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索古代铜镜的魅力: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发表时间: 2018-08-28 17:15

探索古代铜镜的魅力: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鸳鸯纹菱花式镀银铜镜

铜镜是中国古代

青铜艺术中的灿烂瑰宝,

中国铜镜素以

“装饰繁缛、制作精美”著称于世。

各朝各代对铜镜艺术均有创造,

古朴、灵巧、华丽、素雅,

制作工艺更是各有千秋。

小如一面铜镜,

经历了怎样悠长的岁月?

本文将带你走进铜镜的前世今生。

铜镜,

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

光亮的一面为镜面,

反面中央设钮以穿绦带便于手执使用。

镜背素面外,

大多数铸有图案和铭文,

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铜镜最早出现在商代,

多为祭祀的礼器;

在春秋战国至秦时期,

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

到西汉末期,

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

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古代女子出嫁时,

铜镜是必不可少的嫁妆,

在成婚之日,

新娘要向铜镜和玉行跪拜大礼,

拜镜表示求平安,

拜玉表示求子(因“玉”与“育”谐音)。

海兽葡萄纹铜镜

天圆在中国古代是丰满、

完整、吉祥、美好、富足的象征,

在汉语中团圆、圆满是祥和的词语。

因此,

圆形镜一直是铜镜的重要形式。

方形是圆形之外

中国古镜中最常见的造型,

大部分方形镜为正方形,

也有极为罕见的长方形造型。

唐 海兽葡萄纹铜镜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

唐代铜镜手工艺人

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造型艺术影响,

在铜镜制作中打破了传统的造型,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形镜,

成为铜镜中的一道绚丽风景。

宋代受祟古风尚的影响,

铸出了别具一格的鼎形、盾形、

钟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等铜镜。

异形除了常见的几种类型,

中国古镜中还有

带手柄镜、八⁠边形、亚字形、

云板形、鸡心形等造型。

花瓣形铜镜

古人为方便使用,

古镜尺寸大多小而薄,

除特殊的外,一般为100至150毫米,

大的在150至230毫米间,

小的在100毫米以下;

小于50毫米、大于300毫米为罕见镜种。

⁣重量一般在几十克至三四百克之间,

极少数达700-800克。

双鹤江崖海水纹葵花式镀银铜镜

古镜的种类和纹饰大致上有战国镜,

包括素面镜、几何纹镜、

植物纹镜、动物纹镜、特殊工艺镜等;

洛阳针织厂住宅楼3943号战国墓镶嵌琉璃珠六山镜

特色:制作工艺罕见

传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金银错狩猎纹镜

特色: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传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嵌玉琉璃镜

特色:制作工艺罕见

汉镜,包括蟠螭纹镜、

连弧纹铭文镜、草叶纹镜、重圈铭文镜、

四乳禽兽镜、规矩镜、变形四叶纹镜神兽镜、

画像镜、夔凤、龙虎纹镜等;

洛阳吉利区炼油厂689号西汉墓长贵富草叶镜

镜铭

长贵富,乐毋[无]事,日有憙,长得所喜,宜酒食。

洛阳车站公安分局宿舍楼267号新莽墓永始二年(前15年)四神博局镜

特色: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纪年镜

洛阳烧沟60号新莽墓几何纹博局镜

特色:纹饰罕见

洛阳岳家村30号唐墓出土东汉王公王母神像镜及拓本

请注意:镜背上有东王公、西王母的形象

唐镜,包括四神十二生肖镜、

瑞兽镜、瑞兽葡萄镜花鸟镜、瑞花镜 、

神仙人物镜、特种工艺镜、瑞兽鸾鸟镜、

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等;

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彰显着大唐盛世的气度与荣耀,

恰如唐诗中的经典名句: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洛阳龙门站前广场唐墓神兽铭文镜

偃师杏园唐会昌三年(843年)李郁墓瑞兽铭文镜

洛阳庞家沟机制砖瓦厂出土飞天镜

偃师新庄唐长安三年(703年)张盈墓金银平脱花鸟镜及局部

偃师杏园唐大历十年(775年)王嫮墓金银平脱三雁镜

偃师杏园唐大历十三年(778年)郑洵墓金银平脱对鸟镜

洛阳涧西矿山机械厂唐兴元元年(784年)陈曦墓镶嵌螺钿人物花鸟镜

宜阳县王沟村唐大历二年(767年)牛子珍墓八瑞兽葡萄镜

偃师杏园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景由墓盘龙镜

宋镜,包括素面镜、

铭号镜、花卉镜、神仙人物镜、

八卦镜、吉祥铭文镜等;

宋镜多以花卉、树木为创作题材,

显示出宋人寄情于自然的闲适与恬淡。

宋 六瓣飞天铜镜

北宋墓折枝牡丹纹镜

北宋墓娑罗树镜

宋代铜镜

金代铜镜则有瑞兽镜、

双鱼镜、盘龙镜、历史人物镜、

植物花卉镜、素面镜;

金代铜镜纹饰,

以仿造汉、唐、宋三代铜镜的图案为多,

也有一些新图样,

其中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多,

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最为流行。

金代铜镜

元、明、清时代​的铜镜,

由于铸镜业趋于衰落,

除形制变化较多,有柄铜镜多见,

图案、纹饰绝少创新,

纹饰简略粗狂。

元代铜镜

元代铜镜多采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

但纹饰已渐粗略简陋。

这一时期的铜镜有缠枝牡丹纹镜、

人物故事镜、双龙镜、

“寿山福海”铭文镜、素面镜等,

明代福寿双全大铜镜

到明代以后,

铜镜就逐渐被玻璃镜取代了。

清康熙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铜镜

古代铜镜除了高超的艺术性外,

还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古人的观念中,

铜镜被普遍认为具有避邪消灾的作用。

例如汉代铜镜铭文中就常见

“去不祥”、“辟不祥”、

“避去不祥”的辞句。

由于⁠对铜镜的迷信,

人们还常常用镜子来预卜吉凶,

文献中称为“镜听”。

“镜听”起源于何时,今天已无法得知,

但从一⁣些资料看,

早在唐代以前就已非常普遍。

唐代大诗人王建的《镜听词》,

就是写一个贫家妇女凭“镜听”

来占卜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归期和吉凶。

古人对镜子的崇拜,

在今天的一些民俗中也还有遗留,

例如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

人们常常在自家的大门上

镶嵌或悬挂一面明镜,

据说它可以“避邪驱鬼”。

在古代,

铜是普通人家遥不可及的器物,

而铜镜更是有钱人家才有的珍贵器物。

在现代,

朱炳仁想把有深远美意的铜器,

通过现代时尚的表现手法为生活增添美感,

让铜重新回归到中国人的家庭和生活中。

「朱炳仁•铜」流年芳华手柄铜镜

于是,「朱炳仁•铜」也制作了一把手柄铜镜。

中国人的镜子情结自古就有,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是闺阁女子的情与思,

“以铜为镜,正衣冠”

是士大夫千年的行事准则。

流年芳华手柄铜镜清新别致,

体现铜艺日用之精美,

有心照不宣、心心相印的美好寓意,

整体造型线条流畅,

做工精巧、刀刻清晰、精致美观,

既可实用,又能欣赏。

「朱炳仁•铜」天鸡天福鸡缸杯

大家记得创造中国古瓷世界

拍卖纪录2.8亿的鸡缸杯么?

没⁢错,就是它。

当时拍得者用它喝了一口茶引得众人惊羡不已。

殊不知,鸡缸杯本是一款酒杯。

如今,中国铜工艺大师设计的铜铭文鸡缸杯,

更是让人唾手可得。

鸡缸杯外形端庄婉丽,

质感厚重,杯底的纹饰,

取材故宫传统天鸡藏品图案,

寓意天鸡报晓,大吉大利。

精巧细致,手感舒适,

采用无铅仰菌铜,

天然24小时仰菌,

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安全卫生。

「朱炳仁•铜」大圣腾云套装碗

大圣儿童套装碗,

在光洁的碗底刻画着身披大圣战袍的悟空,

既有铜器的深远的美意,

又能用在日常之中,

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