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2 09:44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郭大伯,您听我说,心脏不好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刷抖音,也别在两个时间段出门锻炼啊!”
季医生一边叮嘱着,一边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郭大伯那满脸的疑惑。
郭大伯一脸不解,拿着他那支老花眼镜,喃喃道:“我这身体不锻炼还能行,您看我早晨六点就出去遛弯儿,晚上饭后还散散步,这怎么还不行了?”
季医生摆了摆手,忍不住笑出声来:“哎呀,郭大伯,您这可真是个误区啊,心脏不好的人,还真得避开早晚这两个时间段锻炼,不然是害自己。”
郭大伯被这一句话激起了兴趣:“哟,您倒是讲讲,咋就害自己了?”
季医生拿起桌上的报告单,“心脏不好,尤其是冠心病的患者,早晨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可是高危时段啊,锻炼不仅没啥好处,还可能给心脏带来更大负担。”
郭大伯有些懵,连平时散步的小动作都停了下来,“怎么会早晚锻炼不好呢,我这不是想着早起空气好嘛,晚饭后活动活动有助消化嘛。”
“郭大伯,您可真是被这‘空气好’的说法给坑了!”
季医生语气轻松,但话里满是严肃:“您看,这心脏不好的人啊,特别是那些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早晨和晚上是血压、心率波动最明显的时候。”
“尤其是早晨,人体的血压在清晨4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内,会突然飙升,医学上叫‘晨峰,这时,血管里的压力一下子变大,心脏的负担也增大了。”
“如果您还想着去晨练,那不就等于给心脏加了双倍的工作量嘛,再加上温差大、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没完全散开,这时候出门遛弯,太危险了!”
郭大伯不由得摸了摸胸口,惊得一愣一愣的:“原来早上这么危险,那我以后得改改,不早出去了。”
季医生呵呵笑了两声,补充道:“不光是早晨,晚上也不能忽视。”
“晚饭后那会儿,很多人觉得溜达溜达能消化,可实际上,您心脏不好的人,消化系统和心脏都在用劲儿,血液都往消化系统那跑了。”
“心脏的供血本来就不够,您还要加个锻炼,再说,晚上人容易疲惫,身体反应变慢,万一跑步时心跳加速,心绞痛、心律不齐这些问题就会冒出来。”
郭大伯抿着嘴,半天没说话,手指头还在抠着裤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季医生见状,继续说道:“郭大伯,您可别觉得我吓唬您,这可是有数据支撑的。”
郭大伯愣住了,瞪大了眼睛:“那我得赶紧告诉老赵头,他天天六点半就出去跑步,还说锻炼身体有利于长寿,哪想到这锻炼反而成了隐患。”
季医生轻轻点头:“这话可对了,很多人像老赵头一样,误以为锻炼什么时候都行,越早越好,其实不然,锻炼对心脏不好的人,真是要挑时间的。”
“您可以挑在上午十点左右,或者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出门,因为那时候空气质量都挺稳定的,血压和心率也不容易波动,这样对身体的压力会小很多。”
郭大伯终于恍然大悟,点头如捣蒜:“我明白了,原来不是不锻炼,而是得挑对时间锻炼,季医生,您真是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季医生见郭大伯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忍不住加了把火,继续说道:“郭大伯,其实啊,很多心脏病患者都有一个误区,觉得锻炼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健康。”
“但真相是,心脏不好的人,锻炼是有‘限度’的,不仅要挑时间,还要注意强度,您要是硬撑着晨跑或者晚上散步,心脏受不了,反倒是适得其反。”
郭大伯听了连连点头,但突然又皱起了眉头,担心地问:“我平时不是挺爱吃饭后遛个弯吗,晚饭后要是不动弹,我这肚子可不得越吃越大?”
季医生笑了笑,心平气和地解释道:“哎哟,郭大伯,您这不算大问题,不过吧,晚饭后确实不建议立马出去遛弯,最好是等个半小时到一小时。”
“等消化系统忙完了,您再出去走走散步,记住,强度不要太大,慢悠悠地走就行了,大晚上的,您要是走得太快,心跳加速了,反而容易出事。”
郭大伯恍然大悟:“哦哦,原来晚饭后溜达也得挑个好时间,那我这就回去照办了,感谢季医生,您可真是给我上了好几堂健康课啊!”
关于心脏不好的人别在2个时间出门锻炼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丽霞.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