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晚年生活的黄金法则:刘伯温四句话助你避免凄凉

发表时间: 2024-06-28 15:00

晚年生活的黄金法则:刘伯温四句话助你避免凄凉

文:素笺聊人生

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希望这辈子顺顺利利。

五十五岁之后,虽然年轻的生命已经消退,但是,还是总想再努力一把,多挣一些钱,让子女的生活好一些,让自己的晚年宽裕一些。

郁离子》是明朝名臣刘伯温的文集。

在这⁡篇文集里,刘伯温用简短的四句话,对于我们如何安排后半生,给予了指点。

倘若能理解,晚年的生活将会好过一些。

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对于养老问题,要提前未雨绸缪

传说在春秋时期,郑国有一年遇到了灾害,颗粒无收的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

于是郑国的国君就向晋国求助,想
借晋国一些粮食,让自己的老百姓渡过难关。

可是晋国的国君,认为郑国是一个小国,而且怕借了粮食之后郑国再不还,于是便拒绝了郑国的要求。

郑国的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自救,他命令百姓们开始储备粮食,还加强城墙的防御,以防止敌人的攻击。

并且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功努力,郑国终于度过了这次粮食危机。

有句话说的好:你只能未雨绸缪,才能雨下无忧。

对于养老问题也是如此。

我们的前半生或者目前丰衣足食,可是到了我们60多岁,70多岁,甚至80多岁的时候呢。

留一‭分存款,再准备一份养老金,再有一个能安家的小屋,我们今后的养老大事基本上就不愁了。

我们不要止步于眼前的安逸,要有走一步定十步的格局,才能在养老的问题上决胜千里。

2、“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

对于晚年,我们要习惯于沉默和孤独

年龄增长后,伴侣也去世了,儿女也忙于工作,不被需要的孤独感,到时候会侵蚀着我们。

孤独
也是老年人最常遇见的困境。

面对沉默与孤独,我们尽可能的要调整心态,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

我们可以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可以和朋友保持偶尔的联系,但是不要过于依赖任何人的陪伴。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和锻炼身体等方式,来学会面对孤独的时光。

我大娘是一位农村的老人,如今已经75岁的‭年龄了。

儿女不在她的身边,身体还算硬朗。

她每天早上起来之后就是打扫庭院,然后回家门前的菜园里面侍弄一些蔬菜。

每天吃完三顿饭之后,就是坐到家门前的树下面跟别人聊天。

虽然没有什么爱好,但是她的一天过的也挺充实的。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本就应该学会享受这种孤独。

年老时,要想选择有尊严的生活,就得面对孤独。

儿女长大,我们终将也会老去,我们要学会享受着幸福中的独处时光。

3、“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晚年时,对于吃喝要节制,关注身体健康

晚年时候的生命,固然宝贵,但是健康方为根本。

身体健康了,生活才会有质量,身体健康,生命就会长。

村里一位老奶奶,80多岁了,依然下地干活,儿女们都劝她歇一歇,可她闲不住。

她每天精神饱满的在地里干着农活,身体超棒。

老奶奶的一日三餐也很简单,地里有啥⁧就吃啥,偶尔吃点儿荤腥。

但是老奶奶的心胸很宽阔,从来不给子女和儿媳吵架斗嘴。

以至于‫到晚年的她,子女和儿媳对她都很孝顺。

能够走,能够动,生活能够自理,这才是晚年最有尊严的保证。

当你口不能言,手腿不能动的时候,当你被别人支配自己所有一切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毫无尊严的在活着。

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但是作为晚年的我们还是尽量让这一天晚来一些。

唯有身体健康才不会拖累儿女,自己的晚年才能过得有质量。

4、“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人到了晚年,不要炫耀年轻时的成绩

有的人退休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城里拿退休金的这些人,肯定比农村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日子好过的多。

有的人就开始炫耀起来,话里话外都是各种瞧不起外加“吹牛”。

邻居大娘的小姑子,前年退休来农村居住。

有次和一大帮村里人闲聊,说农村人没有她吃的好,穿的好,对农村生活各种贬低。

她的言行让人感到自以为是,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尴尬。

正在兴头上时,被村民们怂了一顿,从那以后她就收敛了许多,没过多久,就又回了市里。

从小都是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家也都是知根知底的。

虽然最后有点退休金,但是也不要以自己的资本和资力瞧不起别人。

到了晚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而不要通过对外炫耀来获得尊重。

5、

‮我们都将步入暮年,应该提前规划晚年生活。

第一:手里要有稳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三: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晚年的道路上,保持正轨,勿迷失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