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夏白茶为何不受欢迎?揭秘味蕾感受的真实原因

发表时间: 2019-10-18 12:04

夏白茶为何不受欢迎?揭秘味蕾感受的真实原因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味蕾,是人类的味觉感受器。

这一个位于舌上的小器官,给身处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了感受美食的乐趣。

酸味至美,当是感受青梅的时候。

立夏时节,初熟的青梅酸酸涩涩,“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青梅的应有的青涩天真,尽在诗人笔下。

酸涩的滋味,该用甜味调和。

从此,有了乌梅、梅脯、酸梅汤……

与糖的相遇,改变了酸的滋味,带来了甜甜的美味。

尝过甜味,味蕾还是苦味的探测仪。

丹桂橙红,浓香袭人的季节,贪它香气的甜蜜,摘下一些,感受它的滋味。

此时味蕾感受到的,是微微的苦涩。

在味蕾的指挥下,人有口味偏好,酸甜苦咸,一触即知。

味蕾,也成了感受食物滋味优劣,指挥大脑决定购买的一大标准。

可以说,味蕾,是买卖食物最好的引路人。

因此,今日便用味蕾的感受⁧,来说说夏茶不受欢迎的原因。


《2》

夏白茶:苦涩,滋味单薄

曾经,为了试茶,淘了些夏茶的茶样。

买回来后,眼前的茶,颜色深邃,发红发褐᠎,叶片更是粗枝大叶,规格远胜秋寿眉。

不用多说,单从干茶的外形,便能想象这夏白茶的原身,是何等的粗老。

押着这5g干茶送入盖碗,真有几分“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的洒脱。

沸水入杯,张牙舞爪的干茶难泡得很,好在稳住了场面,快出水。

茶汤初一入杯,便感到一丝奇怪。

茶香呢?

原来,从干茶到冲泡,夏白茶的香气似有若无,影影绰绰,着实“内敛”。

掀起盖碗,植物的清香微淡,毫无花香和毫香。

⁠单论茶香,几乎闻不出这是属于白茶的香气。


入口,便能清楚地感受到茶汤与春秋白茶的差别。

这一杯夏白茶,茶汤单薄得很!

感受汤水中的滋味,鲜爽的气息极淡‭,苦味和涩味头次成为白茶滋味的主导者。

饮尽这一杯茶,那股子涩味挥之不去,萦绕在喉间。

更别提茶的回甘了,清汤寡水的茶汤入喉,口腔中毫无茶韵。

汤水毫无层次,泡上三五冲,滋味依旧难有改变。

不过是苦更分明,涩更清晰,往后几冲,苦涩滋味渐渐淡去。

夏白茶,几乎将“苦涩”撰写在基因里。

难怪不喝夏白茶,也难怪采夏白茶的茶农如此少!

即使是苦行僧,想必也不会用这样的茶汤为难自己的味蕾。

街边的观赏树,即使硕果累累,也很少有人选择采摘。

好不好吃,一尝便知。

人,本就最遵从味蕾的选择。

夏白茶,滋味苦涩,茶汤寡淡单薄,果真不受味蕾的欢迎!


《3》

夏白茶,为何滋味不尽人意?

夏季,带着令人不敢步出家门的热度。

骄阳烈烈,阳光热烈到晃眼。

不同于人类,植物在这个时候,似乎依旧拥有着旺盛的生机和生命力。

在金色璀璨的阳光下,植物倔强地生长⁧。

夏季的太姥山,茶树同样“生机盎然”。

它们郁郁葱葱,绿得更加深沉油亮。

光看茶树此时翠绿葱郁的外表,似乎很难想象它们成茶后的诡异滋味。

但,此时的夏白茶,确确实实,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夏季,强烈的光照炙烤在茶树上,温度、光照,茶树接触到的两种因素,异军突起。

温度高,光照强,茶叶明明在成长,为何品质不行?


作为植物,茶树可不懂人类复杂的想法。

它们只是借着阳光疯狂成长,抽枝新生,叶片生长的速度并不算慢。

然而此时,注重生长的茶树,难以在叶片中储存丰厚的内质。

茶树,用尽全力搜刮来的营养物质都用来长叶片了,根本没有余力顾得上茶叶的内物质。

尤其是夏季炎热,高山海拔昼夜温差较小。

白天,面对骄阳,叶片为了散热,不得不蒸发水分,内质也跟着流失。

深夜,茶叶中的内质,则会随着呼吸作用而消耗。

这种“内质不足”的感受,观察夏白茶的茶青便可知晓。

“茶到立夏一夜粗‮”。

一把夏季的茶青,枝叶十分有“韧性”,它的纤维感明显,⁧叶片却很“薄”。

与春茶季的娇嫩茶青相比,粗老的感觉十分明显。

茶叶的内物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流失消耗。

尤其,茶树本是一种喜阴喜湿的植物。

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它们虽然依旧生长,茶叶在此时,却生出了些变化。

叶片中的茶多酚含量,随着高温日益增多,而茶氨酸的含量,却日益减少。

这两种‭物质一增一减之间,白茶的滋味瞬间发生了转变。

茶多酚,主导的是茶叶中的涩味。

而茶氨酸,本是茶叶鲜味的来源。

因此,一杯夏白茶中,少了鲜味的修饰,多了苦涩滋味的沉淀。

另一方面,白茶的香气,同样来自于叶片中的内质。

芳香醇类物质,便是茶叶内质中掌管香气的物质。

这些筑成白茶清香的成分,同样十分娇弱。

遇见高温的环境,茶叶中的芳香醇类物质达到沸点,蒸发挥散。

遇见长时间的炽热光照,它们同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此制成的夏白茶,自然内质十分单薄,唯有苦涩滋味,毫无香味和韵味可言!


《4》

不受欢迎的夏白茶,如何侵入茶市?

夏季,本不该是采茶的季节。

这样的要求,并非针对白茶一种茶类而言。

六大茶类中的绿茶,只采春茶;武夷岩茶,同样只属于春季。

铁观音和白茶,只采春季和秋季。

夏白茶,在任何一种茶类中,都不受味蕾欢迎。

若是在市场中见到夏白茶,不仅是对味蕾的挑衅,更有一种无形的隐忧。

不采夏白茶,其实是对秋白茶的一种保护。

春茶季的白茶品质优异,其实有冬天积累的营养物质作为底气。

而秋茶季的白茶品质,便需要夏季的时候,茶树休养生息,积攒养分。

若是采了夏白茶,贪这一点利益,秋白茶的品质必然受到折损。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

对品质有坚持的高山茶园,茶农宁可秋白茶的品质更高些,也不求夏白茶的利益。

因此,横行茶市的夏白茶,背后都是些对自家茶园的秋白茶毫无期待的茶农。

这些夏白茶的产地,可想而知,该是如何堪忧!

它们的滋味,又该是何等“惊人”!

然而,也并非所有茶友,都不知道夏白茶不好喝的事实。

此时,这些不受味蕾欢迎的夏白茶侵入茶市,要用各式各样的手段遮掩它的面貌。

茶友们入坑白茶时不小心买到的做旧茶,其中便少不了夏白茶作为原料。


夏白茶就其本身而言,茶青的颜色较为深邃斑驳。

而在夏季进行日光萎凋,粗野的阳光会扭转茶叶的颜色,往更加深沉的方向发展。

故而,用夏白茶“扮老”,简直是相得益彰。

将这些高温下通红发褐的茶青尽数采下,借着夏日的阳光,把茶青晒得更黄更黑。

此时,再用渥堆、高温烤干的方式祸害茶叶,制成的“老白茶”,实在触目惊心。

酵味、杂味、酸味,在这些“老白茶”中都不是稀奇事。

那些原本指望老白茶药性的茶友,误买了这种夏茶做旧的老白茶。

别说养生,只怕会伤身!

夏白茶在哪里?

在坑蒙拐骗的茶商手里,在损人利己的做旧茶饼里,在贪便宜的茶友手里。

在这些人手中,夏白茶即使滋味再普通,依旧有人将它捧上茶市,欺骗众生。


《5》

味蕾,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它帮助你避开自己身体不适应的事物,避开病症的由头。

它指引你避开那些古怪的滋味,避开诡异的事物。

在劣茶面前,“挑食”,也变得情有可原。

因此,放开条条框框,去感受白茶最真实的滋味。

让味蕾,成为买茶的引路人。

野菜旋挑奚待糁,石泉新汲自煎茶。

感受白茶的“淡”味,再做定夺

白茶的“淡”,从来不是真的淡!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