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0 14:23
落魄男子投奔舅父三月被赶出门,发达后,老汉:谢你舅父吧
在清朝末年,天下不太平,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李卫的男子。
李卫自幼父母双亡,靠着邻里乡亲的接济和自己打些零工,勉强活到了十八岁。
这一年,江南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更是饿得面黄肌瘦。
李卫见状,知道再待在村里,早晚得饿死,便决定去投奔住在岭南的舅父。
李卫的舅父是个有名的道士,早年曾拜入茅山派,学得一身驱邪捉鬼的本事。
因他性情古怪,不愿与人打交道,便一个人住在岭南的深山老林里,守着几间破屋和满屋子的符咒法器。
李卫虽多年未见舅父,但小时候曾听母亲提起过舅父的种种神奇事迹,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仰。
带着几身换洗的衣服和几个干粮,李卫踏上了前往岭南的路途。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舅父所在的山脚下。
他顺着蜿蜒的山路,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扰了山中的野兽。
不知走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了几间破旧的房屋,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
李卫走上前去,轻轻地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头出现在他面前。
这老头正是李卫的舅父,名叫张天师。
张天师见是李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淡淡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李卫见舅父语气冷淡,心中不由得一紧,但还是恭敬地回答道:“侄儿家中遭了灾,实在无路可走,只好来投奔舅父。”
张天师听了,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李卫跟着舅父进了屋,只见屋内陈设简陋,墙上挂满了符咒和法器。
他心中不由得暗暗惊叹,舅父果然是个高人。
张天师给李卫指了个房间,让他住下,又给了他一些吃的喝的,便不再理会他。
李卫在舅父家住了下来,每天帮着舅父打扫屋子、整理法器。
他本想跟着舅父学些本事,但舅父似乎并不愿意教他,每天只是忙着自己的事情。
李卫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自己现在是寄人篱下。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
一天,张天师突然把李卫叫到跟前,说道:“你在这也住了不少日子了,我看你也该走了。”
李卫一听,愣住了,问道:“舅父,侄儿无处可去,您这是要赶我走吗?”
张天师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你走吧。
我这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李卫心中悲愤交加,但也不敢违抗舅父的命令,只好收拾了行李,离开了舅父的家。
他一路走走停停,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他走近一看,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算命摊,正在听一个道士算命。
那道士年纪不大,但长得眉清目秀,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他口中念念有词,说的都是些人们听不懂的术语。
但神奇的是,他竟能算出每个人的过去未来,无一不准。
人们纷纷惊叹不已,争先恐后地找他算命。
李卫见状,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想,自己既然无处可去,不如跟着这道士学学算命,也能混口饭吃。
于是,他挤到人群前,对那道士说道:“道长,您算得真准。
我也想学算命,您能教我吗?”
那道士看了李卫一眼,微微一笑,说道:“你想学算命?
也好,我这正缺个帮手。
你就先跟着我吧。”
李卫一听,心中大喜,连忙拜谢道士。
从此,他便跟着道士走南闯北,学起了算命。
那道士不仅精通算命之术,还懂得一些驱邪捉鬼的本事。
他见李卫聪明伶俐,便也教了他一些。
李卫心中感激不已,更加卖力地学习。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李卫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精通算命、驱邪捉鬼的道士。
他凭着自己的本事,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也积攒了不少的钱财。
这一天,李卫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舅父,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想,自己能有今天,全靠那道士的教导。
但归根结底,还是舅父把自己赶出了家门,才让自己有了这段奇遇。
于是,他决定回到舅父家,好好谢谢他。
李卫带着丰厚的礼物,再次踏上了前往岭南的路途。
经过一番跋涉,他终于来到了舅父的家门口。
他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舅父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出现在了眼前。
舅父见是李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淡淡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李卫恭敬地回答道:“侄儿特地回来谢谢舅父。
若没有舅父当年把侄儿赶出门去,侄儿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舅父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不用谢我。
当年我之所以赶你走,是因为我算出你命中注定有这一段奇遇。
你若一直留在我身边,反而会耽误了你的前程。”
李卫一听,愣住了。
他没想到舅父当年赶自己走,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暖流,对舅父的敬仰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舅父见李卫愣在那里,便继续说道:“你如今已经学成归来,我也放心了。
我这里有一本茅山秘籍,你拿去好好修炼吧。
希望你能用你的本事,为百姓做些好事。”
说着,舅父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秘籍,递给了李卫。
李卫双手接过秘籍,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再次拜谢了舅父,便转身离开了。
李卫带着秘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他日夜苦练秘籍上的法术,渐渐地,他的本事也越来越大。
他用自己的本事,帮助了许多受妖魔鬼怪困扰的百姓,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这一天,李卫正在家中修炼,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站在门口,满脸焦急之色。
老汉一见李卫,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道:“道长救命啊!
我家的女儿被妖怪抓走了!”
李卫一听,心中不由得一紧。
他连忙扶起老汉,问道:“别急,慢慢说。
那妖怪是什么模样?
家住何方?”
老汉稳了稳心神,说道:“那妖怪长得青面獠牙,眼睛像灯笼一样大。
他就住在村东头的那座荒废的庙宇里。
我女儿昨天去庙里摘果子,就被他抓走了。”
李卫听了,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你先回去,我自有办法救你女儿。”
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
李卫则关上门,开始准备驱邪捉鬼的法器。
他知道自己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厉害的妖怪,必须小心应对。
夜幕降临,李卫带着法器,悄悄地来到了那座荒废的庙宇前。
他悄悄地潜入庙宇,只见庙宇内一片漆黑,寂静无声。
他心中不由得一紧,知道那妖怪就在附近。
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一阵阴风袭来,只见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妖怪眼睛像灯笼一样大,张着血盆大口,正朝着李卫扑来。
李卫见状,大喝一声:“妖孽,看招!”说着,他挥动手中的法器,朝着妖怪打去。
那妖怪也不甘示弱,挥动着手中的钢叉,与李卫打了起来。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李卫突然想起了舅父给自己的秘籍。
他心中一动,默念咒语,只见一道金光从他的法器上射出,直奔妖怪而去。
那妖怪见状,大惊失色,想要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砰”的一声,妖怪被金光击中,顿时化为了一滩脓血。
李卫见妖怪已除,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收起法器,转身离开了庙宇。
第二天,他把老汉的女儿救了回来,老汉感激不已,逢人便说李卫是个活神仙。
这一天,李卫正忙着给乡亲们解决各种难题,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岭南的信。
信封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李卫侄儿亲启”。
他心头一紧,赶紧拆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纸上只有寥寥几字:“速归,有要事相商。”落款是舅父张天师。
李卫心里咯噔一下,舅父向来行事低调,除非出了大事,否则绝不会轻易让人带信。
他二话不说,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回岭南的路。
这一路上,他心急如焚,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舅父的身影,琢磨着舅父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经过几天几夜的赶路,李卫终于回到了舅父那几间破旧的房屋前。
他推开门,只见舅父正端坐在屋内,闭目养神,脸色苍白,似乎比几年前更加虚弱了。
“舅父,您怎么了?”李卫急切地问道。
舅父缓缓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说:“没啥大事,就是老了,身子骨不中用了。
这次找你回来,是有件事得托付给你。”
李卫心头一沉,他知道舅父这话的分量,连忙道:“舅父您说,只要侄儿能办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舅父点了点头,缓缓道:“其实,咱们茅山一派,世代守护着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关乎天下苍生,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我年事已高,怕是时日无多,这个重任,只能交给你了。”
说着,舅父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复杂的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这是茅山派的镇派之宝,也是开启秘密的关键。
你带着它,去北方的黑松林,那里有一座古墓,秘密就藏在古墓之中。”
李卫接过玉佩,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这一路必定凶险万分,但为了舅父的嘱托,为了天下苍生,他义无反顾。
他告别了舅父,踏上了前往北方的路。
这一路上,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黑松林。
黑松林阴森森的,树木高耸入云,仿佛连阳光都透不进来。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玉佩,踏入了林中。
林中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李卫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一只巨大的黑熊从树丛中窜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朝着他扑来。
李卫心中一惊,连忙挥动手中的法器,一道金光闪过,黑熊被击倒在地,动弹不得。
他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了古墓的入口。
古墓的入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封住,石板上刻着各种奇怪的符文。
李卫拿出玉佩,对准石板上的符文,只见玉佩发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石板缓缓升起,露出了通往古墓的通道。
他沿着通道走下去,只见古墓内阴森森的,墙壁上刻着各种诡异的图案。
他越走越深,突然,一阵阴风吹过,一群妖魔鬼怪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他团团围住。
李卫深吸一口气,默念咒语,手中的法器发出了一道道金光,与妖魔鬼怪展开了激战。
这一战,打得惊天动地,古墓内的石头都被震得粉碎。
最终,李卫凭借着高超的法术和坚韧的意志,将妖魔鬼怪一一击败。
他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古墓的最深处。
只见一个巨大的祭坛上,放着一个光芒四射的宝盒。
他走上前去,打开宝盒,只见里面放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简。
李卫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舅父让他来找的,就是这份守护苍生的力量。
他紧紧握住玉简,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有了这份力量,他就能够保护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他带着玉简,离开了古墓,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路上,他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想起舅父的嘱托,想起自己这一路上的经历,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豪情。
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少年,而是一个能够守护苍生的英雄。
当他再次回到舅父家时,只见舅父正端坐在门前,微笑着看着他。
李卫上前,将玉简递给了舅父,说道:“舅父,我找到了。”
舅父接过玉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他拍了拍李卫的肩膀,说道:“侄儿,你做得很好。
这份力量,以后就交给你了。”
李卫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责任。
他知道,这份力量不仅仅是茅山一派的传承,更是守护苍生的重任。
他将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更多的人,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卫总会想起舅父那张布满皱纹却透着坚毅的脸。
他知道,是舅父给了他这一切,是舅父让他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这个世界,去完成舅父未竟的事业。
这天,李卫正忙着给乡亲们解决各种麻烦,突然接到了一封密信。
信纸泛黄,边缘已经磨损,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李道长,速来南山,有要事相商。”李卫心里咯噔一下,南山那地方,平时人烟稀少,能有啥要事?
但他心里明白,这封信既然能送到他手里,那事儿肯定不小。
他二话不说,收拾好东西就上了路。
一路上,他翻山越岭,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山泉。
经过几天几夜的赶路,终于来到了南山脚下。
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者正站在一棵老槐树下,眼巴巴地瞅着他。
“你就是李卫道长?”老者问道。
“正是贫道。”李卫拱手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老者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卫,“这是我们村祖传的宝贝,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光泽,村里也怪事连连,请你务必帮我们查清楚。”
李卫接过玉佩,仔细端详。
只见玉佩通体碧绿,上面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但此刻却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生命力。
他心里明白,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他跟着老者来到村里,只见村民们一个个面露菜色,眼中透着惊恐。
李卫心里暗想,这村里肯定是出了啥大事儿。
他安抚好村民,便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
经过一番调查,李卫发现,村里最近确实怪事连连。
有的人家半夜里能听到奇怪的声音,有的人家东西莫名其妙地失踪,还有的人家甚至出现了幻觉。
他心中有了计较,决定晚上到村头的老槐树下看看。
夜幕降临,李卫悄悄来到老槐树下。
只见树下黑漆漆一片,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他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周围的动静。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他只觉得眼前一黑,仿佛有什么东西从身边掠过。
他猛地转身,只见一个身披黑袍的怪物正站在不远处,双眼泛着绿光,死死地盯着他。
李卫心中一惊,但很快就镇定下来。
他默念咒语,手中的法器瞬间发出了一道金光,朝着怪物射去。
怪物发出一声惨叫,身形一晃,消失在夜色中。
李卫心中明白,这怪物只是个小喽啰,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没现身。
他决定继续守在这里,等待幕后黑手的出现。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身披黑袍的老者从黑暗中缓缓走出。
他双眼紧闭,手中拿着一根拐杖,拐杖的顶端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
李卫心中一动,这珠子,不就是村里丢失的宝贝吗?
他正要上前质问,只见老者突然睁开了眼睛,双眼中射出两道寒光。
他挥动拐杖,一道黑光朝着李卫袭来。
李卫侧身一闪,躲过了攻击。
他知道自己不是这老者的对手,决定先撤,再想办法。
他转身就跑,老者却在后面紧追不舍。
他一边跑一边想,这老者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啥要抢夺村里的宝贝?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但此刻也容不得他多想,只能先保住性命再说。
他跑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洞里,躲了起来。
老者追到洞口,停了下来。
他发出一阵冷笑,说道:“小子,你跑不掉的,乖乖把宝贝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李卫心中暗想,这老者真是痴心妄想。
他深吸一口气,默念咒语,准备和老者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故意露出破绽,引得老者冲了上来。
就在老者快要碰到他的时候,他突然一个侧身,躲过了攻击,同时反手一挥,将手中的玉佩朝着老者扔去。
老者没想到李卫会来这一手,被玉佩打了个正着。
他发出一声惨叫,身形一晃,倒在了地上。
李卫趁机上前,将老者手中的拐杖抢了过来。
他仔细端详着拐杖上的珠子,只见珠子此刻已经恢复了光泽,仿佛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他明白,这珠子就是村里丢失的宝贝,也是老者抢夺的目标。
他决定将珠子带回村里,还给村民们。
当他回到村里的时候,只见村民们已经聚集在村口,眼巴巴地瞅着他。
他将珠子高高举起,大声说道:“乡亲们,这珠子已经找回来了,咱们村的灾难也到此为止了。”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上前感谢李卫。
李卫微笑着摆摆手,说道:“乡亲们,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过,这珠子虽然找回来了,但咱们还得小心提防,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小心提防。
李卫在村里住了几天,帮助村民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他离开的那天,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他到村口,有的人还流下了眼泪。
李卫心中感动,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个道士,但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也是值得的。
他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