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9 21:52
1946年,马立诚出生在南京。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被人们记住?他从一个工人,奋斗到武汉大学历史系,再到《人民日报》,这简直是逆袭的典范啊!可是,2002年,他去岛国参加了个交流活动,回来后整个人都变了。他开始发表一些,怎么说呢,很迷惑的言论,为岛国侵华战争洗白,结果被《人民日报》开除了,还被很多人批评。2004年,他在香港被民众堵截,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唉,这真是令人唏嘘啊!
马立诚的早年经历,真的很励志。家境不错,父母都是教师,可惜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变故没能上大学,只能去工厂当工人。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努力,自学参加高考,1977年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系。这得有多强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啊!毕业后,他进入《人民日报》,成为著名作家和国际问题专家。这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的剧本啊!谁能想到,他后来会变成这样?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曾经是那么的优秀,写的文章也很有影响力。他从一个普通的工人,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这一切,都被他后来的言行给毁掉了。我真的,很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是被什么东西蒙蔽了双眼?
2002年4月,马立诚去了岛国。这次的交流活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开始发表一些令人震惊的言论,比如说,建立以岛国为中心的“东亚共荣经济体”,还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主张对日“让步”。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为日军侵占东北辩护。我的天哪,这可是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啊!他怎么能昧着良心说出这样的话?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忘记 了自己也是个中国人吗?我,真的,很失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马立诚的思想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有人说是受到了岛国学者的影响,也有人说是被威逼利诱了。真相, 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他歪曲历史、为侵略者洗白的借口。
他曾经是那么的受人尊敬,可是现在,他却成了一个被人们唾弃的对象。这,或许就是他为自己错误言行付出的代价吧。唉,真是令人惋惜。
在香港被民众堵截后,马立诚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国内的高校取消了他的客座教授职位,出版社也停止了再版他的著作。他逃亡岛国,本以为能得到庇护,结果却被岛国右翼冷落。最终,他不得不回到中国,在孤独和唾骂中度过晚年。
想想他曾经的辉煌,再看看他现在的落魄,真是让人 感慨万千。这或许就是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最好诠释吧。
网友评论: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真是可惜了!”
“历史不容篡改,民族大义不可忘!”
“这真的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我觉得,马立诚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坚决抵制一切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亦无意针对或影射任何现实国家、组织、种族或个人,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本文所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资料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