞冤案昭雪后,他们得以恢复姓名并入朝为官,分别被封为缉忠侯和续忠侯。

岳飞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岳安娘在父兄遇害时已出嫁,有夫家保护未受牵连。小女儿岳银瓶,在得知父兄被害后,四处奔走为父鸣冤,却屡屡碰壁。年仅十三岁的她怀抱银瓶投井自尽,以死明志,她的遭遇最令人痛心。岳飞子女们的悲惨命运,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让后人对岳飞的冤死更加悲愤和感慨。

二、子女流放之地及艰难生活

(一)被发配岭南的艰难岁月

岳飞妻子及子女被流放岭南后,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岭南地区气候潮湿炎热,蛇鼠虫蚁肆虐,他们不得不时刻提防着这些潜在的危险。而朝廷每月仅提供少量米粮,口粮稀少使得他们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的生存举步维艰。李氏作为一个弱女子,却要肩负起照顾孩子们的重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身体瘦弱,时常生病。但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顽强地生存着

(二)惠州的流放生活

部分子女被流放到惠州后,生活同样充满了艰辛。他们居住在简陋的土坯房中,条件极其艰苦。岳霖、岳震兄弟共住一间,各睡一张单人床,空间狭小。平常吃饭、买菜、上厕所,都要向兵马都监打报告,经过批准才可以出门,监管极为严格。有说法称,秦桧部下不断使坏,看管岳家的官吏经常克扣他们的口粮,导致他们一家饥寒交迫。但也有说法认为,惠州的官员对他们比较同情,后期监管也不是那么严格。岳霖还在惠州本地找了一个姑娘结婚,生下了儿子岳琛。在惠州的二十年里,他们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着对父亲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等待着沉冤得雪的那一天。

三、秦桧对岳飞子女的态度

(一)拒绝断粮之举

秦桧虽以 “莫须有” 的罪名陷害岳飞,但在有人提议饿死岳飞子孙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并大骂提议之人。正如南宋笔记《玉照新志》记载,漳州知府建议高宗饿死岳飞子孙,认为 “叛逆之后不应留,乞绝其急需,使尽残年”。然而,奏折落到秦桧手里后,秦桧不仅没答应,还破口大骂漳州知府的chusheng行径,称其 “可谓狗彘不食其余”。秦桧的这一行为看似矛盾,实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秦桧深知岳飞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与金军十三战全胜,威名远扬。他的冤死已经引起了百姓的极大愤慨,若此时再将其子孙饿死,必然会激起更大的民愤。满朝文武、各路军营也无不对秦桧等人恨之入骨,秦桧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擅自对岳飞的家人动手,以免招致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秦桧或许也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他知道岳飞以后很可能会被平反,若此时杀尽岳家人,自己肯定会被骂得更惨。留下几个岳家的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敌军。此外,秦桧可能也存有一丝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拒绝断粮之举,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罪孽,算是一种自我赎罪。

然而,历史不会原谅秦桧害死岳飞的罪恶。秦桧的这一行为并不能改变他在历史上的奸臣形象,他将永远在岳飞墓旁跪着,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四、子女的不同结局

(一)平反后的命运转折

岳飞被平反后,子女们的命运迎来了重大转折。岳飞的三子岳霖被朝廷任命为朝请大夫、敷文阁待制等官职。他在历经磨难后,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为朝廷效力,同时也致力于搜集父亲的事迹和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岳霖的儿子岳珂在父亲的影响下,一生致力于整理和研究岳飞的资料,编写了《鄂国金佗稡编》、《续编》等著作,让岳飞的忠勇事迹得以流传后世。

四子岳震官至朝奉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户部度制司郎中、江东提举等官。五子岳霆官至修武郎、阁门祗候。他们在平反后,虽然都担任了官职,但由于父兄的悲惨遭遇,他们对朝廷也心存疑虑,不再像父亲那样热衷于军事,而是选择了较为安稳的文官之路。

然而,长子岳云与次子岳雷却已无法享受这迟来的正义。岳云在岳飞被冤杀时一同被害,年仅二十三岁,留下了两儿一女。岳雷在流放途中含恨而终,未能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岳飞的大女儿岳安娘在岳飞被平反后,回到家乡,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并嫁给了丈夫高祚。小女儿岳银瓶虽已离世,但她的忠烈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二)忠烈精神的传承

岳飞后代虽历经磨难,但忠烈精神一直传承。在湖北等地,岳飞的后代定居于此,传承着岳家拳。据记载,岳飞的后代在湖北武穴已相传 33 代,岳家拳在当地得以不断传承发扬。2008 年,经湖北省申报,岳家拳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家拳是岳飞为提高岳家军战斗力而创编的拳术,它不仅体现了岳飞的军事智慧,更承载着岳飞的忠烈精神。岳飞的后人以及岳飞部下的后人都在一直学习岳家拳,也同时学习岳飞的忠义。在民间,岳飞的后人流传下来,他们以岳家拳为载体,传承着岳飞的尽忠报国精神。

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让岳家拳为更多的人所学习,为了让更多的人强身健体、报效国家,岳家拳的原版拳谱被岳家拳传人献给了国家,自己留下复印版本。岳家拳自始至终都不是一种父子相传的私人拳法,岳家军当中的其他姓氏的部下都被传授了岳家拳,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丰富发展的岳家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

岳飞虽已远去,但他的忠烈精神通过子女后代的传承,永远激励着后人。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现代社会,岳飞的忠烈精神都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