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寻匈奴突厥及蒙古人在中原的同化三大姓氏

发表时间: 2024-10-22 19:57

探寻匈奴突厥及蒙古人在中原的同化三大姓氏

在北方的草原之上,曾经有三个成功的游牧帝国,他们以部落的形式建立起国家,称雄北方草原和沙漠,并向南侵略中原王朝,形成长期的对峙。

匈奴骑兵

第1个秦汉时,在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匈奴帝国:

秦汉时,匈奴经常到中原内地劫掠百姓的财物,甚至把汉族百姓抢到他们那里做奴隶。汉朝被年匈奴的单于经常娶汉朝的公主做老婆,东汉时也有汉匈和亲的记载,所以到了两晋时,北方就出现了一支刘姓匈奴,他们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因为他们是汉朝主公生的。

如汉赵的刘渊,就是匈奴人(刘渊是当年进入河南的南匈奴后人),初期他在西晋朝堂为官,实际是匈奴人放在西晋的质子(人质)。后来,他借着西晋内乱,回到并州割据,建立了汉赵政权。“永嘉之乱”时把西晋灭了。

自从匈奴与汉朝和亲,单于的后代们就改姓刘。东汉时,进入河南(黄河弯弓处以南史称河南)的一支南匈奴,他们归顺了汉朝,单于的后人都改姓刘。

后来进入中原的匈奴后人,也都跟着姓刘了,他们都觉的是单于的后人,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今天在山西的刘姓,大多都是匈奴人的后代。

突厥武士

第2个是南、北朝时,北方突厥人建立的突厥汗国:

匈奴之后,第二个在北方草原建立起来的政权,就是突厥人的政权了。突厥汗国与唐朝形成了南北对立,后来西突厥到了小亚细亚,建立了突厥王国,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一带,突厥和谐音就是“土耳其”。但是这里的突厥人很多都是被突厥同化的当地属民,去到那里的突厥人占比不多。

真正的突厥人还是留在了中国(以东突厥为主,他们归顺了唐王朝),突厥王族的姓氏是阿史那氏,这个姓氏的突厥人曾经在欧亚大陆上盛传。隋唐兴起以后,突厥分成两大势力,西突厥和东突厥,西突厥在唐朝压力力西迁。东突厥被唐朝所灭,大量突厥王族迁入长安。他们在唐朝长期居住,很多人进入唐朝为官。

入乡随俗,他们的姓氏也改为单个字,阿史那氏就改为“史”姓。其中有一部分被皇帝赐姓“李”。现在这些史姓人,广泛分布居住在陕西、内蒙、山西、河北、甘肃和河南等北方地区。

蒙古骑兵

第3个是宋、金时期,在北方的游牧部落建立的蒙古汗国:

北方游牧部落孛儿只斤氏,出了一个铁木真,他统一了各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建立了大蒙古汗国。之后,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大元。

大元统治中原不到一百年时间,就被朱元璋赶回了北方草原。这时,中原地区仍然有在理多万蒙古人生活,他们中很多是孛儿只斤氏后裔,他们就改姓包,包与孛互为谐音。

女真皇太极建立大清国后,征服了勃儿只斤家族的蒙古部落,形成了满蒙联合体。共同对付大明朝。大清退位以后,在中原的很多王公贵族们也改姓为包。

相比于外蒙古,在中国的孛儿只斤氏后裔要更多。当年留在北方外蒙古的,大多是蒙古人的奴隶阶层喀尔喀蒙古人。

中国人的同化能力非同寻常,这种能力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国文化的超强魅力,二个是中国人占绝对优势的人口数量。

不管哪个民族来到中原,首先被中原优秀的文化吸引,慢慢又被数量庞大的汉人同化成携带异族血统的汉人。

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