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6-20 17:3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直播间里现场收集到一条留言。
“喝岩茶,有没有走水茶推荐?”
啊,为啥,走水茶还没焙火,干嘛要喝啊?
万万想不到,茶友给出了一个我们之前一直没有留意的细节。
“听说(我只是听说)岩茶没焙火之前,走水茶闻着很香,茶香馥郁张扬到不得了,不知道是不真的,所以想试试。”
对此,麻花只能吐槽一点。
茶圈谣传,还真是害人不浅!
岩茶在没有焙火前,走水茶不适合喝。
对做茶师傅来说,为了考虑下一步的焙茶,调整制茶细节,所以才愿揽下试喝走水茶的苦差。
但那基本也是浅尝辄止,将泡开的汤水放在嘴巴里简单尝个味,就吐在一旁的茶水桶。
大量试毛茶时,走水茶不落喉,几乎是圈内行规。
为啥呢?
因为大量没有焙火的毛茶、走水茶喝多了,会让人受不了。
茶香闻着发冲,茶水偏涩偏薄,充满着一股偏生的味道,茶汤入口是一股毛躁感,丝毫没有半点柔顺、绵柔、醇厚的汤感。
为了喝到武夷岩茶的标准风采,还是耐心等一等。
等到焙茶结束,并且新茶褪了火,再去喝茶也不迟。
所谓走水茶更香,不过是谣传,事实真相是在没有焙火之前,走水茶的香气很轻飘,香气发冲,丝毫不细腻。
按照“越香越好”的标准去买岩茶,并不靠谱。
《2》
一、茶香轻飘,是选茶大忌。
很多新茶友在喝岩茶时,因为缺乏经验,会直接提出这样的买茶要求。
“请问,哪种岩茶闻着会比较香,帮忙推荐一下。”
直接将选茶的标准,定位成闻着越香越好。
按这样做,容易放过一批“香气轻飘”的问题茶。
香气轻飘是一句圈内行话。
意指这款茶乍一闻很香,香气张扬,甚至闻着还有些偏粗。
这些拥有粗线条茶香的岩茶,香气直接得宛若劣质香水,香味涌入鼻端后闻着有些发冲。
这种浓重的香味闻久之后,并不是那么舒服。
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这样的茶乍一闻香气十足,但真正到了喝茶环节,却没有任何落水香。
茶汤沉闷,无趣,喝不出任何茶香。
这样的茶虽然从表面闻起来特别香,但喝茶时,香不落水。
如此香气轻飘飘的情况,当然不可取。
《3》
二、从闻着香,到喝着香,再到回味香。
武夷岩茶的茶香,是分段位的。
初级阶段,仅仅是闻着香。
闻干茶,闻盖香,闻汤面,茶香四溢,将一款茶泡开后,仿佛四周空气都在流动着无数香氛。
用盖碗泡茶试喝,往干茶条索身上冲入沸水。
这时压根不用费劲去闻,扶摇直上的香气,立马扑入鼻端,直面而来。
中级阶段,茶香落水,喝茶入口,香气盈满口腔。
啜入一小口茶,第一时间内立马能让你反应出来,这杯茶无比香滑美妙。
茶汤当中,藏有大量芳香分子。
哪怕小口抿入茶水,茶汤经过唇齿碰撞后,也能立马联动味蕾感知与嗅觉感知系统,分辨出茶汤当中的香气。
正岩山场的岩茶,在后期做茶工艺到位的前提下,茶汤能做到又香又醇,汤水质地无比美妙。
终极阶段,回味持久留 香。
聊到岩茶的回味,很多茶客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回甘、生津、以及清凉感。
上述三点,的确是品茶重头戏。
但在喝完茶之后,别忽略了感受回味留香。
真正的好茶,香气持久不容易飘散。
咽下茶汤之后,伴随着回甘生津出现,从喉咙到口腔都在不断涌现阵阵茶香。
这些清新而灵动的茶香,好似小精灵那般,让口腔变得无比洁爽。
不夸张地说,能达到吐气如兰的状态。
正岩好茶的持久留香,好似余音绕梁。
在喝完茶之后长达3、5分钟之内,不会轻易消失。
记得有一年在杭州,喝过一泡便携款袋泡茶。
茶名是,蜜桃果香乌龙。
尝试性试了下,发觉那股子蜜桃香果然明显,远超平时我们喝过的蜜桃香肉桂,茶香浓郁程度可称得上妖艳。
但喝完之后,嘴巴反而有些渴,那股子浓重的蜜桃香黏在舌面与喉咙,反而有些让人生厌。
翻开外包装看背面,果不其然,配料表上面赫然写着,有添加食用香精。
这种人工添加带来的浓香,闻着与喝着的确很香,但在喝完茶之后,根本留不下舒爽怡人的回味。
孰是孰非,还得多掂量一番,再做选择。
千万别简单冲着“闻着很香”就直接入手。
《4》
三、哪怕是轻火茶,也不能只有香。
喝足火茶,不少茶友的下意识反应是,“汤水要厚。”
但换到轻火茶身上,选茶立场显然没有那么坚定。
上一次在武夷山和朋友试茶时,那天我们试了不少刚焙出来的轻火新茶。
席间,就有人表态。
“选轻火茶最轻松了,只要有香气,立马不愁销路。”
这番话,隐约还藏有“一香遮百丑”的意味。
但麻花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喝岩茶,武夷岩茶公认的选茶指标,从未发生过改变,不论是轻火茶、中火茶、足火茶,一应如此。
这一经典的选茶方法,在于“重水求香”这四个大字。有香、有茶味、有韵味,才是一流好岩茶。
选轻火茶时,同样如此,不能只认香气。
还要注意分辨,这款茶的香气是否落水?
茶汤泡出来后,茶汤是否清澈透亮,还是像一些工艺问题茶那样,泡出了偏浑的轻火汤?
啜一下茶汤,感受一番茶汤的鲜醇饱满度。
如果正岩原料焙成的轻火茶,茶汤风味同样不俗。
喝起来,能拥有远胜普通岩茶的鲜醇茶味。
品种特征清晰,茶味饱满。
比如,在喝轻火白鸡冠、轻火瑞香、轻火奇兰时,你会感觉整杯茶是又香又细腻的。
从始至终,并不是只有茶香这个片面优势。
《5》
从网上听到这样的说法。
“正岩茶只是喝韵,不喝香。”
与那些追求“越香越好”的观点,恰到遥相呼应,形成两大极端。
但现实是,岩茶不是越香越好,而是注重“闻着香”、“喝着香”、“回味香”,又香又舒爽,才是一流好茶。
另一边,正岩茶的香气,在品质评比时,占比也不轻。
通常在评比岩茶时,茶香的评分比重,能占据总分的30%。
而这,足以证明茶香的重要性。
何况,好茶的香气,并不是片面的。
香气与韵味之间,并不矛盾。
之前见过不少老茶鬼,在茶桌上喝茶时,总是对轻火茶不屑一顾。
认为轻火品种茶普遍太香,没法体验岩韵,达不到老饕喝韵味的要求。
但大家别忘了,好茶的香气、滋味、韵味是一体化的。
只要是正岩茶,不论轻火足火,都不影响岩韵的呈现。
正岩好茶的香,还有“香韵”一说。
武夷岩茶的岩韵,以茶香、茶味作为具体载体。
类似灵魂以肉身作载体那样。
失去了物质载体,何以表现所谓的“韵”?
到那时,好茶的灵魂根本无处安放!
正岩茶、半岩茶、岩区茶,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岩茶秘辛听过吗?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轻火岩茶都是花香,足火岩茶都是果香,这是武夷岩茶香气的秘密?
不苦不涩不是茶?有苦涩味的岩茶,它才是好岩茶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