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打造夏日茶席:清凉感十足的布置技巧指南

发表时间: 2024-05-14 09:51

打造夏日茶席:清凉感十足的布置技巧指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天下午在喝今年的一级白牡丹时,重新摆置一番茶席。

原本在阳台的那张大茶桌,铺垫着一层防水的浅灰桌布。

往上面摆上一张简简单单的藤篾编成的四方茶盘后,浅灰与藤黄,立马有了撞色效果。

茶器方面,依旧是混搭。

主泡⁩茶器,用的是青花盖碗。

碗身上绘着传统的九秋之菊,飘逸的笔法,罩上微带两分鸭蛋青的仿古釉。

将其摆到藤编茶盘后,立马便有了宁静致远,淡泊清逸的氛围。

公道杯,还是按老规矩,选纯透明的玻璃款式。

不过比起常见的“直肠直肚”的常规款式,特意找了个杯型高挑的一起搭配,更突出飘逸感。

喝茶的杯子,用的是草木灰釉的主人杯。

远看,素白中微微泛着浅灰。

将三者组合在一起,再移来一瓶水培绿叶植物,整个席面看着清清爽爽。

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了几分初夏微凉。

现代的茶席,含义很广泛。

即,品茶时营造的清净、雅致、优雅空间氛围。

布置出一番舒心的小天地后,泡茶品尝更悠游自得。

立夏过后,暑热逐渐酝酿,天气日渐热起来。

普通茶客在家喝茶时,该如何布置夏日清凉风的茶席?不同的茶具又该怎么搭配?

今天这篇,且来浅聊一二。

《2》

“经典的白瓷永不⁠过时。”

茶圈里,白瓷茶具几乎是茶客标配。

经典实用, 百搭适配。

素白的瓷,釉面光滑紧密,除此外没有其余修饰。

夏天喝新茶时,最简易的茶席布置,便是选白瓷盖碗泡茶。

先找一小块茶盘,竹木的、藤编的、海棠玻璃带实木包边的,都行。

摆上白瓷盖碗,再搭上玻璃公道杯。

主人杯,也可选同色的白瓷杯。

简简单单,便能完成搭配。

茶桌上的白瓷茶器,好比夏季衣柜当中的白衬衫、白T恤、白裙子,搭配起来很轻松。

不管和什么茶搭在一起,色彩都是和谐的。

素净的瓷白色,能衬托干茶、映衬汤色。

将干茶倒入盖碗后,细嫩叶片的灰绿青葱,能观察得一清二楚。

细说来,看着同样都是“白”,但白瓷盖碗能分出许多不同。

甜白、象牙白、羊脂玉白、 月牙白、青白等。

不论是哪种程度的白,干净纯粹的白瓷茶具,釉面光润,不吸香、不吸味。

品茶也好,试茶也罢,都是日常茶桌上经典之选!

《3》

“青白色系的影青瓷,颇具宋代风华。”

和素色白瓷比,影青瓷更多了一分风雅。

影青茶器,包括影青盖碗、影青主人杯、影青壶承等,它们的颜色介于青白之间。

又称隐青、映青、罩青等。

制瓷历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从唐朝已经奠定。

南方产瓷,青瓷为主。

北方产瓷,白瓷居多。

直到景德镇烧出青白瓷后,凭借独特的烧制成色闻名。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换了一个新年号。

同年,赵恒在检查御瓷贡品时,有了惊喜发现。

他看到有一件瓷器,胎骨洁白,但釉色却白里透青,好似天然美玉般,顿时龙颜大悦。

将当时的年号,赏给了当时的昌南镇。

从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沿用至今。

而这件白里透青的器物,便是影青瓷。

清新秀美,温润如玉,冰肌玉骨的影青茶器,拥有极高的文人审美,也是宋朝制瓷历史的一大创举。

夏日里,选一个碗身圆润,手感轻便,釉色素洁的影青盖碗泡当年的高山银针。

那一抹清爽素雅的青白色,自带宋代风华。

添置在茶桌上,似一缕大宋朝的清风吹拂,尤为秀雅。

《4》

“青花盖碗拥有百搭适配性。”

青花瓷,是传统瓷器里的经典。

元明清时期, 达到工艺巅峰。

青花瓷器的制作,不外乎是用氧化钴做颜料,于胎上绘画,再施加透明釉,经过高温一次烧制成型的釉下瓷。

青花料(氧化钴)的产地不同、含铁含锰量不同,以及将青料买回去后,各家的提纯配比也有区别。

所以,最终烧‏制出来的青花器物,成色万千。

深蓝、浅蓝、淡蓝、蓝得偏黑、​蓝得泛紫等,不同青花发色效果都有呈现。

夏日的茶席,色彩搭配上适宜用浅色。

喜欢青花茶器的茶友,不妨挑一个颜色浅一些的青花盖碗,搭配其它茶具一起使用。

近期村姑陈钟爱用的青花盖碗,当属冰莲盖碗。

拿起盖碗,看到它的第一眼,大家是否能看出不一样?

它的青花发色尤为清新、清雅、灵动、轻快,好似一朵天山雪莲绽放,所以专门给它取了爱称,叫做冰莲。

夏天到了,天气正热。

选上这么一只发色清新的盖碗泡茶,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它的颜色,不是普蓝、深蓝、靛蓝,而是更清新、更透的蓝。

能让人联想到,冰清玉洁、深山冰泉、雪山冰莲等,观感极度舒适清新。

光是肉眼瞧着,也能感到缕缕轻快。

一旁再搭配同色系的青花冰莲主人杯,便是夏日泡新茶的最佳适配工具。

᠎《5》

“浅色系柴烧茶‍器,与夏天更般配。”

提到柴烧,在很多茶友眼中,柴烧的美太粗矿。

秋冬季喝风格沉稳的老茶时,用上柴烧,还算应景。

夏天到了,还是选点小清新风格的茶具更合适。

其实,照这么想,有些误会了柴烧。

柴烧本身,是一种自然美学。

柴烧盖碗、柴烧壶、柴烧主人杯的质地表面,除了拥有天然落灰釉、火痕、玻化效果、微小开片外,还拥有无尽的自然美。

烧一次柴烧,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永远也不会撞款。

天然柴烧期间,木柴当中的灰烬飘入器皿内,在高温下灰烬融化,形成丰富的落灰纹。

从而,创造出千器千面的形状。

由于柴烧的纹理美感,并非人为有意识操控,而是借助火与柴等自然因素,合力形成。

无形当中,便有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味道。

漫长的夏日里,将生活节奏放慢,泡上几杯茶消磨时光。

选拥有自然朴素美的柴烧器物,更有助于我们感知好茶的本真之味。

现在市面上的柴烧作品,种类很多。

单论最终烧出的成色,深浅就有明显差别。

夏季喝茶时,选一个颜色素净的浅色系柴烧盖碗,搭上新买的棉麻茶服。

两两组合,便拥有了轻松悠闲的味道。

《6》

夏日氛围的茶具,以浅色、素色为宜。

当然,也可以尝试不一样的撞色。

比如,选豇豆红。

初夏时节,树梢间的叶子们,肥厚油润,层层叠叠。

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好似把那浓酽的绿,泼入眼里。

满目青翠,生机勃勃。

坐在攀满葳蕤绿藤植物的小院,摆上桌椅。

随后在一片“无尽绿”的背景色里,放上一个颜色粉嫩的豇豆红盖碗。

高温红釉瓷器里,豇豆红有别于祭红、郎红,颜色更显柔美。

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细细欣赏豇豆红的釉面成色,在釉层与釉层之间,拥有片片桃花那般晕染出来的无尽美感。

五月初夏, 绿肥红瘦。

选一只拥有文艺气息的豇豆红盖碗泡茶,能让人重回阳春烂漫的三月天。

碧绿配浅红,也是不错的茶席配色!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