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立冬时节,必须告诉家人的五大禁忌!

发表时间: 2024-11-06 12:05

立冬时节,必须告诉家人的五大禁忌!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阳历11月7日了,这天也是今年立冬交节的时间。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其中“立”有着开始的意思,立冬代表的是冬季的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又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交节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在古人看来,“冬”则代表四季的终结,进入立冬,不仅万物开始闭蓄,一年也进入了尾期。

在古代,立冬不仅是重要的节气,同样也是“四时八节”之一,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吕氏春秋·孟冬纪》中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说的就是立冬之日,天子会亲自率领朝臣前往北郊迎接冬天的到来。回来后,还会表彰为国捐躯的烈士,并抚恤孤寡之人,这也是古代的“迎冬之礼”。

立冬是古时重要的节日,民间习俗自然也会很多,如吃饺子、补冬、祭祖等习俗,都为立冬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色彩。

为什么说今年立冬是“凶日”?

这主要源于旧俗择⁡吉的说法,据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拜访友人时,择定了癸丑日这个吉日,邀请了多位文人雅士举行书法盛会。在这个吉利的日子里,王羲之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择吉文化的重视,不仅如此,像在出行、结婚、过寿、迁宅等事项中,人们都会选择一个好日子进行,总之就是图个平安吉利。古代常用的择吉方法就是“建除十二神”。

“建除十二神”也称“建除十二日”,这是由十二个不同含义的日子组合而成,分别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今年立冬的时间在农历十月初七,对应的是甲辰年、甲戌月、甲戌日,这天在建除十二日中为“建日”。

“建日”是好日子吗?

老话说:“建满平收黑”,建日在古人眼中为“黑道凶日”,这是因为“建”代表着开始、建立,自古就有着“万事开头难”的说法,因此建日象征着新事物的开始,因此按照民间信仰,这天不适合开业、结婚、动土等事项,这个说法其实并无任何科学依据,总之,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明日就是立冬节气开始的时间,而立冬最不能做的“5件事”你知道吗?建议早了解,别忘了告诉家人!

一、洗澡不宜太过频繁

秋季因天气干燥,很多人有回家就洗个澡的习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但进入立冬,这个生活习惯就要改一改了,尽量避免频繁洗澡。

在《摄生消息论》中有阐述:“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寒之患,不宜沐浴”,这些讲究虽源自简陋的古代生活条件,但在现代依然有其科学道理。立冬后,人体为适应寒冷环境,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汗液分泌减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湿屏障。若此时频繁洗澡,尤其是使用过热的水和碱性强的沐浴产品,无疑会破坏这层屏障,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速,变得干燥、瘙痒。

冬天的洗澡次数应该控制在每周一到两次即可,而水温应控制在37℃~39℃之间,洗澡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洗澡前后可适当饮水,洗澡后要立即擦干身体、吹干头发、穿好衣服,以免受寒受冻。

二、不宜晚上运动

俗话说“饭后动一动,活到九十九”,很多中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注重养生方面,特别在晚饭后,都会适当的运动一下,以便更好的消化晚饭,但进入立冬后,昼短夜长,此时不适合过晚的运动。

在《礼记·月令》中亦有记载:“冬月,天地气和,宜闭藏,勿扰乎阳”,这里的“闭藏”不仅指万物的休眠,也暗含了人体阳气的收藏。立冬后的夜晚,阳气归藏,阴气盛行,是人体休息、恢复精力的最佳时间。若此时进行剧烈运动,无疑会扰动体内阳气,破坏阴阳平衡,导致身体疲惫、免疫力下降。

其次,立冬后,夜晚气温骤降,寒风刺骨,人们在运动后毛孔打开,很容易受寒导致关节疼痛、风寒感冒等。此外,晚上运动还会使神经系统过于兴奋,难以入睡,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以往,必然损耗精气。

三、不宜喝冰水

进入立冬后,降雨减少,天气开始干燥,常常会出现“寒燥”的情况,人们则会通过喝水的方法来缓解口干舌燥等不适感,但要避免喝冰水,这会降低胃内温度,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立冬之后,人体需温暖以固本,因此,我们应顺应自然,多喝温开水或温热茶饮,既能解渴,又能暖身,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早晚不开窗

每日开窗通风,可以使屋子里的空气更为清新,减少细菌、霉菌的堆积,但进入立冬后,开窗通风的时间就有讲究了,要避免早晚开窗。

立冬后气温下降,特别是清晨和晚上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如果此时开窗通风,无异于开门揖盗,让外界的寒风直接吹入,室内温度不仅会降低,人们也容易受寒生病。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而言,早上夜晚正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此时若受寒气侵袭,易损伤阳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进入立冬后,屋子通风的时间应该选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就是开窗通风的最佳时机。此时,阳光不仅能照亮房间,还能带来温暖,中和室内的寒气,同时促进空气流通,排出室内的‏污浊之气。

五、不坐石头‫

立冬在古代有着“迎冬”的习俗,简单来说就是四处走一走,感受一下初冬的气息,此时公园散步、登山等活动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如果在散步中选择走累了,人们可能会选择一些地方坐着休息会儿,但此时尽量选择木制公共座椅,避免坐石头上休息。

老话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夏季坐木,人体易吸湿受热;而石头,性属寒凉,尤其在冬季,其寒气更重。若此时坐石,寒气会透过肌肤,直侵体内,损伤阳气,导致身体虚寒,免疫力下降。

总结,明天就是立冬,请大家牢‏记立冬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一同祈求平安健康,顺利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