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究好茶口味清淡背后的秘密,解锁品茗新境界

发表时间: 2025-08-22 09:13

为什么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呢?答茶友问:


声明:我不卖茶,只品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昨天,一位茶友给我留言,“喝茶也有很多年了,心中始终有一个不解,那就是为什么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呢?”

欢迎这位茶友的互动和交流!

这里我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而是越贵的茶口味越清淡!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越嫩的越贵的茶叶口味越清淡,但不能说是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

自古以来,不论是历代茶类典籍的描述,还是1979年以前,从没有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的说法!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不外是资本的需要,不然怎么卖你高价,还能让你心甘情愿的接受!

这就像谣言一样,一个人说,你可能不信!

两个人说,你可能持怀疑态度!但若是三个人说,很可能你就信了!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一些人不遗余力的宣传越好的茶叶口感越清淡,最终就是你信了,你买了,他赚钱了!

茶叶口感清淡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制作工艺差劲儿,好好的茶鲜叶就这么糟蹋了!

二是使用的原料非常细嫩,由于生长期严重不足,导致内含物质积累不足,内含物质不足就会导致水浸出物少,水浸出物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决定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水浸出物不足,茶叶自然就寡淡无味!

自古以来,你们可以去查典籍,也可以去查看百度百科,总有人会说真话的!

好的茶叶从来用的都是成熟类的原料,而不是越嫩越好、越清淡越好!

若是一味的追求清淡,为什么不喝白开水,或者说直接喝别人剩下的茶渣!

我们来看看著名茶叶的用料,你就知道好的茶叶用的都是成熟类的原料,都是有丰富而别具一格的口感和香气的,而不是所谓的清淡!

1、安吉白茶:绿茶类,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三叶,讲究芽长于叶,色泽金黄隐翠;

2、碧螺春:绿茶类,色泽碧绿,形似螺旋,真正的碧螺春以一芽一叶的成熟类原料为珍品;

3、黄山毛尖:绿茶类,高山花香型茶,以一芽一叶为特级,最优质,原料从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都有;

4、六安瓜片:绿茶类,其制作要扳片、剔除嫩芽和茶梗,可见其用的是成熟的原料;

5、蒙顶甘露:绿茶类,原料选用单芽或者一芽一叶初展;

6、西湖龙井:绿茶类,讲究“一旗一枪”,就是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为极品;

7、滇红茶:红茶类,最好的原料是一芽一叶,还有一芽二叶或三叶;

8、九曲红梅:红茶类,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其中以一芽二叶为优品;

9、祁门红茶:红茶类,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一芽二叶为优品;

10、君山银针黄茶类,一个芽头,包含三四个或一两个已经分化,没有完全展开的叶片;

11、蒙顶黄芽:黄茶类,单芽或者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

12、霍山黄芽:黄茶类,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叶为优品。

13、广东大叶青:黄茶类,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二叶为优品。

14、安溪铁观音青茶类,使用的都是嫩叶,并没有使用单芽;

15、凤凰水仙:青茶类,使用的嫩叶;

16、水金龟:青茶类,使用的多是二叶或三叶;

17、武夷大红袍:青茶类,使用的是嫩叶,并不是单芽;

18、高山乌龙:青茶类,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

19、白毫银针白茶类,一芽一叶为原料;

20、白牡丹茶:白茶类,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

21、寿眉:白茶类,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原料;

22、安化黑茶:黑茶类,一芽二三叶为佳,四五六叶也在用,直至老叶、茶梗;

23、普洱熟茶:黑茶类,一芽一叶初展或者一芽二叶初展为优品,还会用一芽二三叶;

24、普洱生茶普洱茶,一芽二三叶为优品,直至四五六叶都会用,有的老叶、茶梗也会用。

相信很多茶友对上述名茶并不陌生,也亲口品尝过!

有心的茶友可以对比一下,那些所谓的好茶,越嫩越贵的好茶,有没有使用成熟类原料的茶叶好喝!

说的时候摸着良心说,千万不要昧着良心说话!

说白了,我们喝茶就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为了被忽悠!

喝茶要实现享受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搞懂我们喝茶喝的是什么?

喝茶的目的无非是以下几个:

一是单纯的解渴,单纯的喝白开水,寡淡无味,加点茶叶进去,使水变得有味道,更容易下咽,从而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二是享受,享受来自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而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来源于水浸出物,水浸出物多少又取决于内含物质的多少,多则口感丰富,香气饱满,少则寡淡无味,不如喝白开水;

三是补充营养物质,茶叶中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能够给身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常喝对身体各方面机能有促进作用;

四是静心,通过品茶缓解一天的疲劳,舒缓因生活、工作而造成的焦虑,享受片刻的宁静!

其实,不管我们喝茶的目的是哪个,最终喝的就是冲泡茶叶后溶于水的水浸出物,这个东西决定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鉴定一款茶好不好,水浸出物的多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公认的是水浸出物越多,茶叶的品质越好!

那么以此类推,水浸出物多少取决于内含物质多少,而要想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就必须给茶叶充足的生长时间,完成内含物质的积累!

按照茶叶原料分类,可以分为嫩芽类、成熟类、粗老类三种!

嫩芽类,生长期短,内含物质积累不足,制成茶品很好看,但寡淡无味;

成熟类,生长期适中,内含物质积累充足,制成茶品虽然没有嫩芽类好看,但口感和香气非常丰富;

粗老类,生长期长,内含物质进入衰退期,制成茶品不好看,且口感和香气驳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嫩芽类茶叶除了好看,一无是处,清淡的不如喝茶渣和白开水;

成熟类,不仅内含物质丰富,还会有更多的水浸出物,口感和香气丰富,是最好的茶叶,并不会寡淡无味;

粗老类,内含物质虽然丰富,但处于衰退期,口感和香气驳杂,并不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享受!

综上所述,本人窃以为,之所以会有越好的茶口味越清淡之说,完全就是个谬论,除了贵,除了寡淡无味,一无是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是有不同意见,以你们的为准,不争不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