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30 23:04
内容资料来源:
[1]董珍宇,曹锐,朱宏勋,等.方和谦“和为扶正,解为散邪”思想临床应用探析[J].北京中医药,2023,42(10):1057-1060.DOI:10.16025/j.1674-1307.2023.10.002.
[2]国医大师方和谦:一粥一饭皆养生[J].人人健康,2013,(18):74.
[3]高剑虹,李文泉,范春琦,等.方和谦治疗肝郁脾虚证中药配伍规律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02):95-98.DOI:10.16025/j.1674-1307.2013.02.009.
方和谦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兼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科原主任。方和谦教授医术精湛,尤其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他坚持弘扬仲景学术,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并倡导中西医结合,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
1923年,方和谦出生在山 东烟台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方伯屏是京城十大名医之一。得益于家学底蕴,方和谦从小就熟读《三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还接触了大量中医典籍,12岁上了初中之后参加了父亲在家开办的三期中医讲习班,系统学习了《医学三字经》、《内经》、《伤寒论》等医学专著,并随父亲出诊,替父亲做开诊准备、换药、抄方佐诊等简单事物,边干边学。
16岁那年,父亲的诊所里来了一名60岁高龄的患者,他颈上生了个“项痈”久溃不愈,难受得几乎想寻死。父亲看诊后为他采用了《备急灸方》中的“骑竹马灸法”治疗,不久后这名老患者的疮口竟结痂痊愈。这种少见的疗法让方和谦感到不可思议,中医治病之神奇进一步坚定了他继承家学的行医志向。
1942年,19岁的方和谦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中医考试,面试时考官问他:“中医为何能治病?”能将各种中医典籍倒背如流的方和谦以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而常也”作为答案,得到了考官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执业资格,随后开设了“方和谦诊所”,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涯。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中的“气”和“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天食人以五气”指的是自然界的五种气候因素(风、暑、湿、燥、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气候因素通过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间接地为人体提供生存所需的“气”。例如,风邪可能导致人体出现感冒、风湿等症状,而暑邪则可能导致中暑等。
“地食人以五味”指的是食物中的五种基本味道(酸、苦、甘、辛、咸)对人体的影响。这些味道不仅影响人的口味,还直接关系到人体脏腑的功能和健康状态。例如,酸味食物可以收敛止汗,苦味食物可以清热燥湿,甘味食物可以补脾益气等。
总的来说,这两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调和五味,可以达到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健康。这也正是方和谦一直以来的诊疗基础。
几年前,有一位81岁的老人因长期患糖尿病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足,左脚趾亚急性坏死,呈黑紫色已有一月余,西医看了之后只有“截肢”二字,于是他的家人便专程带着他来找方和谦看诊。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其主要病机就是阴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阴精受损,形成阴虚内热的病理状态。而正气长期受到损伤就会导致气血阴阳亏虚,肢体失养就会引起脱疽,也就是糖尿病足。
搞清楚病机之后,方和谦便用自创的“滋补汤”为这名患者培补元气、扶正祛邪,没想到两周后这名患者的症状就出现了好转,6周后坏疽更是直接痊愈了,患者的家属赶紧拿着锦旗上门道谢,不过方和谦只是谦虚地摆摆手。
在从医的数几十年中,方和谦教授见过无数病人,有的病情轻,有的病情重,但他们都有一个疾病好转的结果。方和谦教授认为要想做到治病救人首先自己要有强健的体魄,战胜疾病需要正气足才能祛外邪。随着社会的发现,受到环境因素等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古人言治未病才是上医之道。
怎样才能做到防病养生,这成为方和谦晚年重点关注的事项,他总结了自己和众多病人的诊疗经验,最后才发现手术和药物治疗只能是下策,真正防癌养生需要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方和谦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行了多次动物试验,终于总结出了三点真章,他说道:“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饮食清淡、坚持运动、戒烟戒酒以外,人们在生活中还要知道这三个秘诀才能保证身体无虞地安享晚年……”
一、简单生活,养心调神
方和谦教授倡导的养生哲学与《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相呼应。他认为,简单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心态的平和与宁静,减少欲望的纠缠,从而维护精气神的充沛和稳定。
这种简单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自在,让人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享受工作的乐趣,家庭的温馨,以及个人时间的自由和宁静。方老的这种生活态度,使他能够在医学事业上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活力,同时也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燮调阴阳,以平为期
方和谦教授深谙中医的阴阳平衡之道,认为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阴阳的和谐。他强调,无论是在饮食、作息还是情绪管理上,都应追求阴阳的平衡。例如,在饮食上,他提倡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合的食物,避免过寒或过热的饮食,以免打破体内的阴阳平衡。在作息上,他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与自然同步。在情绪管理上,他主张保持心态的平和,避免极端的情绪波动,以免影响肝气的疏泄和心脏的功能,从而维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正气为本,扶正以祛邪
方和谦教授在治疗和养生中都强调正气的重要性。他认为,正气充沛是抵御疾病的关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和维护正气。这包括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合理的饮食以滋养脏腑,以及积极的心态以保持精神的愉悦。方老还特别强调脾肾在维护正气中的作用,他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抵抗力
(注:《回顾国医大师方和谦:最好的抗癌方法不是泡脚和跳绳,很多专家学习》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