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李逵喝下毒酒瞬间,宋江真面目大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0-19 17:11

李逵喝下毒酒瞬间,宋江真面目大揭秘!

兄弟或者义气,在宋江眼里,恐怕都只是他通往高位的垫脚石。

为了招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可以牺牲任何人的性命,甚至连对他忠心耿耿的“黑旋风”李逵都不放过。

一杯毒酒断送了李逵的性命,李逵临死前含泪说出的那20个字,字字诛心句句泣血,更是把宋江虚伪的“忠义”面具撕了个粉碎。

到底是什么话,能让一代枭雄宋江都为之动容?

真心换来毒酒

梁山泊这个绿林豪杰聚集的山寨,有谁不知道“黑旋风”李逵的火爆脾气?

他就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一样,一言不合就会甩开膀子抡起那两柄板斧,砍得人仰马翻,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他。

旁人看了胆战心惊,但又会带着几分敬畏。

可偏偏就是这天不怕地不怕的“铁牛”,对宋江却是言听计从,甘愿为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这份忠心在水泊梁山还有谁能比得上?

李逵和宋江与其说是上下级的关系,不如李逵其实是深深仰慕着宋江。

他早年间就听说“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是个好汉,所以打心底里佩服不已。

后来上了梁山,更是一心追随宋江,不仅把他当成兄长,更当成了人生偶像。每当宋江陷入困境的时候,李逵总是第一个冲锋陷阵,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为宋江立下赫赫战功。

可李逵的赤胆忠心,却换来了宋江的一杯毒酒。

那一次宋江专门把李逵叫到了楚州,李逵没什么心计,以为宋江大哥就是找自己喝几杯叙叙旧。

几杯酒下肚,宋江就开始用兄长的语气和李逵聊天,说自己怕是时日无多了。李逵尊兄敬长,听到这个肯定很担心,就马上询问原因。

宋江告诉他,自己中了高俅等人的计谋,已经喝下了这壶中的毒酒,刚才李逵喝的酒里也有毒。

李逵当时就目瞪口呆,他不明白口口声声和自己称兄道弟的宋江,为什么会用毒酒亲手害死他。

难道只是因为朝廷怎么都容不下他们吗?

生命的最后他只留下了20个字,“罢了,生前追随哥哥,死了也当哥哥麾下一小鬼吧。”

宋江的招安路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英雄豪杰,上了梁山就享受着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快活生活。

但这群好汉的头领宋江,每天想的可不只有喝酒吃肉的快活事情,而是有着更大的抱负。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早年间也是个读书识字的官宦子弟,还当过押司小吏,可能正是因为出身和经历,他骨子里对朝廷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虽然阴差阳错上了梁山成了这一群好汉的大哥,但他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他总是想着总有一天要摘掉“反贼”的帽子,走上他应该走的人生仕途,为朝廷效一把力。

为此宋江一开始就把“招安”视为最终目标,精心谋划步步为营。他清楚梁山泊虽然兵强马壮,但终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对抗得了朝廷的正规军。

只有接受招安这一条路,才能让兄弟们过上没有性命之忧的日子,说不定还能求个一官半职。

想明白一切之后,宋江就开始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对内笼络人心,对外树立侠义形象。

暗地里却处处维护朝廷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兄弟性命,只为博取朝廷的信任,换取招安的筹码。在宋江看来这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可以说攻打曾头市、三打祝家庄这些行动,每一次宋江表面上都是为了梁山兄弟,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的“招安”大计。

他将兄弟情义,把一个个梁山好汉的性命都当作了棋子,这样的“忠义”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李逵只是一枚棋子

在宋江的精心布局下,李逵这个头脑简单、性格冲动的“铁牛”,成了他实现“忠义”大业的一枚棋子。

宋江清楚李逵的都有什么弱点,他利用李逵的“无脑”,将他打造成反对自己的人的“靶子”。

当宋江提出招安的想法时,遭到了不少梁山好汉的反对。大家聚在梁山上是为了要替天行道,怎么就要朝着奸臣当道的腐败朝廷摇尾乞降,那还算什么梁山好汉?

这个时候李逵便成了宋江手中的一把“利刃”,他一听招安这两个字,整个人的火气直冲天灵盖,先大骂招安是狗屁,然后抓起桌上的招安诏书,撕了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就是李逵这样的“冲动”行为,恰恰给了宋江一个“杀鸡儆猴”的机会。

他当众斥责李逵,甚至说出要杀了他以儆效尤的话语。其他心存不满的好汉们见状,也只得选择沉默。

就这样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宋江“忠义”舞台上的一枚棋子。他性格里天生的“冲动”,每一次都被宋江当作操纵全局的工具利用。

这是李逵这个忠义耿直的“铁牛”的悲剧,他始终活在宋江为他编织的“忠义”谎言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08条性命悲剧

宋江最终如愿以偿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换来的却不是什么好的结局。他被派去征讨方腊,一百零八好汉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就剩下了27个人。

就算看着一个个朝夕相处的兄弟倒下,宋江还是坚信着,只要完成招安的承诺,就能换来朝廷的认可和兄弟们的光明未来。

可当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来的时候,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甚至朝廷还想要他的性命。

原来在朝廷眼中,宋江和他的梁山兄弟始终是威胁朝廷统治的隐患,不会因为打几场仗损失几个人就改变。

宋江用兄弟们的鲜血铺就的“忠义”之路,最终只留下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

结语:

宋江这个人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心思深沉,说难听点就是自私自利。他满口“忠义”,实际上最爱的还是他自己。

亲手送走对他忠心不二的李逵,这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

也许只有在毒酒入喉的时候,他才会意识到,口口声声“忠义”,却为了个人私欲,牺牲了兄弟情义,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机关算尽却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而李逵只是这出悲剧中,最为可悲的牺牲品。想想他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他到最后都还叫宋江“哥哥”,可见在他心里是真的把宋江当亲人看待。

可怜李逵至死都没想明白,自己拼死守护的“忠义”,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如果他有机会再活一次,还会用那份忠义对待宋江吗?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王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