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岳飞入狱时,哪些英雄好汉为他担保?

发表时间: 2024-11-07 15:40

岳飞入狱时,哪些英雄好汉为他担保?

岳飞蒙冤:那些为他拼命担保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故事得从一个大冬天的夜里说起,北风呼啸,宋军的营地里灯火通明。

岳飞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

北伐胜利在望,中原大地的百姓正翘首以盼,等着他带回昔日被掳走的徽、钦二帝。

可谁能想到,这个曾经战无不胜的大英雄,最终却死在了自家人手里。

要说岳飞是怎么死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点说,就是宋高宗赵构怕岳飞把二帝迎回来,自己屁股底下那张龙椅不稳,于是连发十二道金牌,把岳飞硬生生从战场召回。

再加上秦桧这个大奸臣推波助澜,岳飞最终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

但今天咱不聊岳飞如何被害,咱重点聊聊那些敢为他“出头”的人。

毕竟,一个人有难,能站出来帮忙的,才是真英雄。

第一位出场的是何铸

要说这位,真的是非常矛盾的人物。

何铸,时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检察长”那种高官,表面上他是秦桧的手下,但他心里也打着小算盘——岳飞冤枉,他是知道的。

可是,你说他也真够胆小,明明知道岳飞无罪,还是给岳飞上了大刑。

不过,这何铸也算是有点良心。

他看到岳飞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依然不肯认罪,甚至掀起上衣露出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丝迟疑。

这一刻,他想的是:“这可真是个硬汉!”于是,何铸再也审不下去了,回去就给秦桧打了个报告,说岳飞冤枉,不能杀。

秦桧收到报告,心里一乐:“小样儿,还敢跟我作对?”直接把何铸一贬到底,发配到徽州,成了个“闲人”。

何铸最后的日子过得真心不怎么样,别看他官当得大,退休后却穷得连个固定的房子都没——这还不如现在很多打工人呢,至少人家还有个租的房子。

接下来我们要聊的是赵士㒟(别看名字难读,这位可是个“狠人”)。

赵士㒟,身份可不一般,人家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按辈分还得叫宋高宗赵构一声“叔父”,正儿八经的皇族。

赵士㒟从来不怕秦桧,岳飞被抓后,他上书力保岳飞,还说:“中原还没收复呢,你就杀了忠诚的大将,这是不想复兴宋朝的节奏吧?我愿意用我全家来担保岳飞没有谋反!”

赵士㒟的这一番话,说得底气十足,估计说完还以为自己能感动皇帝。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秦桧一听,直接让赵高宗把赵士㒟流放到了建州,到了地方后,这位皇族大叔也没熬过几年,就病死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读者会问:“那其他人呢?总不可能全天下只有两个人敢替岳飞说话吧?”的确,还有很多人为岳飞鸣冤,但这些人下场更是一个比一个惨。

比如大理寺的薛仁甫、李若朴、何彦猷。

大理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理论上是审理重大案件的地方。

但岳飞案子一送过来,秦桧早就安排好了亲信来“制造罪证”。

这仨人不同意啊,觉得岳飞根本没罪,还联合起来抗议。

结果怎么样?

薛仁甫被剥夺了发言权,李若朴和何彦猷也被罢免,去了流放地,最终都没留下什么好下场。

再来说说民间的智浃、刘允升和范澄之。

这几位可不是官员,但也是心怀正义的文人。

智浃写文章为岳飞鸣冤,结果被秦桧抓去,被活活折磨到死。

范澄之更绝,直接上书骂秦桧,说你这种人就是“媚虏求和,毁了宋朝的长城”,结果被流放,最后也死在了流放地。

刘允升呢?

他最惨,当场被处死。

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帮人到底图啥啊?明明知道秦桧权倾朝野,还要送命?”其实说到底,这帮人图的是“忠义”二字。

他们知道岳飞一死,宋朝中兴的希望也就没了。

可笑的是,秦桧和宋高宗还以为杀了岳飞就能换来金国的和平,结果呢?

金国那边听说岳飞被杀,高兴得直接开酒宴庆祝。

这场“和议”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南宋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金国欺凌的命运。

岳飞的尸体呢?

这儿还有个小故事。

秦桧本来打算把岳飞的尸体随便扔了算了,结果一位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岳飞的遗体带了出去,埋在了杭州钱塘门外。

要不是隗顺这位“无名英雄”,岳飞的后人可能连个坟墓都找不到。

20年后朝廷给岳飞平反,才重新把岳飞的遗体好好安葬在西湖的栖霞岭

到今天,咱们还能看到岳飞的墓,想想这都得感谢当年的那位“无名英雄”啊。

讲到这,你可能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上那些真心为国、为民奋斗的人,常常不得善终。

岳飞的死,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那些为他担保说情的人,或许明知道会付出代价,却依然选择站出来。

正义有时可能会被埋没,但终会有人替它发声,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到最后,咱来做个假设:如果岳飞没有被害,如果秦桧没有得势,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可能宋朝会有更多机会收复中原,可能金国也不会那么嚣张。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岳飞的故事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浪花,但它提醒了我们:面对不义,哪怕看似无力,也要勇敢发声。

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历史终会记住那些无名英雄的付出。

今天,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能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什么呢?

勇气和正义,就像种子,即便一时被埋在泥土中,终有绽放的一天。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不公,不能沉默。

正如那一句老话所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本文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不包含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