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9 16:3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8年汶川地震中,素全法师力排众议开寺济民,接纳灾民,还连破三戒收留孕妇,让38名待产妇女在寺庙内平安生产。恰有108名婴儿诞生,被称为“罗汉娃”。
为此,他被敬称为“活佛”,并收到家属们缝制的“百衲衣”。
时隔多年,素全法师和108名罗汉娃现在怎样了呢?
2008年5月12日的午后,什邡市的天空阴云密布。罗汉寺主持素全法师本计划前往成都讲法,寺庙中只留少数僧人留守。然而,天崩地裂的瞬间,所有的计划都被无情打破。
地震的震动如同一场天罚,山体滑坡,建筑坍塌,巨大的轰鸣声和人们的惊叫声交织在一起。片刻之间,什邡市成为一片废墟,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尘土和死亡的气息。
素全法师在路上被地震的震动震倒,他撑起身体,四下望去,满目疮痍。
罗汉寺虽也受地震冲击,但因榫卯结构稳固,未完全倒塌,部分殿堂仍可使用。当法师和弟子们抵达时,已有附近山民和流离失所的灾民陆续赶来。
看着那些惊魂未定的脸庞,他沉声道:“先打开大门,让他们进来。”弟子慧然却有些迟疑:“师父,这样会不会……”他的声音微弱,却道出了其他僧人的疑虑——寺庙乃佛门净地,长时间接纳外人,或许会破坏寺规。
素全法师抬手打断了慧然的话。他平静地看着前方涌入的人群,缓缓道:“地藏菩萨曾发愿,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今日灾难降临,这些人命悬一线。若佛门不救,谁来救?”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坚定,令所有僧人无言以对。
片刻沉默后,他补充道:“佛规为教化,慈悲为本意。开门便是度众,别多虑了。”
很快寺庙的大门彻底敞开。僧人们行动起来,腾空禅房、搬运粮食,把寺庙能用的地方都挪出来安置灾民。寺庙的钟声在余震的间隙响起,不再是清晨诵经的庄严之音,而是生命延续的召唤。大批灾民涌入寺庙,有的是附近村民,有的是从城市中徒步逃生而来。
不久后,一个年轻母亲抱着两岁的孩子走近素全法师。她满脸泪痕,哽咽着说:法师,我家塌了,什么都没了,您能不能给我们一块地方歇脚?
素全法师双手合十,轻声道:“阿弥陀佛,寺庙虽简陋,但必为你们开一方天地。请放心。”那女人听闻,猛然跪下,抱着孩子泣不成声。
随后的日子里,素全法师亲自组织僧人分发物资,协调庇护所的搭建。寺庙原本用于遮雨的油布被裁剪成临时帐篷,马祖殿的木制构件也被拆卸,用来支撑避难的场地。尽管资源短缺,灾民与僧人相互扶持,彼此鼓励,生命的顽强在这片废墟中展露无遗。
然而,素全法师并未因此松懈。他知道,仅仅提供避难所不足以安抚这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他与弟子们轮流安抚情绪崩溃的灾民,倾听他们的诉说。
罗汉寺在地震后的第三天,已成为方圆几十里灾民心中的“生命庇护所”。尽管寺庙内早已人满为患,但素全法师仍坚持不拒绝任何一位求助者。
然而灾民的不断涌入,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居所的紧张,还有粮食和水的严重短缺。
正当寺庙的资源几乎耗尽时,新的挑战到来。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的院长桂逢春带着38名待产孕妇,穿越险峻山路,赶到寺庙求助。
她满头大汗,脸色焦虑,急切地找到素全法师:“法师,我们医院塌了,医疗器械都毁了,这些孕妇随时可能生产。请您收留她们,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寺内僧人已经因接纳灾民的戒律问题而多有不满。
素全法师当即拍板,将饭堂腾空给孕妇们使用,并指挥僧人拆下马祖殿的木棚,用来搭建临时手术室。没有电灯,僧人们用手电筒举高为医生照明;没有合适的手术台,他们用木板拼成简易台面。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地震后的第七天,第一名婴儿在罗汉寺出生。当天夜里,狂风骤雨拍打着寺庙残破的屋檐,医护人员紧张地忙碌着,孕妇痛苦的呻吟回荡在手术室内。僧人慧然举着手电,脸上满是汗水。他低声问素全法师:“师父,佛祖会怪我们吗?”
素全法师双手合十,目光慈悲而坚定:“慧然,佛祖会庇佑他们。众生之苦,众生共渡。”
伴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这片满目疮痍的灾区,似乎瞬间被一抹希望的光芒照亮。孩子的母亲在听到啼哭后,虚弱地笑了,含泪对素全法师说:“谢谢您,法师。没有您,我和孩子都挺不过来。”
不久后,寺庙迎来了更多新生儿的诞生。从最初的一个到十个,再到后来的108个,他们被灾民亲切地称为“罗汉娃”。这些婴儿的到来,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即便在绝望中,生命的种子依然可以顽强生长。
新生儿的降临不仅带来了生命的延续,也让灾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地震过去三年,废墟已经被清理,家园也逐步重建。然而,那段满载苦难与希望的日子,却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个经历者的心中。尤其是那些在罗汉寺降生的108名“罗汉娃”,他们的名字早已成为大爱与生命奇迹的代名词。
三年后,108个家庭带着“罗汉娃”回到罗汉寺,进行一次特别的感恩之旅。那一天,山路上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家长们怀抱或牵着孩子,步履坚定,带着无尽的感激之情。
他们手中捧着一个特殊的礼物——由108名孩子出生时所用布料拼接而成的百衲衣。这件衣服五彩斑斓,象征着灾难中众生合力、生命延续的伟大意义。
当他们走入寺庙,素全法师早已率僧众在山门前迎接。他依旧身着简朴的僧袍,双手合十,慈眉善目。孩子们虽然还年幼,但见到这位为他们出生付出无数心血的老人,有些人竟主动跑过去拉住他的袍角,咿咿呀呀地喊着“爷爷”。
素全法师低头微笑,伸手轻抚他们的头顶,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因果轮回有幸,今日得见此情,已是无量功德。”
百衲衣的赠予仪式庄重而温暖。一位母亲代表所有家庭,将百衲衣双手呈上,声音哽咽:“法师,这是孩子们生命开始的印记,也是我们全家的感恩。
没有您,就没有他们,也没有今天的我们。”素全法师并未立刻接过衣物,而是轻轻摆手,道:“这份礼是功德无量,但功德不在贫僧一人,而在所有为你们付出过的众生。这件百衲衣,贫僧代为供奉佛祖,愿这份善意永世流传。”
说罢,他指挥僧人将百衲衣供奉于寺庙的主殿之中。殿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仿佛在为这一切赋予更深远的祝福。
在这次感恩之旅中,不少灾后重建的故事也被分享了出来。有的家庭从罗汉寺离开后,靠着重建的木耳棚和新生的菌种,一点点恢复了经济,有的父母将孩子的名字改为“震”或“安”,以纪念那场灾难与新生的奇迹。
还有的灾民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在全国各地奔走,为其他经历天灾的人提供援助。每一个故事都证明了生命的顽强和爱心的传递。
感恩之旅的尾声,素全法师召集所有僧人和家属,围坐在寺庙庭院中。他环顾四周,语气平和却铿锵有力:“灾难带走了许多,但留下的,更值得珍惜。
生命,是最可贵的因缘;爱,是最无价的福报。今天你们感恩贫僧,贫僧更感恩你们,是你们让我明白,佛法的慈悲不止在经文中,更在每一双手、每一份善意里。”
天色渐暗,山风吹过,庙中的灯火与人们的笑声点缀了夜晚。那一天,不仅是灾后重生的庆祝,更是一场对善与爱的赞美。
从此“罗汉娃”的故事被铭刻在罗汉寺的历史中,成为永远传颂的佳话。这些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生命奇迹的延续,也是对灾难面前人性光辉的最真实写照。
而那件百衲衣,则成为罗汉寺中最珍贵的供奉,见证着过去的苦难与未来的希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