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5 16:18
1140年岳飞率岳家军第四次北伐,大败金军主力于郾城、颍昌等地,金军被迫退回北方......宋高宗怕岳家军迎回徽钦二帝,威胁自己帝位,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班师,同时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头哀求下,金国以“必杀岳飞”为条件答应议和.....高宗为表示议和“诚意”,解除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帅的兵权。
秦桧和张俊先威逼岳家军的大将王贵诬陷岳飞,又收买王俊告张宪“谋反”牵连岳飞....秦桧派岳飞义兄杨沂中秘密拘捕岳飞。岳飞蒙冤入狱后,有多人为其鸣冤,下面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人?
一,何铸:
岳飞入狱后,秦桧命时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检察长)的何铸对岳飞审问逼供,遵照秦桧的吩咐,何铸违心地对岳飞进行严刑拷打,岳飞依旧不承认有罪,驳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并脱去上衣露出背上刺的“精忠报国”(亦说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见到刺字深入肌肤为之动容,再也审不下去。
何铸虽在秦桧手下做事,但品德高尚、性格刚直,他仔细查看审阅卷宗,查出岳飞的案子确实冤枉,又被岳飞的气节感动,何铸不计个人得失力保岳飞对秦桧说:“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戳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对何铸的言行非常震怒,推托说:“此上(赵构)意也!
批 秦桧见何铸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想给岳飞翻案,便让心腹万俟卨担任主审官,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及长子岳云、部将张宪;
岳飞遇害后,秦桧再次指使万俟禼,以何铸与岳飞有私而庇护、不主和议为由,降何铸为秘书少监,贬谪徽州,
力主岳飞冤屈,不怕罢官和报复的何铸,岳飞死后十年也老死官场,何铸虽曾居高官,却生活俭朴,甚至连固定的房子都没有,寄居在佛寺(打某些人的脸)。
二,赵士㒟:
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按照辈分是宋高宗赵构的叔父,赵士㒟自幼聪明好学,靖康之变后,赵士㒟率先向孟太后建议,“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宜行事”,支持赵构继承皇位。因辅佐高宗有功,赵士㒟被封为齐安郡王。
主战派的赵士㒟曾多次与秦桧发生争执,岳飞入狱后,满朝文武畏惧秦桧,无人为岳飞鸣冤,赵士㒟给宋高宗上书写道:“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大意是说中原还没有收复,却杀害忠义为国的大将,这是忘记二圣,不想收复中原吗!我愿以全家百口的担保岳飞没谋反。
一心致岳飞于死地的秦桧立即弹劾赵士㒟,诬陷赵士㒟与岳飞有勾结,有不轨的想法。于是,高宗免去赵士㒟所有官职贬出京城,流放至建州(今福建建瓯 ),十二年后赵士㒟病死,终年七十岁。
三, 薛仁甫、李若朴、何彦猷:
三人均是大理寺官员。
薛仁甫时任是大理卿(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因同情岳飞,所以审案的时候,不配合万俟卨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结果遭万俟卨弹劾,被剥夺发言权。岳飞死后,薛仁甫去向不明。
何彦猷,时任大理寺丞(相当于现在的高级法官或法官助理),李若朴,时任大理寺丞,其兄为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的李若水;
他们二人是岳飞案的具体的审理、经办人员。为人正直的俩人认真翻看案卷,发觉岳飞根本就没有那些所谓的罪证,其他办案人员害怕秦桧的权势,都附和岳飞死有余辜,只有他们两人站起来大声抗议,说岳飞应该从轻处理,并联合上书为岳飞鸣冤。
秦桧大怒,绍兴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岳飞死后仅十多天,两人均被罢免,去向不明。
四:智浃、刘允升、范澄之:
岳飞含冤入狱传到民间后,群情气愤,正义之士不怕被害和株连,纷纷上书朝廷,为岳飞述冤情,鸣不平,智浃、刘允升、范澄之就是其中的代表。
文人智浃为岳飞上书鸣冤,秦桧知道后大怒,把智浃送到袁州管制起来,智浃最后被献媚秦桧的官员折磨制死。
范澄之上书指说:“宰相媚虏急和,是自毁长城的行为。我与岳飞无半面之交,也不曾受恩德。我这么做纯粹是为朝廷着想.....”,结果范澄之被流放,后来死于流放地,刘允升则被大理寺处死。
还有个小官可惜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只知道他姓汤,因给岳飞上书鸣冤,也被秦桧给害了。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杀,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 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南宋使节正月带着岳飞被杀的照函前往金国临安接人,高宗生母韦氏韦氏四月丁卯(5月1日)启程回宋,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到达宋都临安。算算时间,真是一点也没耽误啊!!!(原大理寺所判结果是:岳飞是重杖处死,张宪绞刑,岳云刺配三年,后经赵构定案:岳飞保持死刑,岳云改判死刑)。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把岳飞遗体运出,埋在杭州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临终前,隗顺才把此事告诉其子。20年后岳飞冤狱平反,隗顺之子才告知朝廷其父安葬岳飞之事朝廷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如果没有狱卒隗顺当年仗义冒险运出岳飞遗体,今天的后人只能祭拜岳飞的衣冠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