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为什么《卖油翁》最后一句会被教科书删除?揭秘背后原因。

发表时间: 2024-10-11 15:23

为什么《卖油翁》最后一句会被教科书删除?揭秘背后原因。

图片源自网络


欧阳修有一篇非常有名的古文,名《卖油翁》。


曾入选中学课本,成为人人必学的古文。


即使过了许多年,谈起《卖油翁》,诗词君依然记得那句“无他,惟手熟尔”,脑中依然会浮现卖油翁高高倒油的画面。


可是,你知道吗?


《卖油翁》被选入课本时,最后一句是删掉的。


删掉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删掉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1.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分教材无此句)


这是《卖油翁》的未删减全文。


故事很简单。‮


陈康肃,即陈尧咨,康肃是他的谥号。


陈尧咨特别擅长射箭,为此,他常常自夸。


有一次,他在家里的花园射箭,一个卖油翁放下担子,在旁边斜着眼睛看着他。


见他十发有八九发中了,卖油翁微微点头。


陈尧咨很得意,问卖油翁:“你也懂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很高超吧?”


卖油翁淡淡地说:“没什么别的原因,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很生气:“你竟敢轻视我的箭术?”


卖油翁毫不在意,说:“以我倒油的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了。”


于是,卖油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在葫芦口放置一个铜钱,用油勺往葫芦里倒油,油从铜钱口进入却不沾湿铜钱。


陈尧咨看呆了。


卖油翁淡淡地说:“我也没有别的技巧,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自己引为傲的技能,在卖油翁看来,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有些尴尬,打发卖油翁走了。


这就是卖油翁的故事,全文135个字,却寓意深刻。


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即使有长处,也不必傲慢自大,否则,会自取其辱。


2.


在我们的课本上,最后一句是: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翻开《欧阳修集》,《卖油翁》的最后一句是: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什么意思呢?


这一句话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一个是斫轮老手。


都是《庄子》中的典故。


庖丁是一位厨师,最擅长分割牛肉。


庖丁为文惠君分解一头牛。


他挥舞牛刀,手掌朝这儿一伸,肩膀往那边一顶,伸脚往下面一抻,屈膝往那边一撩,动作轻快灵活。


不一会儿,牛就解体了。


庖丁将屠刀刺入牛肉,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犹如音乐一般。


这一幕,看呆了文惠君。


一般人砍肉,都是直来直去,要不直接割筋肉,要么直接砍骨头。


如此一来,刀就会有损伤,难以为继,不能持久。


一般来说,一个好厨师,一年就要更换一把新刀,而一个普通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更换一把新刀。


而庖丁却不一样,他已经19年没有换过刀‍了。


宰牛19年,他解过完几千头牛,牛的构造已经映在心里了,他知道哪里有骨头,哪里好下刀。


筋骨结合的地方,刀都不曾碰到过,更何况牛骨头呢?


所以,他的刀用了19年,刀刃如初。


19年解过‭上千头牛,庖丁的好技术,也是熟能生巧,与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异曲同工。


而另一个斫轮老者,也是出自《庄子》。


春秋时期,有一位斫轮老人,叫轮扁,已经70岁了,技艺高超。


斫轮,即将木头制成车轮。


这一天,齐桓公召在看书,轮扁在堂下斫木做车轮。


轮扁问:您看的是什么书?


齐桓公答:寡人看的是圣人之书。


轮扁说:圣人还在吗?


齐桓公答:圣人已经死了。


轮扁说:这样看来,您读的都是糟粕而已。


齐桓公大怒:我读书,岂是你能随便议论的?你是何道理?说不出来,便难逃一死。


轮扁说:就用我斫轮的事来说吧。


砍削木材做轮子,榫眼砍得宽了就会松滑不牢固,砍得紧了就会涩滞而装不进去,不松不紧,才最得心应手。


这种奥妙说不出来,但却有技巧。可惜我儿子不能明白这个奥妙,也不能从我这里掌握这个技术。


所以,活了七十岁,还在砍轮子。


正如您读书,圣人已逝,难以言传的妙理也死了,如此说来,您说的圣人之书,不就是糟粕了吗?


轮扁的一番话让齐桓公哑口无言。


砍了七十年的木头,其中的妙理早已熟于心,熟于手,正是熟能生巧的意思。


庖丁解牛和斫轮老手,都是熟能生巧的经典案例。


欧阳修在《卖油翁》结尾,举这两个例子,强化观点,与文意十分契合。


3.


为什么教材会删掉最后一句话呢?


诗词君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事论事,印象更深刻,余韵更悠长。


《卖油翁》全篇都在讲陈尧资和卖油翁的对话,起到结尾处“唯手熟尔”和“康肃笑而遣之”都可见康肃的态度。


细细品味,余韵悠长,“康肃笑而遣之”和前面傲慢的态度形成对比,效果更强烈。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一个故事,“惟手熟而”的总结已经足够。


勉励学生勤学能生巧,熟手后不骄傲不自大,学习的同时,扩展视野。


故事在此处戛然而止,有留白之意,还能引发学生自己思考。


而“庖丁解牛”和“斫轮老者”是欧阳修自己的总结。


如若把这一句话加上,学生还要费时间去了解“庖丁解牛”和“斫轮老者”的故事,如此一来,卖油公与陈尧咨的故事就会弱化。


“惟手熟尔”也就会被弱化。


第二、庖丁解牛和斫轮老手所述道理与《卖油翁》主旨不尽相同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以“庖丁解牛”为例,讲述养生应当顺乎自然,方能游刃有余。


“斫轮老手”则是说明真正的道理不在书中,而在实践中。


欧阳修博古通今,提炼“庖丁解牛”和“斫轮老手”中熟能生巧的部分与《卖油翁》类比。


但如果是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学生,则容易被误解。


出于这两点考虑,所以,课本中选择了删除最后一句。





来源:“诗词世界”

作者:聂隐娘

编辑:伍希城、阿杰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