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8 14:31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你说周大妈怎么就没了呢?昨晚才还见过她呢,咋就这样突然走了?”
陈大妈一边擦着眼角的泪水,一边向医生问道,声音带着一种悲伤和疑惑。
“哎,您也知道,咱们这年纪,身体真是越来越不经折腾了。
67岁的周大妈晚上突发脑梗,医生赶到时,她已经没有了意识,最后抢救无效……”医生叹了口气,低头翻开手中的病历。
“不过,您要知道,像周大妈那样的情况,在晚上发生的几率其实比白天要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晚上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时段。”
医生稍微顿了顿,看着陈大妈眼中的疑惑,便接着说道,“我得给您提个醒,60岁以后,晚上有三件事是绝对不能做的,否则真的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哦?说来听听。”陈大妈忙不迭地问道。
医生看着她那焦急的模样,心里知道,这个年纪的老人,特别是刚经历过朋友离世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警醒的。于是,他便开始详细地解释起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第一件事,晚上千万别吃得太饱,特别是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
“您想啊,到了咱们这个年纪,胃肠的消化功能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好,晚餐吃得过饱或者吃得不合适,胃肠还得辛苦工作来消化那些难度较大的食物。结果呢,血液就会集中到胃肠这边,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就不那么充足了。”
“你看,血液不够用,心脏也得慢慢减慢速度,血压也可能因此升高,这可就给脑梗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医生边说边用手指在空中划了几个圈,仿佛在形象地描绘血液在体内流动的情形。
“你看看,咱们老了之后,身体就像个老旧的机器一样,啥都得慢一点。血压升高,血液流动不畅,脑部供血减少,这一系列变化,最后可能就会诱发脑梗了。”
陈大妈有些若有所思,点点头。
医生接着说:“其次,第二件事,晚上的运动要适度。现在很多人到了晚上,才开始觉得一整天都没怎么动弹,突然觉得有点焦虑,就开始去做运动,甚至还去跑步,跳舞什么的。”
“其实,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为什么呢?因为晚上的时候,人体的各项功能已经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了,心率也比白天慢,身体也没有充足的热身。”
“一旦你突然给自己增加运动量,血压会立刻升高,心脏也可能承受不了,脑部供血也会瞬间受到影响,导致中风的风险大幅上升。”
医生叹了口气,“我见过不少人,晚上跑步回家一洗澡就昏倒了,差点儿就没命了。”
陈大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显然没想到这些运动带来的潜在风险,她赶紧问道:“那我晚上散步呢?”
医生笑了笑:“散步是可以的,但得是轻松的散步,散步完了回家泡个脚,放松一下,千万别做那些高强度的锻炼,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咱们老年人就是要避免过度运动,适度休息才是王道。”
“最后,第三件事,晚上千万别熬夜,你看,周大妈就属于那种特别‘拼命’的人,每晚都熬到很晚,尤其是玩手机,一看就是几小时。其实这个习惯是最致命的。”
医生顿了顿,眼神严肃,“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熬夜会让身体的生物钟彻底乱掉,人的免疫力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压升高,这些都为脑梗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大家都知道,长期熬夜的年轻人都容易得一些健康问题,咱们这年纪熬夜,那可真是火上浇油。”
陈大妈听得目瞪口呆,几乎是张大了嘴巴,“那我以前不也经常熬夜吗?”
“是啊,年轻的时候熬夜可能没什么大问题,但年纪大了,身体的调节能力就差了,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也更大了。”
医生点了点头,“所以啊,晚上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在晚上10点前就入睡,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陈大妈心里像是突然被拨开了一层雾,她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晚上的这些“小事”竟然与脑梗的发生关系如此密切。
她下定决心,今晚回家一定要早早休息,严格按照医生说的来做。
医生看着她的表情,轻轻松了口气,“其实呢,保持良好的晚间习惯,不光是为了预防脑梗,更多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你看,周大妈之前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现在想来,晚餐吃得过饱、每天熬夜看电视、偶尔做些剧烈运动,最终这些习惯积累起来,对她的身体造成了负担,最终引发了脑梗。”
陈大妈捏紧了拳头,目光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医生,你放心,我一定会注意的,为了自己的身体,也为了家人的安心。”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燕.时效性激励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