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邻居房屋遭大火,有钱人行为引争议

发表时间: 2024-11-12 20:00

邻居房屋遭大火,有钱人行为引争议

火烧凤凰楼

在那大清国年间,江南有个叫临水镇的地方,镇上有个有钱人,名叫赵富贵。

这赵富贵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家中良田千顷,金银满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他住在一座雕梁画栋的大宅子里,宅子后面还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凤凰楼,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甚是气派。

赵富贵这人吧,别的都好,就是有个毛病,爱占小便宜,还霸道得很。

镇上的百姓都对他敬而远之,谁也不想和他打交道。

偏偏赵富贵的邻居,是个穷秀才,名叫李文远。

李文远家里一贫如洗,就靠着几亩薄田和给镇上的私塾教书勉强度日。

他住的房子虽然破旧,但胜在清幽,能让他安心读书。

这天,赵富贵在自家花园里闲逛,一眼就瞅见了李文远那座破旧的房子。

他心里盘算着,如果把李文远的房子买下来,再把凤凰楼扩建一番,那自己的宅子不就更加气派了吗?

想到这里,赵富贵嘴角勾起一抹奸笑,他立刻吩咐下人,去把李文远找来。

李文远听说赵富贵找他,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赵富贵这人没好事,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进了赵家大门,李文远就被带到了一间富丽堂皇的客厅里。

赵富贵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一脸得意地看着他。

“李文远啊,你这房子,我看上了。”赵富贵开门见山地说。

李文远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他赶紧说道:“赵老爷,我这房子虽然破旧,但也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我可不能卖啊。”

赵富贵一听,脸色一沉,说道:“哼,不卖?

可由不得你。

我赵富贵看上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你要是还不同意,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文远一听,心里又惊又怒,他知道赵富贵这人说到做到,自己要是不同意,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离开了赵家。

回到家中,李文远坐在破旧的桌子前,愁眉不展。

他的妻子王氏见他这样,便问道:“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李文远叹了口气,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氏。

王氏一听,也是吓得脸色苍白,她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赵富贵这人,咱们可惹不起啊。”

李文远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实在不行,咱们就搬走吧。

虽然舍不得这祖宅,但总比丢了性命强啊。”

王氏点点头,同意了李文远的想法。

他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地方。

然而,赵富贵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

第三天一大早,他就带着一群家丁,闯进了李文远的家。

李文远和王氏见状,吓得赶紧往外跑。

赵富贵却哈哈大笑,说道:“你们还想跑?

今天不把房子交出来,你们就别想走了。”

说着,赵富贵就指挥家丁们动手。

李文远和王氏拼死反抗,但哪里是这些如狼似虎的家丁的对手。

不一会儿,他们就被打翻在地,房子也被赵富贵的家丁们强行占了。

赵富贵看着被抢来的房子,得意洋洋地说道:“哼,这下我的凤凰楼就可以扩建了。”

然而,赵富贵并没有得意太久。

当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就把他的宅子烧了个精光。

赵富贵从睡梦中惊醒,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吓得魂飞魄散。

他赶紧穿上衣服,往外逃去。

大火整整烧了一夜,等到天亮的时候,赵富贵的宅子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站在废墟前,心如刀绞。

要知道,这座宅子可是他花了大半辈子心血才建成的啊。

就在这时,李文远和王氏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他们看着赵富贵的惨状,心里没有一丝同情。

李文远冷冷地说道:“赵老爷,这就是你强买强卖的下场。”

赵富贵一听,气得浑身发抖。

他指着李文远说道:“你……你这个穷秀才,竟敢这样跟我说话。

我要告你,我要让你坐牢。”

李文远却毫不在意地说道:“你去告吧,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倒是你,赵老爷,你强买强卖,还纵火烧房,我看你才应该坐牢。”

赵富贵一听,气得差点晕过去。

他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镇上的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对着赵富贵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赵富贵,平时就霸道得很,今天总算是遭到报应了。”

“是啊,他强买强卖,欺负了多少人啊。

今天这场大火,烧得好啊。”

赵富贵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心里更加气愤。

他站起身来,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瞪了李文远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

李文远看着赵富贵的背影,心里一阵痛快。

他知道,这次虽然自己失去了祖宅,但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他拉着王氏的手,说道:“咱们走吧,去找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

王氏点点头,跟着李文远离开了。

他们来到了镇上的另一头,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日子依旧清贫,但他们的心情却比以前好了许多。

然而,赵富贵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咽不下这口恶气,决定要报复李文远。

他暗中派人打听李文远的下落,想要找机会对付他。

这天晚上,李文远正在家中读书。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李文远放下书本,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小乞丐,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上去十分可怜。

“请问,这里是李文远先生的家吗?”小乞丐问道。

李文远点点头,说道:“我就是李文远,你找我有事吗?”

小乞丐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李文远,说道:“这是一位好心人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这封信很重要,你一定要看。”

李文远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李文远先生,我是赵富贵的管家赵福。

我知道你对我家老爷心怀怨恨,但我希望你能放下恩怨,不要和他计较。

我家老爷已经决定,要把宅子的废墟重新建起,但他不希望再有人从中作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找一处新的宅子,让你和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

希望你能三思。”

李文远看完信,心里一阵冷笑。

他知道,这是赵富贵的诡计,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威胁他。

但他并没有害怕,而是把信撕得粉碎,扔在地上。

“告诉他,我李文远不是被吓大的。

他想要报复,尽管来就是了。”李文远冷冷地说道。

小乞丐见状,吓得赶紧离开了。

李文远关上门,回到屋里继续读书。

他知道,自己虽然是个穷秀才,但也有着读书人的傲骨。

他绝不会向赵富贵这种人低头。

第二天,镇上的人们都在议论着赵富贵的宅子。

据说,他已经开始派人清理废墟,准备重新建宅了。

而李文远呢,则像没事人一样,依旧在私塾里教书,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这天傍晚,李文远从私塾里回来。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远处升起一股浓烟。

他抬头一看,只见赵富贵的宅子方向火光冲天,原来是一把大火又烧了起来。

李文远心里一惊,他知道,这次赵富贵肯定是来者不善。

他赶紧跑进屋里,把王氏叫了出来。

两人刚跑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家丁正朝着这边跑来。

李文远知道,这些家丁肯定是赵富贵派来对付他们的。

他拉着王氏的手,拼命地往前跑。

然而,他们刚跑出不远,就被家丁们追上了。

家丁们把他们团团围住,领头的家丁恶狠狠地说道:“哼,李文远,这次你跑不了了。

我家老爷说了,要让你尝尝被烧死的滋味。”

说着,家丁们就点燃了火把,准备把李文远和王氏烧死。

李文远看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心里一阵绝望。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李文远抬头一看,只见一群骑着快马的官兵冲了过来。

官兵们手持长枪,对着家丁们一阵猛刺。

家丁们见势不妙,吓得赶紧四散奔逃。

李文远和王氏趁机跑了出来,他们看着眼前的官兵,心里一阵感激。

领头的官兵下马走到他们面前,说道:“李文远先生,你不要害怕。

我们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的手下,特地来调查赵富贵欺压百姓一案的。

我们已经掌握了他的罪证,今天就是要来抓他的。”

李文远一听,心里一阵激动。

他没想到,朝廷竟然会派人来调查赵富贵。

他赶紧说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赵富贵这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请大人一定要为民除害。”

钦差大臣的手下点点头,说道:“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秉公执法,绝不让任何人逍遥法外。”

说着,官兵们就押着家丁们,朝着赵富贵的宅子方向去了。

李文远和王氏看着官兵们的背影,心里一阵痛快。

他们知道,这次赵富贵总算是遭到报应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官兵们赶到赵富贵的宅子时,却发现大火已经烧得无法控制了。

他们想要扑灭大火,却发现火势太猛,根本无法靠近。

钦差大臣的手下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心里一阵无奈。

他知道,这次肯定是抓不到赵富贵了。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从大火中冲了出来。

这人浑身是火,跑得飞快,就像是被火精附体了一般。

官兵们见状,吓得连连后退,谁也不敢上前。

只见那人跑到李文远和王氏面前,猛地停下脚步,然后一头栽倒在地,不动了。

李文远和王氏定睛一看,认出这人竟是赵富贵的管家赵福。

他们心里一惊,不知道赵福为何会浑身是火地从大火中跑出来,又为何会死在他们面前。

就在这时,大火中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

李文远和王氏循声望去,只见赵富贵正站在凤凰楼的废墟上,双手挥舞着,仿佛是在求救。

然而,火势太大,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了。

李文远看着赵富贵的惨状,心里没有一丝同情。

他知道,这是赵富贵自己作孽的结果。

他拉着王氏的手,说道:“咱们走吧,别看了。”

王氏点点头,跟着李文远离开了。

他们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看着远处熊熊燃烧的大火,心里一阵感慨。

李文远说道:“没想到,赵富贵这恶霸,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王氏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赵富贵这恶霸,总算是遭到报应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他们来到一处山脚下,看见有一座破旧的庙宇。

李文远说道:“咱们去庙里避避风吧,这火估计得烧一阵子。”

王氏点点头,跟着李文远走进了庙宇。

庙宇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尊破败的神像。

李文远和王氏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下,然后静静地等待着大火熄灭。

然而,他们等了很久,大火都没有熄灭的迹象。

李文远看着外面的火光,心里一阵烦躁。

他站起身来,说道:“我出去走走,透透气。”

王氏点点头,说道:“你小心点,别走远了。”

李文远应了一声,然后走出了庙宇。

他来到一处山坡上,看着远处的大火,心里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正朝着他跑来。

老头跑到李文远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小伙子,快……快跑吧,那火……火里有鬼啊!”

李文远一听,心里一惊。

他看着那老头,问道:“大爷,你说什么?

火里有鬼?”

老头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刚才看见那大火里,有几个浑身是火的人影在跳舞。

那……那肯定是鬼啊!”

李文远一听,心里更加害怕了。

他知道,这肯定是赵富贵和那些被他害死的人,化成的厉鬼来索命了。

他赶紧说道:“大爷,那咱们赶紧跑吧。”

说着,李文远就拉着老头的手,往山下跑去。

他们跑了一会儿,就看见王氏正站在庙宇门口焦急地张望。

李文远喊道:“娘子,快跑吧,那火里有鬼啊!”

王氏一听,吓得脸色苍白。

她赶紧跟着李文远和老头,一起往山下跑去。

他们跑了很久,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才停下来。

三人坐在一处草地上,喘着粗气。

李文远说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咱们总不能一直这样跑下去吧。”

老头叹了口气,说道:“唉,这赵富贵作恶多端,肯定是惹恼了神仙。

咱们得找个道士,来做法驱邪才行。”

李文远一听,觉得有理。

他说道:“那咱们去哪里找道士呢?”

老头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在镇子东边有一座道观,里面住着一位高人。

咱们去找他,说不定能解决问题。”

李文远点点头,说道:“那咱们赶紧去吧。”

说着,三人就起身往镇子东边走去。

他们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座道观前。

道观大门紧闭,看起来十分冷清。

李文远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小道童来开门。

李文远说明来意,小道童说道:“你们来得正好,我师父正在做法。

你们跟我来吧。”

说着,小道童就领着三人走进了道观。

他们来到一处大殿前,只见一位身穿道袍的老道士正站在大殿中央,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

李文远三人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老道士做法。

过了一会儿,老道士收起法器,说道:“你们是何人?

为何来此?”

李文远赶紧上前,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道士。

老道士听完,叹了口气,说道:“这赵富贵作恶多端,惹恼了天怒人怨。

如今他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李文远一听,赶紧说道:“道长,那咱们该怎么办?

那火里的鬼,会不会来找我们?”

老道士摇摇头,说道:“你们放心,那火里的鬼,只是赵富贵和那些被他害死的人的怨念所化。

只要你们心存善念,不做亏心事,他们是不会来找你们的。”

李文远一听,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

他说道:“那……那道长,我们就不打扰您了。”

说着,李文远三人就告别了老道士,离开了道观。

他们回到镇上,找了一处新的房子住下,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赵富贵的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文远和王氏都会听到一阵阵凄厉的哭声和惨叫声。

他们知道,这是赵富贵和那些被他害死的人的怨念在作祟。

为了驱散这些怨念,李文远和王氏开始四处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救济穷人,修建庙宇,为那些死去的人超度亡魂。

渐渐地,那些凄厉的哭声和惨叫声越来越少了,李文远和王氏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多年后,李文远和王氏已经白发苍苍。

他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下的余晖,心里感慨万千。

李文远说道:“娘子,没想到咱们这一生,竟然会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

王氏点点头,说道:“是啊,但咱们始终心存善念,没做过亏心事。

所以,咱们才能平安度过这一切。”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静静地坐在院子里,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而赵富贵的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这天儿,老李家两口子正坐在自家的小院儿里,晒着大太阳,手里拿着刚烙好的苞米面大饼子,就着咸鸭蛋,吃得那叫一个香。

老李头儿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跟老伴儿唠着家常。

“你说这日子啊,过得是真快,眨巴眨巴眼睛,咱俩都老了。”老李头儿感慨道。

“可不是嘛,这时间过得比那黑龙江的水流得还快,一转眼,孩子们都成人了,咱们也到了享福的时候喽。”老伴儿笑着回应。

正说着呢,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吆喝起来:“乡亲们,注意啦,今儿个晚上,咱们村要在老槐树下头开大会,都来啊,有重要的事儿商量!”

老李头儿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老伴儿,你听没听着,要开大会,指定有啥新鲜事儿。”

老伴儿放下手里的碗筷,擦了擦嘴:“那咱晚上可得去瞧瞧,说不定是分地呢,或者是又有啥政策下来了。”

到了晚上,村里男女老少都聚在了老槐树下头,黑压压的一片人。

村长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个扩音喇叭,扯着嗓子喊:“乡亲们,今儿个找大伙儿来呢,是有个事儿得跟大伙儿商量商量。

咱村东边那块儿荒地啊,最近老有怪事发生,晚上能听到哭声,还有人说看见鬼火了。

这事儿吧,弄得人心惶惶的,咱得想个法子解决解决。”

一听这话,人群里立马炸了锅,纷纷议论起来。

“妈呀,这事儿可不小啊,咱村可从来没发生过这事儿。”

“是不是那块儿地有啥不干净的东西啊?”

“可不能让孩子晚上去那边儿玩了,太吓人了。”

老李头儿一听,心里也犯嘀咕,但转念一想,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啥没见过,不就是点儿怪事嘛,还能吓倒他?

村长接着说道:“所以啊,我琢磨着,要不咱请个先生来看看,是不是有啥说法。

二来呢,也得派人去那块儿地看看,到底是个啥情况。

大伙儿觉得咋样?”

人群里又是一阵议论,最后都点头同意了。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村长就托人从城里请了个风水先生来。

那先生穿着一身道袍,手里拿着个罗盘,一脸严肃地进了村。

到了那块儿荒地,风水先生左转右转,嘴里念念有词,最后停在一个地方,皱了皱眉:“这儿啊,怨气太重,得做法事驱驱邪。”

村民们一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风水先生摆了摆手:“别急,别急,待我今晚做法,明日便知分晓。”

当天晚上,风水先生在荒地中间摆了个法坛,点上了香烛,烧起了符纸,嘴里念念有词,一直折腾到半夜。

村民们都在远处看着,心里七上八下的。

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就都跑到荒地那儿去看结果。

只见风水先生一脸疲惫地坐在那儿,面前的火堆已经灭了,但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咋样了,先生?”村长着急地问。

风水先生叹了口气:“这事儿啊,难办。

那地方原来是个乱葬岗,死了不少人,怨气都聚在那儿了。

我昨晚已经尽力了,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村民们一起努力,多做善事,积德行善,慢慢化解那些怨气。”

村民们一听,都愣住了。

老李头儿上前一步:“那咱该咋做呢?”

风水先生想了想:“这样吧,咱村里可以建个祠堂,把无主的孤魂野鬼都供奉起来,逢年过节给他们烧烧香,让他们有个安身之所。

另外呢,大家平时多做些好事,别干那伤天害理的事儿,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村民们一听,都觉得这法子可行,于是纷纷点头同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齐心协力,很快就建好了祠堂。

每逢初一十五,大家都去祠堂里烧香祭拜,祈求平安。

老李头儿两口子更是带头做好事,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

说来也怪,自从建了祠堂,做了善事之后,那块儿荒地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

晚上再也没有哭声和鬼火了,村民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老伴儿也在一旁附和:“可不是嘛,咱村里人心齐,干啥都能成。

以后啊,咱还得继续做好事,积德行善,让咱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就这样,老李头儿他们村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那块儿曾经让人害怕的荒地,也变成了村里的风水宝地,种上了庄稼,年年丰收。

老李头儿两口子坐在自家的小院儿里,看着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玩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们知道,这都是积德行善的结果,以后啊,他们还得继续这么做下去,让这份善良和幸福传递给更多的人。

而那块儿荒地,也成了村里的一个传奇,每当夜幕降临,老一辈的人总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那段神秘而又温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