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4-05 16:3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如果你在网上搜,《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
那么,将会收获成百上千种不一样的答案。
就像一千人看莎士比亚,能看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
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也能看出一千个林黛玉来。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越是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东西,越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有人认为,红楼写的是儿女情长,爱情悲剧,这个回答自然没问题。
以宝黛钗三人为代表的爱情剧,曹公写了无数的桥段,宝黛的木石前盟,二宝的金玉良缘,以及各种小人物分支。
这应该算是里面最浅显,最通俗易懂的情节了。
还有人认为,红楼写的是家族兴衰,这也没错。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对贾府描写尤其详尽。
一个赫赫扬扬近百年的贵族,因为子孙坐吃山空,由盛转衰,最终落败。
一卷红楼,万声叹息。
也有人认为,红楼写的是人情世故。
比如贾芸求职,比如刘姥姥去贾府打秋风,比如小红跳槽,放到现代都很有借鉴意义。
李麻花说:难道红楼梦不是美食集合吗?里面太多好吃的了。
好吧,看来在吃货眼里,《红楼梦》就是本美食百科全书。
《2》
由此想到我们茶圈里,也经常因为某个话题,产生不同的派别。
今天的话题,是白茶的青草味。
很多茶友都发现,刚刚做好的白茶,喝起来有一股浓郁的味道,类似于新鲜的青草味。
那种当野草被连根掐断后,横截面里流淌出来的汁液的味道。
又或者是,如今的小区会定时除草,而绿化师傅背着割草机,鼓足马力工作时,空气中就会飘荡起一股杂草的味道。
甚至不用走近,风一吹,你就会闻到清晰的青草气味。
经过查询,得知那来源于一种名叫“绿叶挥发物”的物质。
正常来说,绿色的植物,有青草味,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出现在茶叶身上,往往会引发争议。
譬如,以往喝普洱茶的茶友,遇到这股“青草味”,下意识就会排斥。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青味的茶叶,意味着杀青不到位,工艺有缺陷。
至少在普洱茶界,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而如果是喝绿茶、茉莉花茶的茶友,相对能比较容易接受青草味。
在六大茶类中,绿茶的工艺虽然不如白茶简朴,但二者算是比较接近的了。
喝得懂绿茶,自然也就能明白新白茶里的青草味,其实是一股鲜味,又称“鲜爽气”。
在白茶国标里,对于好白茶的感官要求是——鲜香醇爽。
其中,鲜排在首位。
这就说明,白茶拥有鲜爽感,是必备的要求,无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
白茶本身就是一种植物,再加上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
萎凋和干燥,不仅保留下了天然的养分,也留下了叶片里的茶氨酸、茶多酚、维生素、叶绿素……
因此,在白茶尚新、尚未经过充分转化的情况下,含有青草气息是很正常的现象。
特别是高山的白茶,由于养分充足,加工到位,鲜叶的内含物质含量更高。
恰恰证明了它的新,它的鲜,它的清郁难言。
《3》
新白茶里的青草味,会不会消失?
理论上来说,在不同的“茶生”阶段,白茶的香型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转变。
比如,白毫银针的毫香,在新茶时期,是接近新鲜芦苇,新鲜蕨草,一股野草的气息。
但陈化一年后,毫香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你会很清晰地嗅到,陈年白毫银针里,那股极浓郁的稻谷香和干野草的香。
同理,新白茶自带的青草味,也会随着时间的陈化,发生变化。
根据经验,青草味只会存在于白茶的新茶阶段。
再准确些,是存在于白茶做好之后的一到三个月左右。
茶叶与微弱的氧分子进行物质交换,在此期间,“绿叶挥发物”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逐渐减弱,并生成新的物质,散发新的气息。
于是乎,不管在盖香上,还是在汤水里,那股青草鲜嫩的气息,就渐渐退场了。
届时,它悄悄转化成了我们更熟悉的香气,白茶的干草香。
这股干草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采了一把新鲜的树叶,用阳光晒干后,所释放出来的略显成熟的香气。
待继续陈化下去,半年、一年后,这股鲜明的干草香 ,又变了。
变成了一股介乎于干草香和新鲜植物“青草味”的香气,大家都称之为“鲜爽气”。
可见,白茶的香气特征是,极其淡雅,却又富于变化。
没有一个熟悉的味道可以比拟,很难描述,但总觉得似曾相识。
当然,如果发现白茶的青草味,始终没有转变成别的香型,意味着这款茶叶基本上没有转化。
只是香气略有变淡,还伴随着茶味寡淡,层次单一,出现水味等情况。
极有可能是因为,白茶在加工时,没有烘干。
含水量超标,远大于国家标准。
所以,大量的水汽带着叶绿素,残留在白茶里,不仅转化效果甚微,还形成了难以变化的生青味。
《4》
有青草味的新白茶,会不会太寒凉了?
新白茶寒不寒凉的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了。
曾经有此顾虑的茶友,在岁月的见证下,也慢慢抛下了成见。
事实证明,新白茶,不寒也不凉,性平和。
其实,茶叶的“寒”,主要由茶多酚物质的含量决定。
有些茶友喝绿茶觉得胃寒,胃不舒服,正是因为绿茶没有杀青,体内茶多酚的含量比较高。
对于肠胃功能本来就比较弱的人,不太友好。
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肠胃收缩,从而造成不舒服的感觉。
可白茶的工艺比绿茶更简单,甚至连杀青都没有。
只通过萎凋和干燥,把茶叶做干,保留下最天然的营养物质。
是以,白茶体内虽然也含有茶多酚,可它们会随着时间不断转化,形成新的物质,并不会刺激肠胃。
一般来说,新白茶在制作完成1个月左右,茶多酚的含量就会降低到正常的范围。
体质正常的茶友,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夏天喝新白茶,有很好的解暑效果。
若是遇上了上火、小感冒、喉咙不适等症状,喝新白茶也有奇效。
不过,肠胃功能实在脆弱,担心新白茶太寒的朋友,建议喝老白茶。
老白茶的陈化时间更长,刺激性的物质转化得也更充分,不会伤胃,还有暖胃的作用。
《5》
看待白茶的青草味,应该一分为二。
假如是出现在新白茶里,且青草味是新鲜的、鲜爽的,而不是青臭味,则代表着品质正常。
多给予它一些时间,密封干燥保存,自然而然就会转化了。
暂时接受不了的茶友,也可以选择放一放,半年后再品尝。
反之,这股青草味久久没有转化,甚至还拉低了白茶整体品质,那就不对了。
正确对待新白茶的方式,应该是尝试着多喝,多对比。
三个月、半年、一年,品饮白茶不同的阶段,就能探索到微妙的香气滋味变化。
究竟是好是坏,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大约半年,一定能见分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