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7 16:56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刘备麾下五虎上将,谁的地位高,谁的权力大,谁的影响最深?
史书无言,故事纷纭,而刘备心中也自有一杆秤。
五虎上将,看似团结的组合,背后却是彼此地位的博弈与微妙的人心平衡。这其中,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谋划?
五虎上将的公认排名
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在民间被广泛认可为蜀汉的顶梁柱。
民间对五虎上将的排位,常常是“关张赵马黄”,这一顺序几乎成了固定的传统印象。
这个五虎排序,更多基于文学作品和后世传说,而不是史实。
历史中五虎上将的真实职衔、地位与权力分配与民间的印象有所差距。
刘备在为五虎定职、排位时暗含深意,体现了他的用人智慧。
民间之所以广泛接受“关张赵马黄”这一顺序,主要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
《三国演义》将关羽、张飞、赵云等描绘得近乎完美,把他们塑造成勇猛无双、忠义无二的英雄形象,尤其是关羽。
书中,关羽忠诚至极、英勇无畏,以“青龙偃月刀”横扫战场。
人们更将关羽奉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一生中著名的事迹,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更让他在百姓心中成为“五虎之首”。
张飞与关羽并称“万人敌”,性格豪爽,勇猛绝伦。
同样以“忠义”为核心形象,早年与关羽、刘备在涿郡结义,成为蜀汉的核心战将之一。
长坂坡一战中,张飞率二十骑断后,以怒喝吓退曹军,这段历史故事让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义薄云天”的代表。
民间将张飞排在关羽之后,是对他忠诚、勇敢的认可。
赵云则以“仁勇无双”著称,他的忠诚、勇敢无数次保全了刘备的性命。
尤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的英勇事迹,广为人知。
小说中,赵云不仅是一位英勇战将,更有温文儒雅、坚韧忠心的形象,这让他成为民间五虎中位列第三的关键。
马超出身西凉名将世家,年少成名,与曹操交战时因勇猛无敌,被称为“锦马超”。
他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晚,但因其英勇果敢、外貌俊美,排在第四。
黄忠在小说中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战斗力十足,尤其在汉中之战中斩杀夏侯渊,成为五虎之一。
但因资历较浅,黄忠在五虎排名中被列末位。
不过要是看《三国志》的话,五虎上将的排名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又有很大不同。
正史中五虎上将的职衔排序为: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赵云则为翊军将军。
这排位在当时的汉制军制中,有其特定含义,并非简单的职衔安排。
蜀汉在官职安排上,前、后、左、右四将军为重号将军,而“前将军”是,地位最为显赫的,将军职衔。
刘备在称汉中王后,给关羽加封“假节钺”,也就是赋予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
关羽因此,成为蜀汉唯一拥有“节钺”权力的将领,这意味着他在战场上,享有相当高的决策自主权,实际地位,也位于其他将领之上。
张飞被封为“右将军”,在汉代的军制中,左右将军属于并列职衔,但通常是右尊左卑,因此张飞在五虎中排在第二位。
马超被封为左将军,次于张飞的右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左将军”封给马超,既是认可他的地位,也是对他原有势力的笼络。
虽然马超官职高,但在蜀汉实际掌权并不多。
黄忠则因汉中之战的卓越战绩被封为后将军。
汉中一战中黄忠斩杀夏侯渊,极大鼓舞了蜀汉军心,刘备因此授其“后将军”以示尊重。
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亲卫角色,早年便随刘备南征北战,并未被列入“四将军”行列,而是被授予“翊军将军”。
在蜀汉的军事体系中,翊军将军属于次一级的杂号将军,地位上比重号将军低,并不影响赵云在蜀汉阵营中的实际影响力。
赵云常被安排在刘备左右,重要时刻总是作为刘备的得力助手,这也反映了他在蜀汉内部的重要地位。
蜀汉五虎上将的官职安排,并非表面简单的顺序,而是依据汉制军衔,结合各人背景、战功、忠诚度和内部平衡而定。
刘备的用人策略与五虎真实排名
刘备对五虎上将的实际排名,绝不仅限于官职和表面上的排列。
不同于后世的文学故事,刘备在排名中融合了对权力、忠诚的考量,实际排位背后暗含人心平衡和政治谋略。
关羽在刘备麾下官职最高,受封“前将军”,并持“节钺”以行军。
表面上,关羽受刘备宠信,地位极高。可惜,关羽性格刚烈,过于骄傲自信。
荆州之战时,关羽坚持自行决策,不愿受旁人牵制,终因孤立无援而兵败被俘。
刘备当年授予关羽“节钺”象征的权力,或许出于对关羽的信任,但同样也意味着风险:高位之下,关羽被推上了孤立无援的位置。
张飞按左右将军职权划分,张飞的官职比马超略低,居于次席。
刘备对张飞的重用程度远不止于官职高低,尤其在蜀汉军中,张飞的影响力甚至超过马超。
长坂坡一战中,张飞率二十骑断后,以暴喝震慑曹军。蜀汉内部军心士气深受其感染。
无论刘备去往何地,张飞都随行护卫。这种安排非一般将领能享有,显示出张飞在刘备心中的分量。
马超“左将军”的职位,表面上高于张飞,可实际上刘备并未赋予他实权,虽然贵为“左将军”,却未能在蜀汉阵营中实际掌权。
赵云与其他四位上将不同,被授予“翊军将军”,这一职衔不显赫。
可其实刘备对赵云的安排,表面上地位不显,军中将士多视赵云为心腹,他也是刘备心目中的“家将”。
黄忠官职为“后将军”,居五虎末席,但刘备对其战功给予高度评价。
五虎上将的最终命运
五虎上将的排名不仅仅是一纸虚名,还影响了他们的最终命运。
在蜀汉阵营的风雨动荡中,五虎的结局各有不同,最终影响了蜀汉的整体走向。
关羽在荆州战役中孤军奋战,虽骁勇善战,却被东吴与曹魏夹击而败亡。
关羽之死,动摇了蜀汉的根基,也直接导致刘备的复仇战争。
高位的权力加剧了关羽的孤立,使其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援,蜀汉失去关羽,迅速从巅峰走向衰弱。
张飞虽然位居右将军,性格刚愎,与部下关系紧张。他的暴躁使得部下不堪重负,终被范强、张达刺杀。
刘备对张飞的安排,本希望张飞在军中稳定人心,没想到张飞的性情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马超虽为“左将军”,却因失去西凉豪族支持,成为名高实轻的将军。
在蜀汉后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军事作用,直至病逝。
赵云虽未位列“四将军”,却是刘备最信赖的将领之一,赵云一生未曾背叛。
黄忠虽排名末位,他的战功影响深远,最终病逝于蜀汉的战场上。他的精神象征了蜀汉的忠勇文化,成为蜀汉士气的象征。
蜀汉的崛起与五虎的历史影响
五虎的忠诚与英勇,支撑了蜀汉的崛起,而他们的陨落,也直接影响了蜀汉的衰亡。
关羽、张飞之死使得蜀汉失去核心支柱,马超的离心与赵云的低调,最终让蜀汉难以维系一统之势,黄忠的忠勇精神虽长存蜀汉,但无力支撑整个政权。
刘备对五虎上将的排名,并非表面功劳,而是深层的谋略布局。
五虎上将的英勇故事虽已远去,但他们的历史印记和忠诚无畏仍激励后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