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这个话题,绝对不容错过!感谢大家抽时间来阅读。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劳烦您点个赞,关注一下,并留下您的评论,感谢您的支持!(文章篇幅较长,请您耐心阅读!)
某乎最近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溥仪的自传让一些读者有不真实感?
我朋友奶奶给我朋友讲过以前她当地主的事,比她小一岁的后妈,从小裹脚有多疼,她出嫁时的风光,打仗时鞭炮似的枪声,我朋友家养伤休整的很规矩的部队,逃荒回家后埋地下的陪嫁被偷了,讲成份的年代时大年三十扫马路戴高帽,爸爸聪明成绩好被欺负的上不了学,饥荒时饿死了个姑姑,她哭瞎了一只眼。
她更喜欢我朋友哥哥,但是我朋友哥天天跑着玩没耐心听她絮叨,她只有讲给我朋友听,我朋友就像是在听故事跟她联系不起来。
在02年初夏,我朋友家门口修了特别条漂亮宽阔的马路(哪怕到现在也是我朋友那里很重要的主干道)我朋友骑车带着她晚上在路上转转,她那天看着明亮的路灯很开心,说自己眼睛不好晚上都不太敢出去,有这么亮的灯就不怕了。没想到社会变化这么大,苦日子终于过去了。
现在越来越理解她的心情了。人与人面对痛苦还是不一样啊~我朋友太姥姥当年家里开了几个铺子,后来吃了不少苦。小时候她从来都是头梳的整整齐齐笑眯眯的,脾气也好。没听她提起过这些事,唯一说过的是裹小脚。那时候我朋友上小学,脚都37了,盘着腿坐床上陪她玩一套边角磨得毛躁的水浒牌,她指着我朋友的脚笑着说这脚真不小,她的妈妈就是裹得小脚,但是我朋友太姥姥当年坚决抗争妈妈给自己裹小脚,最后倔的没办法穿的裹脚袜,到现在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她太姥姥的脚确实不大。
几个月前摔了一跤,真是一辈子脾气好的人这时候糊涂了才开始耍点小脾气了,好多人看着她都哭笑不得,整天晚上闹得不睡觉,迷迷糊糊说去开大会,孩子们都在旁边笑着问去干嘛,她说去挨骂……哎,不知道还能有多久的时间,上上个月人都叫来了寿衣都准备好了,突然怎么也叫不醒的老人家又清醒了。放开后公司就剩仨没阳的了,小辈根本不敢去,结果还是不行,仨老人都感冒了,真是愁啊。
我朋友奶奶给我朋友讲,解fang军进城的时候是1949年底,而她作为一个高中生感到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学校废除体罚了。而隔壁台湾,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在法律上废除了体罚。(我朋友知道有人要杠说他在上学的时候还有老师打人什么的,我朋友要说的是法律上。隔壁的法律制定者直到200几年才觉得老师虽然为师,也不能因为师道尊严而对学生使用暴力,而我们1949年就做到了,这就是一种先进)。
确实是祖传天赋,至少从努尔哈赤认李成梁为干爹的时候就开始了。满清最大的优点就是其“好死不如赖活”的价值观,而崇祯那种好面子到宁可命都不要,满清是学不来的。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以前也受世仇大金国的册封,借着大金国札兀忽惕里的名号(类似于招讨使)攻打其他部族。金熙宗曾把铁木真的叔曾祖父——当时蒙古人共同的汗俺巴孩汗钉死在木驴上。溥仪裹着尿布就开始当傀儡,而且一当就是大半辈子,见风使舵曲意奉承的本领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地步。
李成梁的儿子都是:李如X(木字旁,松、柏、樟、梅……)努尔哈赤曾经在李成梁的庇护下长大。努尔哈赤有两种常见译法:像猪一样凶猛的人;野猪皮。根据立场不同,选择的译法也不同。
彘字过于深奥,我这个解释不了,总之和猪有关。这就别“冤枉”凯申(或者说“贴金”)了,凯申枪毙的战犯就没几个。而且跑路的溥仪就没几个钱,有钱他这性格也肯定主动上交,凯申这要面子的肯定不会杀,溥仪再叫他两声大哥,保准国大委员有得当。
沈醉可以做个旁证,但是他的自传未必更真实。只不过各自会修饰自己,而沈醉跟溥仪没什么利益冲突。参考一句话,谁把真心话写到日记里。日记都不可信更别说自传了。
谁强大了,自然有的是人上赶着认祖归宗。如果他不行的话,还是不要强求别人认同的好。关系,归根结底,是实力和利益的问题。夏之别种的匈奴人是怎么回归华夏,很能说明问题。
看看张治中回忆录,对老常没有一句批判和辱骂,都是客观的说我朋友怎么想,老常怎么做事。对在西北和三区的矛盾也是直抒胸臆,其实管理员还真不大在乎这些细节!
还有溥仪毕竟不是历史学家,自传里面涉及清宫的典章制度被清史料专家朱家溍 老先生挑出不少细节错误,很多是太监以讹传讹,溥仪也就信以为真!首先一个没有自由的个体,说啥真假?根本就没有拿出来说的必要。如果你朋友写的自传,写自黑可以大火,你朋友写不写?只要主线不变,旁白怎么黑怎么写吧。
所以很多事,没必要去追寻对错,本身就不是事件的对错。都知道唐太宗追着起居史官删帖,问题,他自己都不清楚最后是对是错。
谁要是以为溥仪是傻子,那他才是傻子。政权更迭的年代,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还能得到善终,这是一个傻子吗?他只是在不同时候和权利年前适当的示弱而已。新凤霞的回忆录很猛,什么都敢说,我朋友记得有个情节,是父母想让她唱戏之余挣点快钱,她也赞同。到后来,那个大叔良心发现,才没有成其好事,不知道是不是曲笔,为贤者讳。
你朋友搞错了因果关系,戏子很多都是穷人养不活孩子卖到戏班的,不同朝代比如明朝贱籍生下来就得干这行一辈子摆不脱,不是她们自愿好逸恶劳要去卖,而是不卖就得饿死,就算自己咬紧牙不卖,也会有班主打着骂着逼着卖,霸王别姬里张国荣那个角色他自己想卖给老太监吗?他反抗的了吗?人家要买他压根都不会跟他说,班主同意了就直接把他弄走了。
孙皓又是臣在江南亦設此座又是尔汝歌的,亡国之主狂得没边儿,司马家把他怎样了?无非时局已定吴蜀掀不起风浪,晋室要示人以优容,你思不思蜀都不影响。
几十年后刘聪问晋怀帝记不记得年轻时见过自己,答当然记得,恨当年不能早识龙颜;又问司马家为何自相残杀,答这是为陛下自相驱除,要九族敦睦陛下就得不了天下了。这回话不比乐不思蜀到位?但人心思晋,汉赵政局不稳,再摆正位置再舔也没用,还不是被毒杀了。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呀
最后感谢大家观看,祝看到这里的您平安福寿多!财运福运走上坡!别忘了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