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民间故事:被玷污的姑娘遭杀害,县令用舌头线索揭秘幕后

发表时间: 2024-09-06 17:26

民间故事:被玷污的姑娘遭杀害,县令用舌头线索揭秘幕后

古时候,在一个宁静而偏远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姓徐的老汉。徐老汉的妻子早年因病离世,留下他与独生女徐雅相依为命。徐雅年方十八,正值豆蔻年华。她不仅继承了母亲温婉如水的气质,更添了几分脱俗的姿色,自然引得镇上不少年轻男子的倾慕与遐想。

徐老汉深知女儿的美貌可能带来的隐患,因此他总是小心翼翼,尽量避免让徐雅过多地暴露在众人视线之中。他特意在家中后院开辟了一片静谧之地,让徐雅在那里习字作画,或是做些细致的女红,同时也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

徐老汉是个生意人,开了个杂货铺,有时候需要给人送货。有一日,徐老汉外出,傍晚才回家。

推开院门,一阵不祥的预感猛然袭来——门扉虚掩,平日里紧闭的窗户也半开着。徐老汉心中一紧,连忙呼唤女儿的名字,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与不安,但回应他的只有空旷院落中的回声。

他急步奔向女儿的房间,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心如刀绞。推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几乎窒息。屋内一片混乱,书架倾倒。女儿衣不蔽体,被绑在长凳上,已然死去多时。徐老汉的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他颤抖着双手,轻轻触碰女儿冰冷的脸庞,顿时悲从中来,失声痛哭。

随后,他便去衙门报案。他不能让女儿死的不明不白,必须给女儿讨回一个公道。

衙门之内,县令闻讯后,立即召集了经验丰富的仵作与捕快,一行人神色凝重地赶往徐老汉家。月光下,现场的一切显得更加阴森可怖。县令亲自上前,细致入微地勘察着每一处细节。

他注意到徐雅纤细的脖子上,一道清晰的手指扼痕触目惊心,那是凶手暴怒的证明。而在房间的一角,一截染血的舌头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显得格外突兀,这无疑是案件的关键线索之一。

县令沉思片刻,结合现场情况,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推断:“凶手显然是被徐雅的美貌所惑,心生邪念,意图不轨。他利用自己的体力优势,迅速将徐雅制服,并残忍地绑在长凳上,以满足其禽兽般的欲望。徐雅虽身陷囹圄,但性情刚烈,不愿受辱,在绝望之中奋力反抗,甚至不惜以命相搏,最终咬断了凶手的舌头。这突如其来的剧痛与侮辱,让凶手怒不可遏,丧失了理智,最终将徐雅活活掐死,以泄心头之恨。”

为了尽快捉拿凶手,县令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并特别嘱咐捕快们留意任何口部受伤、尤其是缺失舌头的人。当晚在一个破旧的城隍庙捉住了一个满口血迹的男人。

此人正是张奇,一个平日里以走街串巷卖货为生的小货郎,与徐老汉的杂货铺有着频繁的往来。

县令亲自审问张奇,面对铁证如山,张奇初时还矢口否认。但在严刑拷问之下,终于崩溃,泪流满面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早已对徐雅的美貌垂涎三尺,多次暗中窥视,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酿成了这出惨剧。

随后,县令命人将张奇带回衙门,与从徐家搜集到的断舌进行了仔细的比对。确认无误后,正式将张奇锁定为杀害徐雅的凶手。在公堂之上,张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县令依法判处其死刑,打入死牢,等待秋后问斩。

还没到秋季,县令被调走了,来了个姓李的新县令。李县令是个细心且正直的人,他翻阅卷宗发现,这个案子的细节有些疑点。

既然张奇杀了人,舌头被咬掉一截,十分明显,为什么不立即逃走,反而到城隍庙去?想来必有蹊跷,于是便把张奇提来审问。

张奇一到堂上,一见到换了人的县令。张奇便如抓住救命稻草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合十,额头在地上连连磕响。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呼喊,因舌头残缺,每一个字都显得异常艰难。

李县令示意身旁的师爷靠近,仔细聆听张奇的陈述,同时自己也不忘仔细观察张奇的神色变化,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真相的线索。经过一番努力,师爷终于将张奇的话大致整理清楚,向李县令转述。

原来,案发那日,张奇本是受徐老汉之托,前往其家中取货。遇见了徐雅,被她那清新脱俗的美貌深深吸引。一时之间,理智的防线轰然倒塌,恶念油然而生。他鬼使神差地尾随徐雅至其闺房,趁其不备,猛地扑上前去,企图亲吻她。徐雅惊恐万分,奋力挣扎,情急之下,一口咬住了张奇的舌头,剧痛之下,张奇不得不松开了手,满嘴鲜血地逃离了现场。

逃回家后,张奇满心惶恐,生怕此事败露。不久之后,他听到了徐雅被奸杀的消息,心中更是如坠冰窖。当他得知现场发现了一截断舌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认定自己已成了官府追捕的逃犯。他不敢回家,也不敢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只能逃到城隍庙中,祈求神灵的庇佑,希望能躲过这一劫。

至于徐雅是怎么被杀害的,他一点儿也不知道。李县令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次日,李县令开堂审案。命令衙役将徐雅家那条长凳搬来,就是徐雅被绑在上面受辱而死的那条长凳。

长凳摆在公堂上,接着,李县令命人取来了徐雅的肚兜,郑重其事地绑在了长凳之上。此举一出,堂下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不知县令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县令神色庄重地拍下了惊堂木,声音响彻大堂:“堂下长凳,你曾见证徐雅之不幸,如今本官问你,凶手究竟是何人?”

见长凳“沉默不语”,李县令眉头紧锁,怒意渐生。他猛地一挥手,示意衙役对长凳用刑。衙役们虽感荒谬,但也不敢违抗县令之命,只得硬着头皮,象征性地用刑具在长凳上狠狠击打了十大板。

就这样如此反复,闹腾了半天,也不见长凳说出凶手是谁,只好退堂。次日,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李县令再次对长凳进行了严厉的审问,但结果依旧。

如此反复,一连三日,李县令审问长凳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城池。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县令是在故弄玄虚,有的则猜测他是否真的疯了。

第四日清晨,县衙外已是人声鼎沸,各路吃瓜群众怀揣着好奇与看热闹的心态,早早地聚集在此,期待着李县令今日的“表演”。他们或交头接耳,或嬉笑怒骂,整个场景热闹非凡,仿佛是一场即将上演的民间大戏。

李县令步入公堂,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堂下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深知,今日之举,不仅要为徐雅讨回公道,更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震慑那些潜藏在暗处的罪恶之手。

随着一声清脆的惊堂木响,李县令沉声道:“肃静,肃静!”他的声音穿透人群的嘈杂,如同惊雷一般,让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堂中的长凳。

“板凳说话了。”李县令突然提高音量,这句话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吃瓜群众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仿佛真的期待着长凳能开口说话。

李县令见状,神色更加严肃,他缓缓说道:“板凳刚才已经告诉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杀害徐雅的凶手,我已经有了线索,他就隐藏在你们之中。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借助徐雅生前用过的肚兜,便能揭开真相。”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一片哗然。吃瓜群众们既惊讶又好奇,纷纷伸长脖子,想要看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李县令则是不慌不忙,命令衙役上前,将绑在长凳上的肚兜小心翼翼地解开。吃瓜群众好奇的睁大眼睛,又惊又怕。

李县令接着说道:“板凳告诉我,凶手就在你们中间。现在大家依次走到板凳前,摸一下徐雅的肚兜。若不是凶手,一切正常,若是凶手,肚兜便会飞起来。”说罢,命衙役引导众人去摸徐雅的肚兜。

吃瓜群众无可奈何,一个个的走过来去摸肚兜。李县令仔细观察,忽然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衙役何在?将这两位刚摸过肚兜的男子拿下!”衙役们闻言,立刻上前,将两名男子制服,押至堂下。

再次升堂之时,李县令的神情更加严峻。他凝视着堂下跪着的两名男子,沉声问道:“你二人,陈坎、陈坤,可认罪?你们奸杀徐雅,罪证确凿,如今被本县擒获,可还有话说?”

两人闻言,脸色苍白如纸,身体颤抖不已。他们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口称冤枉。然而,李县令并未因此而心软,他继续说道:“死到临头还不认罪?你们以为作案之时无人知晓?须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们平日里游手好闲,调戏妇女,恶行累累,过往神明早已将你们的罪行告知于我。今日,便是你们罪有应得之时!”

两人听到李县令的话语,如同被雷击中,浑身颤抖得更加厉害。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县令再次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连空气都在颤抖。“还不速速招供,免受皮肉之苦!”李县令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否则,大刑加身,让你们尝尽人间苦楚,到那时,悔之晚矣!”

陈坎和陈坤两兄弟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绝望与恐惧。他们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逃脱,只能坦白从宽。于是,他们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明了犯案的经过。

“那日,我们兄弟俩在街上游荡,本想着能偷摸些财物换些酒钱。”陈坎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路过徐老汉家时,见大门半掩,心中便起了贪念。我们悄悄潜入,本想只偷些值钱的东西就走,没想到……”

说到这里,陈坎停顿了一下,续说道:“我们摸到徐雅的闺房,见她一人呆坐在桌前,衣衫不整,满脸红晕,看起来异常诱人。我们一时鬼迷心窍,便起了邪念……”

陈坤接过话头,声音同样颤抖:“是我先捂住她的口鼻,不让她出声。陈坎则抱住她的双腿,将她绑在了长凳上。我们……我们……”说到这里,他再也说不下去,只是低头啜泣。

李县令听着两人的供述,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没想到,这世间竟有如此丧尽天良之徒,竟对无辜女子下此毒手。

“你们二人,真是禽兽不如!”李县令怒喝道,“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竟残忍杀害无辜女子,简直罪无可赦!”

说罢,他令衙役取来笔墨纸砚,让两人画押认罪。随后,他宣布了判决:“陈坎、陈坤,你二人奸杀徐雅,罪大恶极,本官判处你们先阉割,再斩立决!以儆效尤,让世人知道,我朝律法不容侵犯,正义永存!”此言一出,堂下众人无不哗然。

既然真凶落网,那么死牢中的张奇便洗脱的罪责。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张奇见徐雅貌美,意图调戏,犯了调戏妇女罪,判杖责五十。

围观群众中,有人为正义得以伸张而欢呼。更多的人则是对李县令的智谋与决断赞不绝口,纷纷以手势表达敬意。同时对陈坎、陈坤二人投以鄙夷与愤怒的目光,口水与咒骂声不绝于耳。

至于李县令如何精准锁定真凶,背后实则是他一番周密而细致的暗查工作。他深知,仅凭直觉与猜测无法服众,更无法将真正的罪犯绳之以法。于是,李县令决定亲自出马,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的旅人,深入市井,寻找线索。

最终在一家赌坊内,李县令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从一名看似不起眼的赌坊伙计口中套出了关键信息。据他所述,陈坎、陈坤二人乃是赌坊的常客,却也是输多赢少。每当囊中羞涩时,便会外出行窃,以此维持赌资。然而,自徐雅遇害之后,这二人却突然销声匿迹,连赌坊也再未见其踪影。直至张奇无辜入狱,他们才又悄然现身。

李县令便怀疑两人有重大罪案嫌疑,但是没有证据无法逮捕。便设下审问长凳的计谋,引两人前来看热闹。

在众人轮流触摸长凳的过程中,李县令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反应。当轮到陈坎、陈坤时,他们那难以掩饰的紧张与颤抖,李县令心中已有了八成把握,随即果断下令将二人拿下。

面对李县令的审问,陈坎、陈坤初时还试图狡辩,但他们的心智远不及李县令那般缜密。在李县令步步紧逼的追问与心理攻势下,两人终于心理防线崩溃,如实供述了奸杀徐雅的罪行。至此,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