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3 09:43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家追求的超脱与放下,即放下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做一件事,首先就会想到的是“对我有什么好处,”所有的布施就都会有“我”这个存在。
布施给了别人,就会升起傲慢之心,别人没有感激你,就会升起嗔恨之心,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处处都着相。
无我相 简单来讲就是放弃自我 不再有“我”的概念 对一切自己的内心感受 达到空性的境界
现在很多人会焦虑 抑郁 自卑 就是太过在意自己的未来和过去 太过于否定自己。
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容易抑郁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过于担忧产生焦虑 对自己的过于否定产生自卑。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很高深很深奥对不对?用白话讲就是,我的样子,别人的样子,所有生命的样子,长寿人的样子。但翻译出来的这些样子,又不止这些样子。
当我们有了众生相就不能成为菩萨了,如果发愿修行的善男信女有了众生相是无法保持赤子之心的。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佛陀说的,不要有分别心,当菩萨们有了这些分别心,就不是菩萨了,
不分别和不执著。不执着于自己,不执着于他人,不执着于所有众生,甚至于不执着于有生死的一切。我们身处人世,许多罪恶都来自于欲望,都是因为太过执着,执着于金钱,执着于地位等等。欲念无穷无尽,只有试着放下,学会不在乎或少在乎,才能过的快乐。
一切始于心,终于心,世间的一切与“心”有关,万物皆由心生,皆由心灭,万物皆空,唯心所致。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一件事情,当你往好的方面方面去想,它就会越来越好。当你往坏的方面去想,它就会越来越坏。一个小小的心念,便可扭转乾坤,时来运转。正所谓乾坤在手,万化于心。
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一个人内心充满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他所看到的就会是什么。
如果你现在的生活,还不是太满意,请记住:“一切由心所致,心路一通万路皆通”。
这个世界从不匮乏,感到匮乏的是你自己。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容貌长相、性格特点、气度格局,但是,拥有了这些是什么?那就是“相”,由“相”而“境”,其出处即佛教经典《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人生在世一辈子,除了身体健康,还有三件事情很重要:一是修个好心态,二是活个好心情,三是求个良心安。其他的,神马 都是浮云。
染心有贪,嗔,痴,慢,疑。净心有慈、悲、喜、舍。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顺利和不顺利,开心和不开心,求不得,放不下的情景。而这些情景的演变全在我们自身的内心。