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31 15:32
1943年,南怀瑾25岁,决定前往峨眉山大坪寺闭关。在那里,他开启了修行生活,潜心研读经典,与世隔绝。当年的峨眉山,堪称仙界。
3年后,出关重返人间。下山后,南怀瑾慢慢养成了吸烟的习惯。
经历了三年的闭关生活,南怀瑾发现自己的嗅觉异于常人,能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
比如远处行人的汗臭味,隔壁座化妆女人的胭脂味。
有一次实在受不了,就顺手拿起一根烟,想借助烟味驱散这些气味。
想不到效果还挺好,久而久之,手指夹着烟,就成了南怀瑾的招牌动作。
不过据南老自己说,他抽烟并不进肺,烟气只是在嘴里转个圈就吐出来了。
南怀瑾也多次叮嘱年轻人不要学他抽烟,因为抽烟对身体有害,也会妨碍人入定。
南怀瑾自称佛教徒,也拜过很多高僧为师,比如虚云老和尚。
虽然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明确禁止抽烟,但抽烟并不利于修行。
据佛典记载,香烟为魔力所化之物,吸食者会逐渐损坏慈悲心。
南怀瑾毕竟不是出家人,抽烟并不有损威仪,最多只是习惯上的小瑕疵。
相比他作出的贡献,吸烟可以说是瑕不掩瑜。
而且,南怀瑾从教数十年,多次到美、日、欧洲等地讲学,门生故旧无数,想要降服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自己做人就不能太中规中矩。
在他3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一句诗歌以表明志向:
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年轻人想学他抽烟也未尝不可,但是能学习他的志向,那就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