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3-03 08: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拥有轻盈美感。
和其它饮品比,包括咖啡、奶茶、可乐、酸奶、牛奶等,茶无论从香气、口感、体感,都不枉“清茶”之名。
过年期间,一日三餐,饱食终日。
重口味、高能量的鱼肉大餐吃得多了,身体负担会加重。
喝下几杯清茶,能得到本能舒畅。
高热量的坚果年货吃下后,少不了一点“轻” 进行平衡。
茶,是春节假期较为应景的陪伴。
现在有不少朋友约饭,会选择约在茶空间。
配上简单的茶点、卤味、水果切盘、清爽小菜。
总之,吃些不求饱的精致餐食。
名其曰,轻食。
看着眼前文雅的茶桌陈设,与旧识故友叙旧闲话。
几碟点心,一盏清茶。
能让人从身心、到肠胃,都静享着轻轻盈盈的舒适惬意。
过春节,居家生活里,一日不可无茶。
不过,论起喝茶的方法,杯泡、煮茶、冲泡、冷泡、焖茶⋯⋯
现在春天到了,五花八门的饮茶法子里,哪种更适合春天呢?
《2》
一、杯泡法。
推荐指数:三颗星。
杯泡法,没有任何冲泡难度。
比泡方便面还简单,人人都能上手。
仅需将装水的杯子洗干净,可以是玻璃杯、马克杯、大茶缸、大茶碗、咖啡杯等。
接着,少量倒入热水,均匀摇晃。
让热水遍及杯子内壁,再顺势倒出。
酌情适量往里放入一小撮散茶,再添入八分满沸水。
将这杯茶摆在桌面,先别急着离开。
盯着杯中的茶叶浮沉片刻,放松思绪。
大约三、四分钟后,双手捧起杯子暖手。
当你察觉到杯中热茶温度适宜,原本清透的汤水逐渐晕染出茶色后,便可小口慢慢喝入。
先后相加不过十分钟左右,就能喝到清爽解腻的茶汤。
用杯子泡茶,适合绝大多数茶类,包括绿茶、花茶、清香型铁观音、黄茶、红茶、白茶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杯泡法不利于呈现好茶的风味层次演进,喝茶仪式感稍有欠缺。
往常上班期间工作忙,时间紧,随手泡上一杯润口解乏,不枉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
二、煮茶法。
推荐指数:四颗星。
新春已过,三月已至,但天气尚不能一下子就和暖起来。
近段时间的南方,天气偏湿冷。
若不是出门走亲访友,许多茶友会选择宅在家里。
已经忙了一整年,坐下来好好歇一歇。
从库存满满的年货里,选出适合充当茶点的坚果与零食。
将水果洗净,切成块,摆在高足仿宋食盘内。
干果一碟,原味坚果一碟,瓜子一碟,糕饼一碟,往桌面上铺陈出来。
与家人围坐,闲话家常。
这种热闹的茶话会上,煮茶最方便不过。
将平日一直舍不得喝的老白茶,翻出来,亮个相。
奢侈地煮上一壶2016的荒野冬片。
或者,2015年的老银针。
煮茶本身,并不繁琐。
直接煮干茶,便先加热壶内的清水。
待水面起泡,投入提前备在一旁的干茶。
连茶带汤翻滚过三、四个回合,及时关掉火,静待茶汤恢复平静。
提起壶,往每人杯中分入一大杯。
温和淳滑的甘香热茶,老少咸宜。
在“合家欢”的场合,煮上一壶热腾腾的香茶,再暖心舒坦不过。
《4》
三、冲泡法。
冲泡指数,五颗星。
逐次冲泡,是茶圈主流经典喝茶法。
无论是什么茶,用上盖碗冲泡,一应百搭实用。
坐在泡茶位置后,默默为家人泡茶。
此时要切记,投茶量别太多。
盖碗泡红茶、白茶、绿茶等,茶水比例1:20为宜。
如果是泡岩茶,就单次单泡,全部放完。
注入冲泡时,默认快速出汤。
如此,冲泡出来的茶汤更浓淡适宜,大众适口,沁润鲜香。
等连续快速出汤6冲7冲后,酌情坐杯调整浸泡时间。
与家人围坐喝茶期间,或是遇上有客上门。
建议重新洗一个盖碗,换上一泡新茶。
将提前洗干净的杯子找出来,烫碗烫杯,重头开始冲泡。
将这些细节落实到位,更能礼数周全的待客。
《5》
四、冷泡法。
推荐指数,零。
前天晚上,有朋友发来消息问,哪种白茶适合冷泡?
刚看到这条信息,差点愣了。
偶买噶,天气这么冷,竟然还有人愿意喝这生冷、冰凉之物?
朋友解释称,明天她们家要办一场家宴,吃的是热辣辣的火锅。
酒水饮料,已是早早备下。
但一想到大家这些 天吃了这么多肉,肯定会更愿意喝点清茶解腻。
所以,打算做几杯风味冷泡茶放在冰箱,清爽又畅快。
闻言,赶紧拦下了朋友。
炖肉吃火锅,遇上冰镇冷泡茶,无疑是冰火两重天。
一前一后,一热一冷,交替落肚,难免会刺激肠胃。
稳妥考虑,还是别上冷茶为好。
若是单纯为了佐餐解腻,另有法子。
如果空不出人手负责冲泡,可以找一把大容量的玻璃壶,往里泡上白牡丹或者春寿眉的新茶。
现场用热水泡开,再给每人分一个专门喝茶的陶瓷杯。
随时想喝了,就自己倒上一杯。
一壶茶喝了超过大半,再次续热水泡上。
两壶茶过后,若还有客人想要喝茶,便再重新洗干净茶壶继续泡。
大壶泡茶,简单方便,最宜佐餐解腻。
《6》
五、焖茶法。
推荐指数,零。
焖茶壶在近两、三年特别火。
但说句实在话,焖茶壶本身并非新奇物件。
而是老一辈居家生活常见的暖水瓶翻版。
两者兼具保温热水的功能,只是现在网上热议的焖烧壶,外壳颜色更时髦精致罢了。
过年期间,有不少人会想起懒人焖茶法。
上午起来,先提前焖上一大壶。
随时想喝了,就从中倒出一杯。
不用像煮茶那么费电,也不需要腾出手专门逐道冲泡,倒也省事。
但个人不看好这种焖茶壶泡茶法。
原因很简单,提前焖好的茶汤,放久后茶味会变,鲜醇滋味明显下降,并不好喝。
不论何时何地,但凡手边有冲泡条件,还是选择“现场泡”更好。
哪怕假期出门爬山、逛景区、看风景,随身带上保温杯,里面装上沸水。
等到想喝茶时,从包里翻出一片饼干茶,撕开包装,放入保温杯内。
接下来的时间,便像杯泡法那样。
静待片刻,待茶味缓缓浸出,便可举杯饮用。
比起提前两、三个小时,或者提前半天就焖好的热茶,现场用热水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表现更出色!
《7》
喝茶的过程,宜慢不宜急。
难得赶上假期,不如尽情享受慢生活。
现代生活里,多数人的生活节奏都偏快。
忙忙碌碌,不断向前。
但别忘了,要给自己留出“怡情”的空间。
慢下来,静静为自己补充能量。
躲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内,晒晒太阳,喝喝茶。
一处风景,几缕清风,一段悠闲的茶时光。
如此融洽共处的环境,能抚平在都市快生活里,忙碌奔波的人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