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2-16 09:5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些天,有茶友过来咨询。
闲聊起一件事。
“之前同事拿了款2012年的贡眉饼给我喝,2012年存到现在的贡眉饼,350克的。感觉有点不靠谱,您怎么看?那时有吗?”
将时光拉回到11 年之前。
在2012年那会儿,白茶开始压饼了吗?
有,但是压饼规模数量,远远不如今天。
从基础逻辑上,2012年那会儿,肯定也是有厂子在做白茶饼。
但当时产量很小,能够存下来的就更少了,所以喝白茶,不建议盲目去赌自己的运气。
假设年份真实,品质出彩,2012贡眉饼放到今天,很是稀缺。
懂行情的人,早已不舍得随便泡开喝。
怎会轻描淡写,随便就将它放在办公室当口粮茶,大方分享?
这种小概率事件,当然是不要轻信为好。
言归正传,对于这位茶友的疑惑,解决起来不难。
遇到一款不知底细的老白茶,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喝时,建议先检查这5点。
《2》
一、看饼面颜色。
看到茶饼实物后,重点观察叶片颜色。
整饼茶呈现为咖啡色系、黑褐二色为主的,别喝。
虽然受到季节因素影响,秋季秋高气爽,白露之前白昼气温尚暖,日照充足,叶片偶尔会留下几点晒褐、晒红的晒斑。
但茶青鲜叶的整体颜色,依旧以绿为主。
经过萎凋、干燥,制出散茶后,白茶本色不会改变。
长在茶树时是什么样,做出成品后大致颜色不会相差太多。
后期再历经蒸压、包揉、塑形、压紧、烘干后,饼茶叶片除了会因为少部分叶绿素流失,看起来叶片微微偏向黄绿(绿中带黄),其余地方也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久存陈化状态下,密封干燥保存的白茶,叶片颜色不会贸然更改。
虽然,自然陈化时,白茶叶片色彩饱和度会逐渐下降。
从葱绿嫩绿,变成深绿灰绿,再加深成暗绿苍绿。
但是不会从绿转红,从绿转黄,从绿转黑,出现180度大转弯。
所以,当你看到整体色系单一,偏黑偏褐的2012贡眉饼,或者其它年份的老白茶时,多加小心总没错。
《3》
二、看茶叶用料。
近些年,白茶市场发展很快。
十年之前,十年之后,已经产生翻天覆地改变。
将时光倒流回到过去,当时做白茶,没有现在那么精细。
和白毫银针、白牡丹比,寿眉贡 眉没那么值钱。
采茶时,采得粗枝大叶、茶梗粗长、叶片宽大,也是正常。
而到了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
2018年5年,白茶新国标正式实施后,贡眉寿眉已经分了家。
在此之后,贡眉强调以群体种茶树(即有性繁殖的菜茶)为原料,逐渐变得小众。
加上,随着白茶市场行情的一路看好。
今天的福鼎茶农做寿眉,原料已经不会像过去采得那么粗。
相反是精致细巧许多。
当你需要判断,这饼2012贡眉饼的年份是否真实时,从原料细嫩程度,可见一斑。
《4》
三、看茶饼松紧度。
2012年那会儿,白茶压饼还处于起步期。
在当年,将白茶散茶压成饼的情况,远不如今天常见。
在当年,从事白茶加工生产的人,远不如今天多,从茶厂的注册数量就能看得出来。
在当年,有相当一部分制茶师,刚开始摸索尝试白茶压饼,压饼技术不如今天成熟到位。
用现在的眼光再去看待当年压出来的茶饼,要想找到压饼厚薄均匀、松紧程度适中的茶饼,难度很高。
当你拿到一饼早期生产的老白茶时,建议拿在手上多掂量一番。
如果发觉,整块茶饼很紧实。
类似高度压缩的石头饼,又硬又紧。
撬茶时,哪怕费了很大力气,只能勉强撬下部分碎屑。
很显然,这种茶饼即便年份真实,也会因做工差劲,大幅度拉低自身品质,不值得喝!
《5》
四、凑近闻闻茶香。
早上刚看到网上有茶友感慨。
“为什么喝黑茶时,闻着总感觉是一股地下室的味道?”
这里提到的对象,虽然是黑茶,但照搬到老白茶身上,也算适用。
因为,久存多年后,但凡是从一款茶身上闻出了难闻怪味。
无一例外,这样的茶叶肯定是存坏变味了。
变质老白茶的常见怪味,难以尽数。
闻起来气息沉闷的仓味、闷味、泥味、灰尘味、地下室味;
闻起来变质明显的烂树叶味、沤味、酸臭味;
闻起来一言难尽的霉味、植物腐朽味……
这样的变味老茶,光是闻一闻味道就已经让人倒足胃口,何谈放心喝茶?
一款值得喝的老白茶,不管它是3年陈,还是13年陈,茶香必然是馥郁清晰的,药香陈香明显。
要是闻着没有半点茶香,反而是怪味多多。
这样的怪味茶,要来又有何用?
《6》
五、看汤色深浅明暗。
从外在条件判断一款老白茶能不能喝?除了看干茶,闻香气外,还可以观察汤色。
好茶汤色,清一色要求清澈、透亮、有光泽感。
对老白茶来说,它还有一点特殊要求。
茶汤颜色泡出来后,汤色不能发红、发暗。
在没有长时间闷泡、反复熬煮加热,导致茶汤严重氧化变色前提下。
当你发现,一款老白茶泡出来的汤色,呈现为浓油赤酱的“红汤”。
汤色红,黄绿汤色消失不见。
茶汤暗,没有任何透亮感,照一束光线过去,根本不透光。
甚至于,茶汤还隐约有浑浊混沌感。
这种发红发暗的老白茶,工艺缺陷与后期存坏变质的嫌疑很大。
毕竟,白茶的发酵程度轻微。
即便后期存放储存多年,也不会让老白茶的发酵程度大幅度增加。
所以,当老白茶泡出比红茶还要红的汤色,肯定有猫腻。
《7》
因为早期的白茶,压饼比例不多。
2012年那会儿,白茶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生产量有限,能留到今时今日的老茶饼,假多真少。
也难怪,那位茶友在喝茶之前,会特意过来咨询了。
过去这几年,白茶很火。
早年间生产、保留、顺利仓储下来的老白茶,历经多年市场消耗后,存量肯定是逐年递减。
年份越老的白茶,保留下来的数量自然越少。
那些动辄十几年陈的高龄老茶,许多有经验的老茶客在看到它们的第一时间,就已心生怀疑。
这么老的白茶,价格很贵吧?
这款白茶放了这么些年,没有存坏吧?
平时很少喝超过7年的白茶,不知道它是不是做旧的?
上述猜想与顾虑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
遇到一款让你感觉不放心、不敢随便喝下肚的老白茶。
多留心分辨一二,确认品质,更能放心饮茶!
白茶国标只约束新白茶,管不了老白茶?所以老白茶是三不管地带?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从新白茶到老白茶,白牡丹的香气会有哪些变化?要比老白茶更好?
二十年陈的老白茶,没有药香,那这个年份的白茶是正常老白茶吗?
国标允许白茶出现红张,为什么有红色的老白茶,还是做旧老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