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3 20:28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这是沙僧的口头禅,作为一个求助达人,沙僧也成为了很多人调侃的角色,而在书中,沙僧的结局也不是很好,在取经结束后,只封了一个金身罗汉菩萨,距离佛遥遥无期。
那么沙僧为何没有成佛呢?沙僧在取经路上的“出工不出力”只是原因之一,其实根本原因,是在于观音和如来等人早已看透了沙僧的想法,根本不敢重用沙僧罢了,封他为罗汉已经是仁至义尽。
作为灵山集团的顶梁柱之一,观音菩萨是整个西游小队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她一手组建了我们所熟悉的西游小队,可以说她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后续西游计划是否能够成功,毕竟西游计划已经失败了足足九次。
从书中可知,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人加入的西游队伍,并不是第一支西游队伍,因为在沙僧的头上,已经挂了足足九个取经人的头骨,这代表起码在沙僧这里,取经队伍就已经失败了九次。
为了保证第十次取经计划可以成功,灵山集团也是下了血本,不仅派出了观音菩萨进行全程布局和守护、拿出了大量的法宝(唐僧的禅杖和袈裟、紧箍等),还调集了当时人间最强大的几个人物,作为唐僧的保镖。
首先是孙悟空,作为齐天大圣,他虽然做不到天下无敌,但起码可以应对大部分的妖怪,哪怕是狮驼岭三圣这样的顶级大妖,孙悟空也有一战之力。
接下来是猪八戒,猪八戒虽然表面上打不过孙悟空,在面对各种妖怪的时候也无法做到完胜,可这是猪八戒经历轮回,被削弱后的战斗力,猪八戒本身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而且他的人脉,也能帮助取经队伍解决不少事情。
最后就是沙僧了,沙僧作为取经队伍中的“小透明”,战斗力并不强,可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那为何取经队伍中一定要加入沙僧呢?这其实是沙僧主动出击的结果。
在原著中,沙僧是唯一一个带着全部记忆以及原本的战斗力出现的人,孙悟空在经过五指山的压迫后,战斗力其实已经大不如前,猪八戒错投猪胎,虽然成妖,但却是肉体凡胎。
唯独沙僧,是被玉帝贬下界的,从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的惩罚来看,沙僧大概率保留了天庭时期的全部战斗力,甚至还将他的兵器带了下来,套用现代网络小说的话,他就是隐藏在都市的超级兵王。
除此之外,沙僧还有一个被人忽略的隐藏属性,他作为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其实对整个西游取经的流程以及内幕十分的清楚,这点可以从两个地方来证明。
首先,在曾明确的对观音菩萨表示,他很清楚取经这件事,并清楚取经的人选:“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这哪里是误食,分明是故意吃掉了取经人,等待灵山集团的高层来找他。
其次,他虽然看似无能,可实际上已经在“要挟”观音菩萨,在观音菩萨提出让他加入取经队伍,免除他的飞剑穿胸之苦时,他不但没有谢恩,还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这句话就十分值得推敲了。
作为一个非投胎者,沙僧带着所有的记忆,也懂得整个三界的运行法则,因此他十分清楚取经人对灵山意味着什么,一旦他强硬的留在这个地方,取经计划几乎没有进行下去的可能。
沙僧的武力值或许不如孙悟空,但凭借流沙河的加成(取经必经之路),沙僧完全可以将取经队伍耗在那里,让取经计划直接搁置。
难道整个天庭和灵山都不能对沙僧出手吗?九九八十一难中,三级能人出手的次数并不少,甚至太少老君也曾出手,但他们出手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挠取经队伍的妖怪,不管这个妖怪的前身是什么,但他们在取经路线上的身份统一都是妖怪。
可沙僧不是,他虽然吃人,但本身还是天庭的人,因此他只要不对取经队伍出手,静静的待在流沙河中,即使是观音菩萨也不能对他出手,沙僧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和观音菩萨谈条件。
不仅是谈条件,沙僧在后续的取经路上也非常的“咸鱼”,除了扛行李,就是待在唐僧的身边,遇到厉害的妖怪也很少出手,就算是出手也从未受伤,安全性拉满,相比之下,他更像是来“镀金”的。
而沙僧这样的行为,自然落入了所有人的眼里。
在观音菩萨一开始的计划中,他所答应的条件是让沙僧“官复原职”,也就是重新成为天庭的卷帘大将,但这对于沙僧来说并不是最好的结局。
因为他还没有承受完玉帝的惩罚,便被观音菩萨强行中断,加入到了取经队伍当中,这无疑得罪了玉帝,一旦官复原职,玉帝有的是办法继续折磨他,到了那个时候,观音菩萨绝对不会出手第二次。
因此他才在取经路上一直待在唐僧的身边,虽然表面来看他是受到了佛法的感化,可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往后加入灵山集团铺路,学习佛法,和唐僧打好关系,以此成为灵山的优质股。
沙僧的选择被观音菩萨看在了眼里,因此在取经结束后,并没有封沙僧为闲职,而是封了一个金身罗汉,是灵山集团中的重要职位,或许地位不高,但已经完全进入了灵山体系当中,算是给沙僧上了一道保护伞。
可此时问题又来了,为何同样是封赐,沙僧却没有成佛呢?
在封赐结束后,猪八戒因为被封为净坛使者颇有怨言,还是在如来等人一番解释后才最终罢休,可沙僧仅仅是被封了一个金身罗汉,为何他没有和猪八戒一样进行反驳呢?
首先,沙僧在被封赐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如来封沙僧罗汉的原因,是他“登山牵马有功”,简单来说就是他在取经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贡献,只能封赐到这个级别的职位。
对此,沙僧无法反驳,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不过此时沙僧却还有一个机会,那就是他的师傅唐僧,作为西游取经队伍的灵魂人物,唐僧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改变沙僧的结局。
可遗憾的是,从始至终,唐僧对沙僧的结局并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这让沙僧彻底的寒了心,只能一言不发的接受自己的封赐,经历了这样一番折腾,简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要知道沙僧原本在天庭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书中的简介为:“南天门里我为尊,凌霄殿前吾称上”, 这可是实权加玉帝心腹的双重加持,可来到灵山后,却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说沙僧不后悔绝对是假的。
结语:对比沙僧和猪八戒,一个是投胎轮回,一个是直接贬下界,两者的待遇高下立判,如果沙僧不加入取经队伍,日后重新回到天庭、官复原职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玉帝真的生气,沙僧可不是贬下界这么简单。
按照官场的逻辑来说,如果你的上级领导还愿意惩罚你,说明心里还有你,可见玉帝对沙僧真的是小惩大诫,可奈何沙僧却耐不住寂寞,选择了“跳槽”,但他又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来到灵山后能够成为罗汉,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参考资料:
西游记第八回_全文_翻译 - 查字典诗词网 (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