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地名传奇:马踏石的传说

发表时间: 2021-03-04 18:06

地图上看“三江口”

枞阳境内,叫“马踏石”的地方,有两处。

时代变迁,桑海沧田。今人已多不解这同一地名之来历,常混为一谈但通过翻阅史料和实地走访,从浩瀚的历史烟云里,剥茧抽丝,拨云见日,尚能还原一些历史真相。

历史上,枞阳古镇人文之蔚起,得益于襟江带湖的地理位置。分布于境内丰富的水运通道,四通八达,南来北往,当年算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要厘清这些古地名之准确位置,得从枞阳古镇一带的水文地理说起。古镇有枞川河【又叫长河或枞阳河】,如臂弯环抱,穿境而过,连接东西,通达南北。解放后,因社会发展需要,建闸节制水流、围水圈圩造田,修桥筑路等大量民生工程的相继落实,使古河道的原貌不在,旧迹难寻。

以枞阳古镇为中点,原枞川河源于菜子湖,纳桐城、怀宁、潜山、舒城诸水。而所谓“马踏石”,便在枞川河的一上一下。上于连城山下,有墩形小山,突兀水中,中流砥柱,毗邻则是故窑口遗址,曰小缸窑。与对岸花山相峙,使菜子湖水道相对变窄,形成峡口,势如门阙,水流湍急,似巨龙吞吐之状,古称“龙门口”,水流往下,便是枞川河。河口之畔,曾有诸多巨石横卧岸头,其中,有“四水会同此山关”大字镌刻石上。前再有一巨石,一端高耸翘起,形成斜坡,此便是民间称之为的“马踏石”或曰“驻马坡”。

道光版《桐城县志》所载枞川河水道走向

传说来源于一个史实。据《舆地纪胜.官吏篇》载:“南唐徐骑省,注云桐城南百里地名连城,四面不壁,居湖中,古木参天。有徐常待庙居人谓即骑省也。骑省字鼎臣,名铉,在南唐以直贬在舒三年,其作龙门寺记。有叙云:‘予倾岁谪居此地,思过三载。今山下有徐及二张公合祠,西南为连城湖,湖西道旁有大石,上镌字曰四水汇同此山关。’”千年前的南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字学家徐铉,因直言上谏,被贬舒州,他的故友陈洪寿,当时正是舒州知州。其知老友徐铉来,远道相迎,二人踏马而行,至连城山下,诸水挡道,徐铉的胯下之马,驻足于水岸巨石上,突然前蹄高扬,摇鬣长嘶,踏石作响,驻足不前。时正值隆冬,山风呼啸,满天飞雪,徐铉望眼前一片苍茫,水流滔滔,心头正凉,仰天长叹道:“马踏此石而不去,我还是就此下马吧!”

陈知州遂随其意,下马领徐铉入住附近麻山龙门禅寺。安顿好远道而来的故友后,作别下山时,徐铉吟诗唱道:

一腔直言九重天,朝奏夕贬陌路间。

欲为南国兴邦事,宁洒热血玉阶前。

云横白鹤家何在?雪拥连城马不前。

陈兄远送殷殷意,惜别依依云水边。


时隔千年,往事远去,唯有才子诗情如此。诗中不变的文字,是诗人心生悲凉的苦楚,留存于世的还有这块巨石上的马蹄印记,以及留下“马踏石”这个地名,如今后人只能望风凭吊了。

枞川河的原河道,从上游一路迂回而来,绕枞阳古镇,经白鹤峰,过杨家咀,折东南之向,古称“枞阳下镇”或“下枞阳”,沿幕旗山之南麓,一路奔腾至一处叫下龙窝的地方出江。

据道光版《桐城县志》载:“枞阳河上承连城湖,旁收梅林、赤坎、螺蛳山,各水北傍枞阳镇。南岸为罗塘洲,东过杨家矶至下枞阳。又东至长河口,口外曰三江口(县南一百三十里。合桐、怀、潜、庐四邑之水。由枞川下龙窝,出于三江口)入于大江。枞阳河南岸开小河,名土盘沟(一曰土粉沟)南通三段湖,又南入怀宁县界。”

“北道岭西南至老虎坑,大断过峡,右枝屈而北抵羹湖赛之上流。左枝循桃花窊之西抵羹湖赛之下流,为黄草圩。奔洪过峡,起石山,南抵大江。分嶂逆江西上者,为乌龙山。沿江而下者,东北行至月山,其右分枝为石钟山。(关羹湖之口)”从老桐城县志上所记录的内容所见,下龙窝不仅仅是枞川河的出江口,羹脍赛湖之水也汇通于此入江的。

龙窝之名,是因乌龙山、月山、石山等江畔丘陵小山,各有走向,错落其间,直抵江畔,阻隔了因江中沙洲形成的夹江之水,在此汇合江口后,产生巨浪回旋,形成漩涡。尤其每在雨季,上游水位暴涨,江水翻腾迂回在五龙山,月山周遭,古人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一自然水文现象,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龙居之域,故有“上龙窝”“下龙窝”之说。久而久之,使得本是江中诸山之间,江沙淤积,也形成了沙洲陆地。在没有江堤的时代,江水随性而流,进退自如,自清末始,才开始人为筑堤围山,造圩成田地。毕竟濒临江水,地势相对较低,每遇上游洪峰至,或久雨不停,此处圩口极易沉入水底,故坊间称之“落沉圩”。解放后,政府号召采取高筑江堤,南移江水,内修沟渠,并设节制闸口,以旱涝保收,易“落沉圩”而名“落成圩”。

乌龙山之侧,为月山。月山南北走向,似月半弯,由北向南逶迤而去,直达江面。山之北端,有何氏、殷氏、束氏等家族祖居之地,在束氏家族最早居地的前方山麓下,有一方巨石,从地下突兀而出,石体嶙峋,通体为碎石结构,极似今混凝土浇筑而成。远观,如巨龙翘首,欲从地面腾起之状,面目可辩,神态灵动,尤其石面碎石的斑斓之色,酷似传说中的龙身之厣。民间称之为“石龙”。在距龙首巨石百米之处,有类似巨石,却似龙尾,相传,近年为当地百姓所毁,今已不存。坊间称之为“石龙”。然此石龙,便是历史上官方认定的枞阳下镇“马踏石”之所在。



正在挖掘的“石龙”马踏石

因月山横亘江渚,与江南乌沙咫尺相望,自古为这一带沿江两岸最窄之处。而石龙地处月山内弯,乃天然避风港,所以舟车骡马,南来北往客,皆在此靠岸登陆。而这一方似龙首巨石上,时有官方邮驿,在此歇脚,年长日久,骡马踩踏,留有马足印记,久而久之,坊间始称“马踏石”。

据《方舆纪要.卷二十六.桐城县》载:“马踏石巡检司,在县东南百三十里,地名枞阳下镇。”明弘治《桐城县志》载:马踏石巡检司: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洪武戊申即洪武元年巡检郭運创建,丙子巡检马成修。另据《桐城大事记》描述:“洪武元年【1368】,重建圣庙于今址。建马踏石巡检司,至洪武七年,先后增建北峡关、源子港、六百丈巡检司。”

通过以上史料,不难发现:一,马踏石巡检司在今下枞阳,而并非上枞阳连城山下的“龙门口”之处。二,马踏石巡检司,早于境内其他所设巡检司。随着马踏石被官方用作巡检司地名,此后,国家支持并推广地方办学,在此设立社学,也便顺理成章地命名为“马踏石社学”。如此,马踏石社学,也是境内最早开启文风之地。

历史的巨轮,碾过悠悠岁月。在下龙窝的古出江口处,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到处是沃野田畴与繁华人烟。这一带本有龙窝、石龙行政村,现已合并为双龙村。今逢盛世,这月山前的石龙,在沉寂数百年后的今天,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保证枞阳县城的防洪安全,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河修渠,连接连城湖与羹脍赛湖,并沿当年故道,引水出江,兴建“幕旗山站”闸口。水渠正通过马踏石旧址,但愿裸露在挖机之下的“石龙”能留下,也算是留下地方人文历史的一个脉络与证据。



道光版《桐城县志》记载枞阳附近诸水汇于三江口

作者: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